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龙江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由于龙江剧是在二人转和拉场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新剧种,而我省的广大农民又是创造和发展二人转、地方戏的主人,他们是最忠诚、最热心、最有鉴别能力而又是人数最多的观众。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江剧,如果使广大农民听不懂、看不惯,他们就不喜欢、不批准。所以,龙江剧的特点首先是不能离开农民的语言。要说家常话、唠家长嗑、讲农民词。农民的语言最生动、最实惠、最丰富、最形象,即所谓的“乡土气”和“大米查 子味”。它不仅仅是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虽然这些东西也是我省农民语言的一部分,但我以为,真正朴朴实实的农民,他们还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式。
关键词:龙江剧;发展;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186-01
龙江剧,我们闭上眼睛一听就知道是从二人转、东北民间音乐脱胎来的,特别感到亲切。一个新兴剧种能否发展的根本问题,必须有群众基础、特点强、让观众感到亲切。怎样才能突出龙江剧的特色、怎样才能使龙江剧得到发展?我想以下几个问题应该是关键问题。
首先是要坚持以二人转为基础,是龙江剧发展的关键。任何一个地方剧种的形成,都是在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云南的花灯戏、湖南的花鼓戏、安徽的黄梅戏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如此。龙江剧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就东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发展情况看,固然以民歌或皮影、东北大鼓等说唱艺术形式为基础,都可以发展为戏曲剧种。但以二人转为基础发展戏曲,条件更优越、更成熟,所以确定以二人转为基础发展龙江剧是更为有利的。实践已经证明,龙江剧脱离了二人转这个基础,就失去龙江剧的特色,成了四不像,同时也失去了广大的观众。
以二人转为基础创造龙江剧,并不是照搬二人转,而是继承二人转有益的东西,二人转有三百多传统曲目,如果从中选择一部分如《大西厢》、《蓝桥会》这样比较好的曲目加以改编,将是有益的。
音乐是形成剧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特征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东北二人转音乐极为丰富,可以说是东北音乐的总汇,特点鲜明。因此龙江剧的音乐必须以二人转为基础。
龙江剧表演中的骑马、抬轿、武打、抖肩、抖腕等表演动作以及秧歌步、手绢和扇子的表演技巧,都是从二人转的表演艺术中提炼出来的。例如《喇叭县令》的抬轿,采用的就是秧歌步,用三尺长的唢呐,以夸张的手法和表演技巧,表现了崔喜那种焦虑不安的心理。
其次是要借鉴和吸收其它剧种的艺术之长,这是龙江剧发展和提高的必要途径。各种艺术之间,历来都是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交流的。二人转是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虽然其中已有了戏曲的因素,并不是把它拿过来就可以变为戏曲的。剧本结构、音乐、表演等方面都要戏剧化,而这些问题都是其它戏曲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所以必须借鉴其它剧种的经验,有一种顾虑,怕借鉴和吸收会影响自己剧种的特点。我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借鉴和吸收。我想我们龙江剧必须勇于借鉴和吸收,还要善于融合和创造。例如:说唱性的二人转《双锁山》,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一块手绢,一旦一丑进行演唱就行了,但把《双锁山》改为戏曲,再那样表演就不行了。人物,例如刘金定的武艺高强,在二人转中用一段唱词演唱就可以了,戏曲就不行了,人物的性格是通过戏剧行动来表现的,所以必须借鉴和吸收戏曲的经验。刘金定身穿大靠、头带翎子、手持大刀,一看就是戏曲中的刀马旦,这是借鉴了戏曲中的艺术人物造型手段。如表演中的耍翎子、舞刀花是借鉴了京剧刀马旦的表演动作;刘金定整装点兵时用的“小弹腿”是从武术中吸收来的动作;还从东北舞蹈中吸收了骑马动作。根据多年的艺术实践经验,要想丰富、繁荣龙江剧的特色,要想发展龙江剧,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融会贯通再创造。
中国戏曲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壮大,都是由某一种母体音乐脱胎出来的,龙江剧也不例外,是由东北二人转派生的。二人转已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史了,其音乐堪称东北音乐艺术宝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积蓄了非常深厚的民族个性,也被龙江剧顺理成章地继承过来了。一个剧种的音乐决定着剧种的命运,独具关东神韵的音乐艺术,武装了一代中原英雄。使其所有的中原人物不容商量地关东化了,这就形成了龙江剧特有的艺术魅力。粗犷、豪放的音乐,似乎让人们感受到了大风、大雪、大草原气息。
龙江剧的唱腔更是热情、质朴、泼辣、谐趣。由二人转的[穷生调]、[红柳子]、[四平大鼓]为基调,以[喇叭牌子]、[文咳咳]、[打枣]、[胡胡腔]、[抱板]为辅调形成了龙江剧的板腔体。二人转的这些曲牌子是比较常见的,每每听起来都有耳熟能详的感觉。变成龙江剧后经过规范化的处理,加以唱功扎实的演员栩栩如生地演唱,显得龙江剧的音乐更加明快、俏皮、生动、流畅。在继承民间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升华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而这种音乐主体以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为理论根据,在音乐的旋律和色彩上,尽量与现实文化接轨,使得我们的龙江剧音乐既保留了古老的黑土文化底蕴,又创造了超越自我的时代辉煌。
以上是我对龙江剧的特色、发展的粗浅看法,我相信龙江剧这朵东北新花,一定会在我国戏曲百花中开放得更加艳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