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观念解读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296
胡明琪

  摘 要: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油画界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女性油画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拥有异于男性得心理与生理特征,她们将其丰富的女性语言、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完美融合创作出独特的女性油画。正确解读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观念是进一步了解当代油画必不可少的。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典型的当代女性油画家为例,分析其创作观念,归纳出中国女性油画家在绘画中技巧的突破与情感的升华。这种解读有益于呈现中国艺术发展中的丰富性,并肯定了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女性;油画;闫平;夏俊娜;喻红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68-02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画坛中标志着女性绘画走向自觉的时代,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展现出繁荣之态。文学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因为女性便多了五分真实,六分善良和七分美丽。越来越多的女性油画家内容上更重视从作品中寻觅真我,情感上更重视从个人生活中获取灵感,色彩上更重视从蓝色、粉色等带有明显女性倾向的色彩上进行刻画,她们的作品是灵魂与心灵的对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涌现出了如:喻红、闫平、申玲、夏俊娜……在中国油画界中极具影响力的女性画家。在这个物质与精神并存的社会,她们大多更乐意从事关于自身、自然、人性以及生命的创作,而非男性艺术家热衷的政治、战争等宏大题材。她们擅长以女性独有的爱与情,以及对事物善意而又敏感的体会,用她们的情感与色彩向世人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的魅力。

  一、对母性意识的关注

  母性题材是女性油画家最乐意塑造的题材之一。中国很多女性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不自觉的会展现出母性情怀,这并不是刻意流露,而是当他们体验了短暂又痛苦地创造生命的过程后而体现出的真挚情感。林语堂说过:“女性是感觉天堂里的天使,她们更容易攫住现实而且比男性更接近人生。”①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细腻、更善于体会生活真谛。因此一旦女性将这些独特的情感与艺术相连时,绘画将展现出女性特有的魅力。

  喻红是用绘画来抒发生命感悟的女艺术家,是当代女性油画家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大多以身边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目击成长》、《玩具系列》都是喻红母性题材的代表作品。喻红的《目击成长》受到很多人的共鸣,这一系列作品中能看出自传和叙事的成分都很清晰,尤其是于洪是的主管描述与家庭照片式的构图相结合起来,使这些照片不仅是照片,从而使画面更有怀旧与生动感。这一系列作品向世人展现了60年代至今的个人生活与精神状态。喻红在这类作品中运用了生动又扎实的写实语言,抒发出了全新的女性油画篇章,展现出了全新的艺术语言形态。《目击成长》系列运用的是理智又冷静的创作方法,用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历史,因此我们在欣赏喻红的艺术作品时,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与思考。《玩具系列》灵感来源于儿童玩具,她开始关注与孩子相关的一起事物,她用自己的画笔刻画出孩子成长的印记,这一题材的选取也正是充分体现出了作为母亲作为女性生命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画家通过记录玩具来暗示潜伏的危险语言,变现出母亲对孩子成长道路中的担心与忧虑。我们不难发现在喻红身上流露出的现实主义气息的,同时可以深刻感受到作品的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观念性,她是在用女性视觉在关注社会,这也是当代女性油画家创作观念发展的大趋势。

  闫平曾说过:“我们看到很多的女画家,都觉得她们有一些另类。其实这是她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她们的艺术品之所以感染人是因为她们经历了生命的东西,她那种生命的力度会让人震撼……如果婚姻稳定、家庭幸福,处于和平年代,不缺吃穿,最能引起我心灵涌动的东西就是母性情怀。”②闫平的《母与子》系列中将作为女性对于女性孕育生命的体验、对儿子深沉的母爱以及身为人母的喜悦之感。画家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出这个温暖的艺术题材,倾注了作为一个母亲的情感,展现出了母子情感之间的甜蜜。坐着用独特的表现主义的冷暖对比以及大刀阔斧的笔触让画面既不乏轻松欢快之感,同时又很有存在感与厚重感。闫平的很多作品都展现出的都是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场景、母亲对生命孕育的体验以及对孩子无尽的关怀,都用最直白而又充满激情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欣赏这样的化作会让观者体会到共鸣与温暖。闫平的作品色彩明亮欢快,画面有很强的层次感,形与色的跳跃感、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构成了她作品的主要风格。闫平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剖析了对母爱的理解,用画笔记录下生命中的动人时刻。细观闫平母子题材的作品,可以发现画家故意拉伸了母亲手脚的比例,呈现出母亲对孩子强烈的保护欲望。

  二、对女性意识的追问

  女性油画家常将现实、梦与女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使画面展现出女性特质的氛围。女性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诗歌,她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们是母亲,更是女儿、妻子、社会劳动人民等等,这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体验让她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都有着丰富的体悟,并成为她们女性意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因此,女性的一生注定要比男性更具个人情感,女性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会将这些女性意识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对其艺术语言与艺术风格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申玲的作品在于关注人类的情感与情爱,具有十分强烈的女性意识。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教育使东方女性在情感表達上通常都较为内敛,这令很多单纯而又真挚的情感无法完整表达出来,尤其是心灵深处的情感,但申玲做到了。人们总是太过于强调或容易忽视性别的差异性,而应正视理解人性自由的重要性。在申玲的作品中每个女性仿佛都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生动的将她们表现出来,比其他人更女性化、纯粹化的表达出来。申玲的生活与许多普通女性一样,而她的画面却那样的充满激情,她一直勇于面对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其作品充满了浓重的德国表象主义色彩,许多作品是刻画夫妻肖像的,其形象大多用笔胆大夸张,色彩浓郁使申玲的作品越发的与众不同。比如作品《飞了》中,毫不遮掩的展现出作者对性的态度,其情感自然坦率。自古以来礼教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极为深入,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对女性意识上敢于如此直白的对话,也是为数不多的。

  2002年喻红创作了《她》系列主题油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得到肯定。而女性自身也趋向于关注其自身的发展与内心情感的宣泄,以及自身的社会价值。《她》系列作品均是描绘女性的特写,包含艺术家、白领、警察、作家……,该系列传达的寓意是,希望社会尊重并关注女性,并呼吁女性自身需要重视其内心情感,肯定其自身价值。这一系列不仅是在描绘作者自己,更是对周围女性的一种审视与评价,也展现出女性地位在社会中的特殊性。喻红作品《她》系列之《白领》色调淡雅,有着水彩画般的灵动,把我们引入当代生活里。画面中一位白领表情紧张地对镜化妆。但是她面前的“镜子”造型竟是男性生殖器,而且在画面中占据一半空间,仿佛恶意般的注視着这位女性。这种场景生动的展现出当下一种尴尬的现象: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众多的男性上司,化妆已成为女性的必备技能顺应这种男权文化。而《她》系列之《售楼小姐》,《退休工人》等作品的色调层次丰富,表现了画家对不同阶层的女性的关注与深思。

  付曦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觉表达方式来表达其艺术语言。在作品《女孩》、《表情·内心》、《女人体》等作品中均以蓝色身体进行展现,一道道似伤疤的笔触出现在女性的身上。整个系列作品都用蓝黑色作为背景,压抑又仿佛有吞噬万物之感,惨白的身体与蓝黑色的背景使人感到阴森可怕。画面中充满着充斥着女性的痛与悲,为女性的结局埋下伏笔。伏羲的作品包含了当代女性的思考、男权政治下女性角色的反抗,更融入了作者对自身生活的体验与认知。

  三、对小资情调的钟情

  夏俊娜的艺术创作与女性艺术家喻红、申玲、闫平等表达方式与情感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她的作品展现出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她们一边崇尚着迷于小资情调浓郁的都市上流名媛的优雅生活,她们时尚又优雅;一边又陷入于充斥物质与欲望的都市生活中,她们浮躁又脆弱……

  夏俊娜的作品呈现出浓郁的都市休闲的小资情怀。她向来注重画面氛围的营造,常常把画中少女置于花果之间,让人感受到优美又恬静的画面意境。作品《五月》继续秉持夏俊娜以光的构图风格,一位穿着华贵的都市女子站于画面的左上角,画面空间三分之二则被盛开的鲜花与新鲜的水果所填满,与人物遥相呼应,借鉴了中国画构图“马一角夏半边”的精致。整幅画面的色调是暗灰色与赭石色调,前疏后密前虚后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温暖的光线使少女与花果都有了朦胧的光感,使画面充满朦胧暧昧之感。

  夏俊娜作品中除了独一无二的构图与感性的色彩,还擅长将少女的造型与情感相融合,使整个画面体现出一种中西结合的小资情结。少女任务的造型大多都简约、概括,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中国绘画讲究其形象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夏俊娜的油画作品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少女形象大都以侧站的姿态出现在观者眼前,她们身姿朦胧单薄,眼神胆怯惊慌,躲在画面的一角,藏身于花果之后,这样使少女的姿态展现出朦胧含蓄之感。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审美中的柔弱女子的代表人物——林黛玉,因为西方油画中的女子一般很少以这样娇羞的姿态出现。夏俊娜笔下的少女不仅具有中国古代女子的忧郁神情,又同时具有现代都市女子的时尚气质,将中国的写意精神融入进油画创作中,流露出画家融融的东方情怀。

  四、结语

  中国自90年代以来,涌现出更多的油画题材与创作方式,其中女性油画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样的现象说明代表文化的精神样式中逐渐融入更多的女性关怀的人文精神。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单一、孤立的现象,而是集民族、历史、观念于一体的新潮流。在多元化的创作观念中,我们依旧能发现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的一些共同的品质与其身上独特的标签。她们独特的创作观念比过去传统的女性艺术家显得更加自信与自由,她们的作品更是自我的叙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显的其内涵独一无二,在此同时她们也对女性生活与存在现状提出了质疑与思考,这些在画面中都令观者得到了共鸣。这一切都令我们感受到女性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的不可替代性,虽然女性艺术的时间并不悠久,尚且存在部分局限与障碍,但笔者相信只要给予当代女性艺术家更多的空间与时间,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将会更好的证明其作品的价值与自身魅力。

  注释:

  ①林语堂.女性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9.

  ②冯义娟.浅谈当代中国女油画家对母性的关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9):177-178.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女性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冯义娟.浅谈当代中国女油画家对母性的关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9).

  [3]徐虹.女性:美术之思[M].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