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足石刻观音意象表现出贴切而不空泛的突出特征,具体体现在主观上的寓意于物,表现上的以画悟道,风格上的雅俗互融。
关键词:大足石刻;观音;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016-02
在西南地区,中国石窟艺术宝库大足石刻的确是一块人文渊薮之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大足石刻代表着中国晚期石刻造像艺术的精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造就了大足沉积深厚历史文化的先天优势。本文具体对重庆大足石刻观音像的意向特征做如下分析。
一、主观上:境生象外,寓意于物
“意境作为道境,其根本特征就是虚、无、空,正因为境的虚、无、空的特性,才为精神和肉体提供寓居之所,为人的精神意识游履和攀援”①。而意又存于形中。笔者认为,境生象外是跳出形的局限,寓意于物是回归形的表现,而“跳出”与“回归”的过程是一种主观处理与审美趋向。大足石刻观音造型的意切在于主观处理与审美趋向。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不再是对事物形象机械描摹,而是艺术家心相物化的写照。纵观各地石窟观音造像,大足石刻观音,无论从形象的半身剪裁上,还是本土特征上,均可见古代艺匠们心相物化,主观取舍的痕迹。单尊上,如北山113号《水月观音》(图1),龛外石壁饰波纹,示其坐水旁,背后大圆背光如满月,主像悠然自若,整龛如画,生动别致,意境深远,难说其不是古代艺匠心中相。群组上,如大足宝顶山21号《柳本尊行化道场》第一层“五佛四菩萨”中最左侧观音造像,与同层最右侧大势至造像、第二三层中十炼图及22号《十大明王像》中步掷明王,均有教理与情节的内在联系。可见其对教理的心观物化与造像的主观安排,而非机械描摹。大足石刻观音造像审美趋向“空”,具体表现为“艺术处理的虚空”“艺术意境的空灵”“物质认识的虚无”。宗白華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美”②。可见实需要虚空衬托才会更显其张力。如大足宝顶山8号《千手观音》(图2)主像下半身力士及身侧小像,不正是衬托写实主像吗,使其更加璀璨夺目。意境的空灵,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主观的“舍”与“淡”,巧如玉之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亦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意境的空非无,乃是充实,由空而接近真意”③。大足北山113号《水月观音》及125号《数珠手观音》(图3)中的意境不正是用“淡雅”而造“心中相”吗。物质认识的虚无是佛教哲学中对物质真相的认识,认为形不长存,是虚无的。而真正有意义的是追求“觉性圆满”。关于觉性圆满,我们知道只有佛达到了觉性圆满,真正的获得解脱。而菩萨可以自觉、觉他,但觉性未圆满,故石窟造像中常见“圆觉洞”,菩萨向佛问法场景,问的不正是达到觉性圆满之法嘛。而大足石刻观音造像像后大圆背光、头光,除了装饰意义外,似乎亦有圆满之意。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是在“跳出”与“回归”形的主观理念下营建的,使其意切而充实。
二、表现上:逸笔草草,以像悟道
大足石刻观音造型的意切在于动态审美和空间美的表现上。中国古代雕塑趋向飞动之美④。而这种飞动之美在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中,具体体现在如书画用笔的洒脱与舞蹈姿态的婀娜上。我国自古书画不分家,塑绘亦同源,因此在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中常见书画用笔痕迹。如大足北山136号《转轮经藏窟》中玉印观音、不空羂索观音、数珠手观音、白衣观音等像,衣褶刀痕如大笔飞舞,巾带小褶如细笔勾勒,冠饰璎珞如小笔细刻,眉目五官如用笔着神。而在姿态上大足石刻观音造像又如婀娜舞者。如大足北山125号《数珠手观音》,姿态婀娜,风度翩翩,且有欲舞之势。又如宝顶山8号《千手观音》手部“说法印契”与舞蹈“兰花指”手语契合等⑤。佛教认为,时间是永动向前的,轮回是循环反复的。故大足石刻观音造型的动态之美,除视觉效果外,似释佛教轮回永动向前之意。关于空间美,宗白华说:“外国的建筑雕塑无论多雄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天坛祭天台对着的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以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⑥。而笔者认为,中国艺术中的空间美,除了物质间联系空间、物质存在空间外,亦含意识精神空间。大足石刻观音造型的意切亦在于几种空间美的表现上。如大足北山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图4)中各尊观音间,各尊观音与主像间,各尊观音与上方小像间,均有联系,互为呼应,形成可见的道场空间,及不乏可读情节的精神空间。再如宝顶山8号《千手观音》,近千只手如孔雀开屏,向外伸展,放万丈光芒,射向苍穹宇宙,亦耀众生心灵,使天地人和谐统一。元代画家倪云林曾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⑦。笔者认为,逸笔草草是一种艺术境界,不求形似是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境界与追求是一种艺术参悟,亦是以艺悟道的表现。正所谓“艺即是道,道即是艺,以画(像)悟道,以道修心”。
三、风格上:神像俗现,雅俗互融
从佛教经典中看,观音菩萨具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法力高深的神性特点。菩萨是上求菩提(觉性),下化有情(众生)之人⑧。《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中“无有三界结缚,唯有菩萨结缚微障,有所超业,皆悉真实清净无量。何以故?不为生死所拘,不与烦恼共合故。心志广大,从法身以后,所受之身,如幻如镜中像”。《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门品第二十五章释:“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⑨。而大足石刻中观音造型则显示出神性人化特点。如大足石门山6号《十圣观音窟》(图5)中诸尊观音,手势或握或提、或抓或持等,面部清秀,抿嘴含笑,常见妇人手势,及人的神态。
再如大足北山136号《转轮经藏窟》(图6)中数珠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等,面腴眉秀,和蔼近人,慈祥典雅,怜爱众生,颇有慈母风范。足见其张扬人性,隐退神性⑩。廖奔在《宋艺术论》一文中说:“由正统观念支配社会,宋士大夫的雅艺术占统治地位,但经北宋充分酝酿,市民阶级的通俗艺术渐强,与士大夫高雅艺术分庭抗礼,南宋雅俗分流” 11。宋代文人画追求高远宁静,超凡脱俗,精神解脱。市民艺术注重现实生活,形象生动,细致入微。而笔者认为,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则更多体现的是雅俗互融。其一,从雅俗艺术联系来说,高雅艺术与庸俗艺术均取材于生活,不同的是高雅艺术虽取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而庸俗艺术只是更加注重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是关于人的、生活的艺术。虽两者有别,但相互影响。士大夫文人高雅艺术的发展,影响人们追求“精美细致”,如生活用品向工艺品的转化,实用性与观赏性统一等。而上乘的、精致的工艺品,又被上层士大夫等使用,反而又间接影响了高雅艺术。其二,从具体形象来说,大足石刻观音造型既有高雅精神的追求,又有具体形象的精细刻画。如典雅大方的整体形象、概括简练的衣褶线条等,无不体现其对形意的取舍与拿捏。而精美繁缛的冠饰、层层叠叠的璎珞等,又无不体现其对形的细微刻画。最后,雅俗互融,难分彼此。
注释:
①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03).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9):89.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9):27.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9):62.
⑤王海涛,王婧,高一丹.重庆“大足石刻”舞蹈形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01):170-175.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9):66.
⑦范曹.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想起的[J].美术,1959(06):42-43.
⑧马书田.中国佛教诸神[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⑨鸠摩罗什等著.佛教十三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1:449-452.
⑩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35.
11廖奔.宋艺术论[J].文艺研究,2002(01):81.
参考文献:
[1]黎方银.大足石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2]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上下[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