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229
陆文姣

  摘 要:创新,是指造型新颖,脱离传统束缚,带有作者自身的创新设计理念,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创新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紫砂从业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创新是作者自身智慧、文化底蕴与创意的展现。

  关键词:传统;创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41-01

  创新,是指造型新颖,脱离传统束缚,带有作者自身的创新设计理念,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创新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紫砂从业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创新是作者自身智慧、文化底蕴与创意的展现。当然,创新,又不能脱离传统,即不能离开传统工艺的传承,又须创作者鲜明的的创意设计构思。如何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呢?

  作为新时代的艺人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古人云:“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艺术的创新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创作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且涵盖的是前人或传统艺术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它包括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巧、表现手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工具等。创新不仅可使作者从普遍性中脱胎而生,而且这种独创性能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每个紫砂艺人在他的壶艺创作活动中都具备传统的经验。但如果完全依赖传统模式,至多只能重复以往的经验,也易于被别人重复,从而淹没在普遍性中,完全失掉自己的特点。

  一、保持传统的必要性

  (一)保持传统是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需要

  中国文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历史上的统治者也深深地懂得在确立以文化治国的思路之后,才能统一思想。儒家学说的长寿说明了其是坚强地扎根“土壤”的,从而确定了其在中国两千余年的统治地位,这种文化的原味性和传承性是我们的骄傲,是真正的“中国特色”,以色列失去了故土;埃及失去了原始文明的传承;印度成为了西方文明的附庸。而我们的文化却是活生生的“化石”。文化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社会以及民族心理之中的。紫砂壶的造型也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率、贴近文化心理,只有在形制的设计上牢牢的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下根,才能体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保持传统是立足人们审美精神依恋的需要

  千百年来在人们精神中承传的精神底蕴是农耕型文化。人们世世代代依土地而祈生,覆土地而久息,土地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命根子。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人们的理念中或潜意识中无法脱离土壤这个概念,于是泥土对人就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和熟悉感,这几乎成了一种天生的铬印。

  人们对厚土富壤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渴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依恋,而紫砂特质具备了这种精神上的亲和对应,于是紫砂泥所塑的茶具等生活用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也是一种必然。这是紫砂的天然优势,这也正是饮茶人喜欢紫砂的最原本的动因。于是,对于传统形制的紫砂茗器:曼生十八式、仿古、掇只等,深受人们喜欢,热度始终不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保持传统是维护先进文化的需要

  我们的祖先的精神审美追求标准和历史作用也是永远不能忽视的。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主张,对于广泛的群体的精神意识,影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领导和促进作用。文化的清高性、文化的通俗性是并存的,而先进文化一直又是起引领作用的。说紫砂作品属于工艺品也好、属于艺术品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紫砂作品即是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因为它凝结和高度提炼了的文化要素,又具备抵抒情达意,陶情冶性的载体或媒体。

  二、适度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度创新是把握文化发展脉络的需要

  文化是一条不断开拓的路,是一条流动的河,是跳动不息的脉络。“流水不腐,户枢不蠧。”正如我们所知的,文化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特有的一种创造与表达,只有时刻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紧扣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保证不竭动力。作为一名紫砂艺术工作者,在这个时刻必须要神清目明,要清晰地把握好文化发展的主要线索,并以此为基础,注入时代的新气象,而非不辨方向,或误入文化的歧途和陷阱,或所谓的自辟新路,虚张声势,另立门户。

  (二)适度创新是引导紫砂从业人员提高审美意识的需要

  历史上很多紫砂前辈的作品,在某些形制的创作上已经达到了巅峰的同时,留有浓厚的那个时代的信息与审美倾向。当然我并不反对,紫砂创作者去临摹历代大师的经典作品,感悟其中的高超技艺与气韵,但如果一味的走老路,迟早是一条道儿走到黑,紫砂的前途也就不容乐观。

  (三)适度创新是强化人们审美内含的需要

  当下,是电脑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的审美内含,因信息摄入量的增大,事实上正在受到冲淡。没有味道的文化是可怜的,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而现实中隐含着审美贫枯的危机,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必须对此严重关注,要认识到美总是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总体意识和精神、群体的理念和理想紧密联系的,并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强化人们的审美内含。

  一把好的砂壶,是集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位美于一体的,是火与土的艺术,每一件经过高温的烧制收缩,不可能产生一模一样的器皿,它的唯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缺乏作者主观能动的创作激情,就没有流淌的自然美,无法让人感受作者的心境、艺术涵养造诣的表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