摘 要:传统的悲剧,在尼采的解读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尼采颠覆性、革命性的悲剧观与日神、酒神以及音乐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而他对于悲剧的哲学化阐释,也显示出悲剧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以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日神、酒神和音乐等的解读为线索,浅谈尼采的悲剧观。
关键词:悲剧;诞生;辩证否定
中图分类号:B5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079-01
一、日神和酒神
何为日神和酒神?日神即阿波罗,酒神即狄奥尼苏斯。日神在希腊人心中是表达梦的愉快和喜悦的光明之神,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美的外化,所以被看做个体化原理的壮丽而又神圣的形象,唯有通过他才能真正在外观中获得解脱,从而表明全部的喜悦、智慧和美丽。所以在尼采看来,日神的名字是美的外观和无数幻觉的统称。尼采把酒神比拟为醉,把他想像成醉的艺术世界。醉的酒神是情绪放纵的象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所以酒神成为悲剧舞台上的主角。酒神的生存建立在某种隐蔽的痛苦之上,是悲剧的根基。
日神沉溺于外观美丽的幻觉而酒神专注于对幻觉之外本体的探究,两者的对比表明日神与酒神存在极大的对立。虽则对立,但均涉及非理性的思想领域,都是个体的自我冲动,所以二者又彼此交织。尼采说,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是酒神的面具,但就正义感而言,他又表现出来自日神的智慧。所以,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具有双重人格,兼具日神和酒神的本性,也就是所谓日神和酒神彼此交织。
二、音乐与悲剧
除却日神和酒神,音乐是书中又一重要的因素。尼采认为音乐在悲剧呈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悲剧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在尼采看来,如果仅从外观和美来理解艺术的本质,不能推导出它的悲剧性。只有从音乐出发,才能透彻地理解个体毁灭产生的快感。纵观希腊的悲剧史,希腊的悲剧作品正是诞生自音乐。抛却悲剧这一载体,音乐本身便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跳跃的音符与律动的旋律,较之于演員的台词、动作等,更加直观深入。音乐的起伏是悲剧剧情跌宕最直接的体现,音乐响起的刹那,感情直击观众内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纠结、悲伤,亦或绝望。凡此种种,都是观众对悲剧的反馈。能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悲剧便实现了价值。悲剧吸收了音乐恣肆汪洋的精神,所以在希腊悲剧中,悲剧本身使音乐趋于完善,音乐便自然而然成为悲剧的精髓。虽说音乐如此重要,却又无法独立存在。悲剧在日神与酒神的对立统一中发展,音乐完美辅之,取得最好的效果。
综观尼采对日神和酒神以及音乐和悲剧的阐释,无不体现出联系和矛盾的辩证统一。日神与酒神对立交织,音乐与悲剧联系密切,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悲剧诞生并发展。
三、《悲剧的诞生》综述
悲剧世界观是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最主要的内涵,他在阐释的过程中也尽显驾驭文字的独特魅力。
首先,形象的比喻和象征为文本增添活力。作者以比喻开篇,认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酷似生育有赖于性的二元性。作者借性的二元来引入日神和酒神的关系,简洁生动,可谓巧妙。同时,作为全书精髓的日神和酒神便是象征艺术的集大成所在。日神象征梦,酒神象征醉,构成了主要的思想脉络。
其次,文中多处引用其他作品。作者在谈及日神和梦时引用汉斯·萨克斯的《名歌手》,以此来突显梦的重要性。再如当阐述吟诵者与演员时,作者又引用了柏拉图《伊安篇》里的名句。而在触及音乐时,尼采更是全文转引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以此来佐证观点。
通过梳理尼采的文本,可读得他的悲剧观。而究其根源,尼采的悲剧观意欲何在?探求尼采的一生,可谓是历经坎坷。年幼时期,亲人接连死亡。亲人的离去使尼采过早领略人生的阴暗,也铸就了他犹豫内向的性格。从小缺乏父爱的他,得到了清教徒母亲的娇惯,变得敏感脆弱,孤僻寡欢。日后攻读哲学时,他对希腊诗人以及希腊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希腊文化与德意志民族精神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于自己的国家,尼采颇有微词,他是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普法战争后,德国的自大引发了尼采的不满。童年的遭遇与学术、政治倾向都对他悲剧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批判了西方现代理性。在他看来,反酒神倾向在苏格拉底身上表现十分严重。另外,尼采在阐发自己的理论时,很多都是靠推测而得出的,比如他在作品开篇谈及艺术的发展时便认为要从直观的逻辑推理出发。虽说他的推测可能以某些经验为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撑,因而,其论述不可避免地失了几分说服力。
翻阅尼采的著作,无不被他豪迈的哲学气概所折服。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尼采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以惊人的勇气和思辨力阐释了尼采式的悲剧观,颠覆了整个哲学界,可谓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力作。但是,作品中对理性和科学的批判,却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总之,《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对哲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他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值得永久体悟。
参考文献:
[1]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生活·读书·三联出版社,198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