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风骨与崇高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4891
刘红

  摘 ? 要:中国古典的“风骨”说与西方的“崇高”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一个范畴,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丰富、发展,自觉的完善自身的内涵;并都提倡文章的“力”,刚健、硬朗、洒脱的文风。

  关键词:风骨;崇高;审美

  中图分类号:I01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252-02

  一、风骨的起源与发展

  风骨始于先秦的《诗三百篇》,“风”与“骨”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先秦时期有“六诗”之说,其中“风”指十五国风。《诗经》时,讽喻、教化和歌咏之意结合起来。《毛诗序》,其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又为“讽”,讽喻的意思。“骨”原来的意思是骨骼,前人将骨相与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论衡·骨相》专门讨论人的骨法、性情和命运。①“风骨”一词最早使用在汉代对人物的品鉴中,“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②人们经常用风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和精神。到了魏晋时期,风骨这一概念被用来品评文学艺术,来评价作家的画作和书法作品,说明作品有硬朗、强健的风格。

   将风骨发展到高潮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文章全面论述了风骨的内涵和意蕴,表达了风骨的美学意义。刘勰认为风骨两个不同的概念,“风”具有讽喻教化作用还要求诗歌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他还强调了“风”的情感性,诗歌创作要有情感,如他说,“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再谈“骨”刘勰说:“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可见,“骨”指得是文辞,刘勰的“骨”指语言表述明确,这种有着强烈审美意义的语言,必须与“风”结合。这两句说明了风和骨一虚一实,一内一外。

   钟嵘在《诗品》中继续发展了风骨的意义,他提出了“风力”。他将风骨理论应用在了具体诗人的品评中,在个体的具体创作实践中检验风骨的理论内。③钟嵘通过实践丰富了风骨理论,使之更贴近理论本真。唐初淫靡的文风占据着主导地位,阻碍了文学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初唐四杰”等人提倡文学复古,他们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④。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指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不满文风的萎靡,陈子昂所追求的风骨在直观的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相对硬朗、有力度的语言风格,这与前代注重雕饰而形成的柔靡之风有本质上的区别。“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指文章内容刚直,抑扬顿挫的音节,波澜起伏的情感,使得作品具有光彩,明朗皎洁,有金石声。 陈子昂认为诗歌创作缺少了“风骨”和“兴寄”,导致了当时文坛风气的萎靡不振。陈子昂还结合了兴寄还更好的表述风骨,兴寄指诗人隐含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意义。他批判了齐梁诗歌的“彩丽竞繁”只重视诗歌的外在形式,缺乏真实的情感,缺少风骨的作品。他提倡建安文学,提倡以兴寄为主的表现方法,为唐代的诗歌带来了一阵新风。

  李白也崇尚“建安风骨”,他继承了建安风骨洒脱、硬朗的文风,但是也追求浪漫、辞藻华丽。后世人不断地对风骨加以完善,使得风骨这一理论逐步的走向成熟。

  二、崇高的历史渊源与内涵

  崇高指文学作品,尤其诗歌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同于平庸和低俗的风格和情趣,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由庄严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端庄的措辞、规整的修辞和艺术安排所决定。“崇高”是罗马时代修辞家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提出的关于文章风格的概念,也是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在朗吉努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崇高”并且做了一些论述。但是因为朗吉努斯的作品流传了下来,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西方他被当成了探讨崇高的第一人。《论崇高》诞生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罗马当时的文学作品、诗歌缺乏伟大气魄,追求形式和技巧上的完美,所以朗吉努斯才批判这种文学创作方式。朗吉努斯希望借助崇高这样的一个文艺理论来唤醒当时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的信心。朗吉努斯借助“光”、“闪电”、“河流”来形容和描述崇高,是的人们对于崇高有一种敬畏感。

  博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第一次阐述了崇高与美的区别。他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音符不断地跳出,表现了英雄在艰难的抗争,在殷学忠英雄的形象逐渐显现。博克的崇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做了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还认为崇高来自于人的自我保全的情欲,人们对高耸入云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河海、闪电、这些也都让人产生恐惧。凡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崇高。

   康德首先指出了崇高与美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是以自身的原因而让人们喜欢的,但是康德更看重的是崇高和美的差异。康德看来崇高是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把握的,因为它没有规律、没有形式、没有秩序,可以给人带来审美的感受。崇高还是一种快感,像人们在欣赏暴风雨一样,暴风雨汹涌而来,暴风雨对人的生命有威胁,人们就会恐惧,但是如果人们不再暴风雨之中,对人的生命没有一点威胁,于是人们就有了一种生命力迸发的感觉,崇高感由此而产生。高尔基的《海燕》,文中海燕不畏惧暴风雨的来临,在乌云密布的大海上勇敢的飞翔。读者虽然也害怕暴风雨,但因不是身临其境所以没有那样的深刻,对海燕产生了一种敬畏,崇高感由此而生。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相互较量,人类在这些自然现象面前太过于渺小了。康德的崇高说也有缺点,康德的崇高主要是从主观的方面来说的,否认了崇高的客观方面。他没有将崇高与美统一起来,崇高与美在他心中始终是对立的⑤。

   其后的黑格尔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崇高的理论,他认为理念大于形式,理念是崇高的本质。⑥

  三、风骨与崇高的比较

  风骨与崇高最根本的共同之处就是力。“崇高”是巨大的威力、迷人的魅力,力量是“崇高”的本质。刘勰则指出:“风骨”之特质就在于“道”、“劲”、“健”,在于“力”。 二者的差异在于,崇高强调人的恐惧感以及处于安全状态下的美感形成;风骨注重对恐惧的征服,在慷慨激昂中呈现出美感力量⑦。

  西方的“崇高”与中国“风骨”有相似之处,崇高与风骨产生地不同,受到的历史影响不同,但二者都是针对浮夸、淫靡、没有生命力的文风,在西方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崇高”和“风骨”这两个具有阳刚之美的思想。“崇高”这一美学术语也是在“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在我国的美学著作中,崇高还被称为“刚性美”或者是“刚美”。

   风骨与崇高都是美学的范畴,风骨与崇高诞生的历史背景相似,崇高是在古罗马帝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罗马走向衰落的时期诞生的。针对古罗马的创作文风,朗吉努斯才写了《论崇高》。刘勰所处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文风浮夸,这些使他强调作品的风骨。“风骨”与“崇高”不仅是作家们的文章风格,还是审美的范畴,二者都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如自然界中的景物,只从物的角度看,它们没有思想和情感,也就无所谓风骨与崇高了。自从有了审美实践活动,山河就由自然景物的存在物变成了审美的存在,也就是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关系。

   “风骨”和“崇高”在美感上都可以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像是人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欣赏和佩服。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是高雅、君子的代名词,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给人们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崇高与风骨都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就像是高山、大海给人崇高的感觉,冬天里绽放的梅花,笔直翠绿的竹子等体现了风骨。

  “风骨”和“崇高”虽高然都强调情感,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的,崇高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方面来解释的,例如朗吉努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而风骨主要是从文章或是作品的客观方面来看的,文章的风格和骨气都是作者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来自现实生活之感发。“崇高”在审美心理上崇高可以让人产生痛感、恐惧、压抑、紧张感,在后面就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敬佩感和愉悦感。“风骨”给人刚强、舒爽质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风骨”和“崇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西方的文艺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了浪漫主义。在中国“风骨”的提出,文风也发生了转变。

  

  注释:

  ①胡经之,李健.风骨:古典艺术的美学风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4).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汤用彤学术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3:226.

  ③胡经之,李建.中国古典文艺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97.

  ④张瑾.试论陈子昂<修竹篇序>的是个主张[J].魅力中国,2009(11).

  ⑤王小侠.简述崇高理论的演进[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⑥张玉能.美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⑦胡经之,李健.风骨:古典艺术的美学风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