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本文论述何为“根抱石”,“根”与“石”的结合美,“根”与“石”的意境美,使消费者在欣赏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关键词:根抱石;结合美;巧雕;实境;虚境;形;神;天趣;人意
中图分类号:G12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31-01
我钟情于“根抱石”是从三年前开始的,主要受到我师傅的影响。我的师傅周扬是国家级的木雕艺术研究员,对“根抱石”有很高的造诣,他创作“根抱石”已有多年的历史,其作品常使我如痴似醉,赞叹不已。纵观师傅周扬的“根抱石”作品,我认为个中有两大美:一是根与石的结合美;二是根与石的意境美。要论述这两种美,首先应认识“根抱石”的来历。
一、“根抱石”的来历
“根抱石”不是指某种树种,而是指根材与岩石自然地缠捆在一起的現象,目前成了根艺造型中的一个新品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树木生长在泥土贫瘠的多石头的山坡上,树木为吸取养料和水分,往往靠树根去摄取,它们勇往直前,不断延伸,无孔不入。当生长的根材在土中碰到坚硬的石块时,它们会深深地扎进石块的缝隙或紧贴石块延伸过去,从而产生“根附石”、“根抱石”、“根夹石”等根石一体的特殊现象。这种根材与岩石自然地缠捆在一起的现象,盘根错节,曲伸有度,根材的美学价值便由此而来。由于土圵贫瘠,树木生长异常缓慢,到达能做根艺的程度,往往需要二三百年时间,所以这样的树木显得非常坚硬,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有造诣的根雕艺术家见到这种特殊的造型,会引起重视,他们或是敲碎石块,取根材那种富有节奏感的扭曲韵味和力度,而更多的则是依势度艺,巧妙地利用这种根与石有缘结合的现象,创作出“根抱石”的艺术佳作来。他们在“根”与“石”的结合,与“根”与“石”的意境上产生出特殊的美学价值,我的师傅周扬便是个中的姣姣者。
二、根与石的结合美
艺术家们巧妙地利用这种根与石的有缘结合,创作了不少佳作,体现了根与石的结合美。我师傅周扬创作的《力拔山河》,便是一件根与石结合得非常巧妙的杰作。作者对青年弥勒的形象与岩石的结合运用得十分巧妙,将一位刚刚从少年进入青年阶段的弥勒塑造得卓尔不凡。你看,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弥勒,竟用双手用力扛起一块比他身体大数倍的巨岩。小弥勒用足力气,闭起双眼,大吼一声,竟把这块巨岩掀动起来。而这形象,这神态,这岩石,均巧妙地运用“根”与“石”的自然形态,使整件作品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令人拍手叫绝。这件《力拔山河》的根抱石佳作已被浙江博物馆珍藏。
根雕艺术家詹明勇创作的《剑魂》在根与石的有缘结合上有异曲同同之妙。一位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将在磨砺他的长剑,根部雕琢成磨剑的老将,而磨剑的磨石就是根抱石中的石,两者相得益彰,配合十分默契。衢州醉根天工博物馆陈列的“冲寒先喜”,则将依绕在巨石的根枝刻划成冲寒怒放的腊梅,这朵朵梅花的绽放给人以生机和活力。其他如《石上和合》、《愚公移山》、《稳如泰山》等作品,均将盘绕在石块中的根材刻划成各种形象,或给人气势,或给人活力,或给人依托,均是根抱石中的佳作。
三、根与石的意境美
“根”与“石”的有机结合,通过巧雕,使“根抱石”的自然天趣与人工巧雕产生一种美,这仅是创作的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营造作品的意境。
何为意境?意境是造型艺术家通过创作的作品形象,传达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蕴和境界。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艺术家创作的形象,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称称它为 “实境 ”;一部分是让欣赏者通过作品形象,产生丰富的想像,使作品中的有限空间和形像,蕴含无限的大千世界和广阔内容,我们称它为“虚境”。 “实境”是形,“虚境”是神,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就形成了“意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是意境结构中的灵魂。“根抱石”中的意境美我又想到了我师傅周扬的作品《灵山归来》。这件作品应材施艺,刻画了弥勒从佛教圣地灵山听释迦牟尼讲佛归来,他肩背佛经,身带斗笠,登山涉水,喜看人间春色。弥勒行走的是那样的潇洒自如,那样的风生水起又是那样的亲和从容,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庄严,虽然路途疲劳,但仍喜笑颜开。这是作者创作的形象,实实在在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我们称称它为 “实境”。 通过这组实境,使人们的视线通往远方,让作品从有限的空间延伸到无限的大千世界,于咫尺之间体味到百里之势:那佛教圣地灵山到底在哪里?弥勒听了释迦牟尼讲佛后为何喜笑颜开?他喜孜孜地看着人间春色为何不知劳累? 面对这一切,令人们思绪万千,遐想绵绵,这便是《灵山归来》给人带来的意境之美。
在师傅周扬的指导下,我创作了《欲穷千里目》的作品,刻画了一位小弥勒手携布袋,喜孜孜地登上峋嶙的岩山高处,在晚霞的余晖下眺望远方的情景。作品显示的形象是我创作的实景,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意境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比喻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
四、结语
“根抱石”这种形简而意丰的意境表现手法,纯朴自然而亲切,让人思索,令人遐想,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