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字面上理解,衍生品是从原生事物中派生出来的事物,顾名思义,艺术衍生品就派生自艺术家的原创艺术作品,派生这一过程也给予了艺术衍生品一定程度的艺术附加值,同时和商品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它的产生是基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所以它必须得到原作艺术家授权,然后由设计师从艺术作品原作中发掘、提取出代表性特质和精髓,经过再创作运用到复制品、创意产品以及一些生活用品上得到的产物。
关键词:艺术;衍生品;生活;大众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25-01
随着我国商品积极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艺术的需求也随之日益见长,然而高昂的艺术品却使大多数民众望而却步,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要求显得尤为迫切,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衍生品孕育而生,它大大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切实的做到了艺术的平民化。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共同产物,近年来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它有所了解,但到底什么才是衍生品,它到底该怎么去定义呢?艺术衍生品的具体概念和界定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还有待普及。
中国的古话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脚步从未停歇,而艺术与美一直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中需要美、需要艺术,人们对艺术的喜爱一直都存在,艺术衍生品的诞生也是基于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那么具体它产生的原因也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物质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必然会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对艺术品的追求日益旺盛。艺术品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它本身必然具备着艺术和文化双重价值,又由于大多数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让它具备了更高的收藏价值,使得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必然不是其他普通商品所无法比拟的,一些大师级艺术家作品的收藏价值更加令大多数民众对其望而却步。所以艺术品一直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它主要面对的只是博物馆、美术馆或者一些收藏家的小众群体。同时对于大众来说,艺术品越发昂贵、难以拥有,人们就越渴望拥有它,艺术衍生品就在大众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使得原本只能在博物馆美术馆中远观的艺术品能近距离接触,甚至可以带回家,装饰自己的生活,它使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既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又平衡了艺术品价格难以接受的矛盾,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艺术衍生品也是大众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的产物,它的产生真正把艺术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使艺术更加生活化平民化。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商品竞争越显激烈,各种竞争宣传手段也层出不穷,当今我国艺术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锐艺术家们的不断出现也使得行业内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然而与其他普通商品相比,艺术品市场上的推广宣传手段就显得略为单一和局限,无非不外乎画册、宣传册、展览、广告等等,在我看来这种传统的推广方式也渐渐无法满足艺术品市场多方位人群的需求,画册、展览等这些推广手段能面对的受众人群仍然只是很小一部分,对于大多数没有从事艺术行业或者生活中较少有机会接触艺术品的人们来说,他们需要更加平易近人、有亲和力的推广手段。
艺术衍生品的推广不失为美术馆、艺术馆及艺术家个人宣传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它将艺术家作品的内容、形式借助日常化的手段带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去,无形中对艺术家以及美术馆等机构起到了扩大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衍生品除了具备艺术作品赋予它的艺术价值以外,同时还具备衍生品设计本身的创意趣味和实用价值,有些人们完全是出于对产品本身的喜爱而购买,购买之后必然会对衍生品之中所蕴含的的艺术内涵有所研究,接着就会发展到研究艺术原作以及艺术家本身和其他作品,这在无形之中也起到了对艺术家的宣传和推广作用,而在我看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植入性宣传手段的效果会远远超过传统的推广手段。
艺术衍生品的出现,使得那些爱好艺术购买能力有限的人群有了新的选择,它的本身也具备一部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价格上比艺术品能让更多的人群接受,让艺术来装点生活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愿望,人们可以真正做到“把艺术带回家”,并且艺术衍生品种类繁多,除了可以用作收藏和馈赠以外,有一部分艺术衍生品除了具备艺术欣赏功能以外,也兼备了实用功能,这样兼具多重功能于一生的产物必然也会为更多人接受。
艺术衍生品使得艺术更加生活化、实用化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最终会充斥在人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这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艺术品以及艺术家,无形之中也让艺术家拥有了更多元的受众群体,使艺术家以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有了更多被人了解的渠道。无形之中对扩大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机构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帕特·威廉姆斯 (PatWilliamS),吉姆·丹尼 (JimDenny).李雅芬,黄维益,周峰(译).迪士尼传奇:你能学到的17个成功品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2]中野晴行(日),甄西(译),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3]庞彦强.艺术经济通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马健.艺术品市场的经济学—艺术品市场的魔鬼与天使[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