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试以王国维的“境界说”为切入点,分析谢灵运的山水诗的创作背景,以期引起后来研究者的注意。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创作背景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55-01
境界,是我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最具民族独创与特色的诗学概念。有关境界说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文艺界研究的重点。其中观点最为透辟研究也最为深入得要数王国维先生。他在《人间词话》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境界说的范畴体系,标志着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体系的最后完成,并成为与西方典型说相对立的一种理论体系。与“境界”一词相类似的是“意境”。王昌龄在《诗格》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他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并说:“大且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①
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把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基本要求,诗学也不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谢灵运写出的山水诗具有清旷空灵的意境呢?首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谢灵运纵情于山水之中。谢灵运是南朝赫赫有名的谢氏家族的子弟,其祖父是在淝水之战中创造以少胜多神话的东晋名将谢玄。他不仅家族显赫,而且自幼聪慧。《宋书·谢灵运传》写到:“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②凭借祖上的荫蔽和自己的学识,谢灵运本应该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建立一番自己的事业。但纵观他的一生,却始终未能在权力中心运筹帷幄施展政治抱负。究其原因,除了刘宋王朝采取了抑制门阀的用人政策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谢灵运本身的性格问题。其一,谢灵运是一个孤傲任性的才子。据《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灵运性格偏激,经常违反礼数制度。他恃才傲物,对自己的才华丝毫不加掩饰。曾经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谢灵运狂傲自大,目空一切。其二,谢灵运对刘裕建立起来的刘宋王朝始终抱有不信任的态度。谢灵运生于晋宋改朝换代之际,刘宋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对高门大族采取了拉拢和打压相结合的战略。他们打击那些蔑视、不配合甚至敌视刘宋统治者的人,而对那些有利用价值且与时俱进、灵活处事的高门大族子弟则采取拉拢的政策。义熙十二年,就在刘裕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之时,谢灵运写下一首情绪低落的诗歌《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穨。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逝年觉易催。
这首诗感叹岁月如流,年华易老,本无异议。但这种消极情绪在新王朝的主人看来,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不配合。一个国家统治者不可能放心地让这样的人为自己服务。可想而知谢灵运的仕途命运会如何。抱负得不到实现的谢灵运异常苦闷,《宋书·谢灵运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在这种情况下,谢灵运索性寄情于山水,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是谢灵运掬取不尽的生命甘露,提升了谢灵运的心灵境界,使他忧苦的灵魂得到暂时的抚慰。④
其次,江南水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谢灵运创作的不竭源泉。正如罗宗强先生指出的那样:“长期的积淀,自然画面美的类型便在记忆里形成了一种信息定向。这种信息定向在审美过程中以经验的方式出现, 成为审美判断的基础……左右着审美情趣 。”⑤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时期主要集中在永嘉、始宁、临川三个时期的近十年间,在这期间,他游名山,访秀水,不避艰险,几乎把此三地的名山大川、古园深院乃至奇花异草都玩赏了个遍。《宋书·谢灵运传》记载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崖障千重,莫不备登”。读谢灵运的山水诗,我们常常醉心于他描绘的山深水曲,云石相倚,水竹相映的优美景色。试举一例: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节选自《过始宁墅》
诗人济沧海,过旧山,山行曲折,水涉沿洄,历经重重叠叠的山岩峭壁与连绵萦环的水中洲渚,真所谓是重重掩抑,步步曲屈。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而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明丽景象;洁白的云絮抱护着向空壁立的幽峭山岩,而山下清波涟漪,翠绿的蔓藤临岸袅娜,似少女的青丝,照镜自媚。谢灵运寓情山水,往往能够做到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像这样优美的景色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比比皆是。所以谢灵运寓情山水,往往能够做到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注释:
①王昌龄(唐),胡问涛,罗琴校.王昌龄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
②沈约(梁).宋书·谢灵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李延寿(唐).南史·谢灵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④方仁英.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心灵境界[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5).
⑤李雁.谢灵运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5.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3]涂学梅.初发芙蓉清新辞——谢灵运山水诗意象的审美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4(0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