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为一名专业歌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舞台台风、丰富的想象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专业歌手的成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把握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成为一名专业歌手”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歌手;专业技能;舞台台风;想象力;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85-02
一、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专业歌手必备的素质。专业歌手具备的专业技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正确运用声音。二是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三是具有良好的乐感。
(一)能够正确运用声音
声音是专业歌手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条件,因此要成为一名專业歌手首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正确运用声音。声音的正确运用对歌手来说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歌唱的声音不是自然的、原始状态的人声,而是按照歌唱艺术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加工和锤炼而成的一种艺术创造。比如,一首力度大、音域宽广、乐句长、情感丰富的歌曲,对于能够正确运用声音的歌手来说,就能够唱出歌曲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歌手缺乏正确运用声音的能力,就不能够驾驭较宽的音域,歌曲该强的时候强不起来,该弱的时候弱不下去。唱出的声音没有幅度,一个完整的乐句被歌手剪切成几段来演唱,歌曲所具备的强烈的感情无从抒发,也谈不上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发声技巧的训练对于歌手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对于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歌手的歌唱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每一个字都必须唱完、唱清楚以后才接着唱下一个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字字清晰。
(二)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
咬字和吐字在歌唱艺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歌手只有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才能把歌曲的词义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才能让听众接收和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部分传统唱法的歌手,在平时的训练时往往过于重视音色的美化、音量的扩大、音域的伸展等方面,而对歌唱时如何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却不甚重视,导致诸多咬字方面的障碍产生,比如音包字、字音模糊等。要做到准确咬字和清晰吐字,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咬字和吐字的作用。在歌唱时,歌手要做到字正腔圆必须把字的辅音咬清楚。辅音咬清楚后,还需要把辅音后面的特定的元音正确无误地唱出来。不管它转折地经过了多少个音,或者延长了多少拍,字出口之后口型便不能随便地改,如果改了就会出现字音模糊的问题。
(三)具有良好的乐感
乐感对于一个专业歌手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素质。一般来说,乐感是一种神秘的、只可神会的、多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或者能力。这种素质或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表现在音乐的听辨能力方面,具体呈现为音长感、音高感、和声感、速度感、曲式感、调式感、力变感、音质感、织体感等多个方面。其次是表现在音乐的欣赏能力方面,具体呈现为音乐想象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分析能力等多个方面。可见,乐感是内涵十分丰富且较为复杂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乐感的好坏对歌唱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具备良好的乐感,必须重视视唱、练耳的训练,这是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路径。同时,必须重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优秀文学名著、优秀艺术作品、中外名曲、民族音乐等广泛进行涉猎,扩大视野,提高修养。
二、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
歌手在演出之时,不仅要进行歌唱,还要进行“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可以说,歌手从上场到谢幕表现出的是歌手的台风。歌手如果不注意台风,就会降低自己歌唱表演的艺术魅力。培育良好的台风对于专业歌手而言非常重要。下面从上场、舞台表演和谢幕三个方面谈谈专业歌手如何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
(一)歌手在上场时要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
歌手上场,即歌手登台亮相。歌手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而歌手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歌手上场时的台风表现出来。如何在一登场时就能够给观众好的印象呢?首先,歌手在登场之时要做到精神饱满和热情大方。人一旦有了精气神,在上场时呈现给观众的身段、台步都会表现出一种振奋的感觉。并且,歌手在上场时可以通过亲和的微笑、闪亮的眼神等拉拢自己与观众的距离,不可表现出冷淡和傲慢的态度。其次,歌手在登场时要做到潇洒自如和不卑不亢。从侧台到台中个了十几部的距离,然而,对于没有上过台的歌手来说,短短的十几步也可谓是举步维艰。歌手上台时,要自然大方,走出潇洒,走出歌手应有的高雅风度。这需要歌手经过长期的形体训练和舞台实践。
(二)歌手在表演时要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
首先,要注意表演时的手势。歌手站在舞台上演唱,自然需要各种手势的配合。手势在歌手的歌唱中,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够塑造形体,还能表达情感。歌手在舞台上要按照歌唱的正确姿势来进行歌唱表演,做到能刚能柔,能松能紧,表演自如。手势动作要做到多样化,要根据歌唱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张开”、“合拢”、“定格”等等手势要综合运用于歌唱表演中,使歌声、手势和感情融为一体。其次,要注意表演时的眼神和面部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复杂的感情变化均可以从眼神中表露出来。歌手在演唱时要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用眼神示意景物的远近高低,用眼神表达不同的情感。同时,歌手在舞台上要用面部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感情。
(三)歌手在谢幕时要培育良好的舞台台风
谢幕是歌手表演的结束。歌唱表演的谢幕如同文章的结尾,如果不处理好会影响整个歌唱表演的效果。歌手从上场到表演,都要表现出充分的激情和活力。在表演结束时,面对观众的或热烈或冷淡的回应,都应该彬彬有礼地对观众表示谢意,并给与诚挚的鞠躬。鞠躬时,要恰到好处,不可太低和太深,也不可太快和不沉稳。歌手的表演迎来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取得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必须沉住气。这个时候,可以把谢幕的间隔拉长一些,在谢幕的过程中要始终表现出自己的大方和从容。但是间隔不能太长,太长会让观众产生歌手架子大的感觉。但是也不能把间隔压的太短,太短会让观众产生歌手有意讨好自己的感觉。歌手的表演没有征服观众时,更要注意谢幕的技术和技巧。
三、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在声乐演唱中占据中重要位置。歌手在演唱过程中的艺术再创造需要他们运用形象思维和联想去完成。可以说,歌曲的演唱时一种创造性地想象心理活动。对于歌手而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提升自己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使演唱更具魅力和更能打动观众。每个歌手因为自己的经历不同、理解不同而会对同一首歌曲产生不同的想象和联想。因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他说:“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关于声乐教育的几个原则中》也说:“培养歌唱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只是一个指路人,走路还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1]歌手的演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认真学习各种唱法、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才能使自己的歌唱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不然只是对歌曲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的“复制与粘贴”,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歌手一旦缺乏想象力,就容易对别的歌手进行一味的模仿,缺乏创新。因此,要成为一个专业歌手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歌唱表演不仅仅是展现歌手技艺和才华的平台,也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缺乏想象力,歌手的歌唱表演就缺乏艺术感。可以说,歌唱表演和想象力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歌手的歌唱表演可以为他们丰富想象力的展现提供有力的平台,同时,歌手丰富的想象力又能够反过来完善和补充他们的歌唱表演。没有想象力的歌唱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是空洞无味的。但是,歌手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不代表歌手在歌唱过程中可以想象无度,甚至自我陶醉、失去理智和无章法的表演。法国花腔女高音纳塔莉·迪赛说:“当你只是个演员的时候,你能做到很多。但是像我,我不能让自己在表演的时候真的哭,因为那样我就没法儿歌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但是我总是尽量自己接近真实的表演。永远都不要说伟大的声音可以取代表演之类的话。”[2]艺术想象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也来源于反映生活的书本典籍。因此,歌手要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归根到底要回归生活,遵循生活的逻辑,从生活中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要不断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吸取艺术想象的营养。
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专业歌手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歌手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即便演员掌握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舞台台风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也会因为怯场等心理问题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因此,要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必须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歌手要经常进行锻炼,克服羞怯的心理。歌手在舞台表演中,面对着新的环境、灯光、服装、剧场氛围等,尤其是面对众多的观众,往往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平时平静、自然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被激动、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所代替。演唱者在这种心理氛围下,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歌手要抓住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不要惧怕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要多参加辩论、演讲、家庭卡拉OK演唱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要经常听取别人的建议,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一般来说,心理素质与上台次数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上台次数越多,心理素质就越好。有经验的专业歌手都非常重视舞台实践活动,重视具体的艺术表演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其次,融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排除各种外在的干扰。人的的注意品质对人所关注的对象有选择、探寻、指引定向、监督调控、集中思维等作用。歌手在演唱歌曲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歌曲而不是自己。要让自己处于歌曲所营造出的意境中,以“歌中人”的身份来演唱。这样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排除杂念,从自我的窠臼中跳出,自然就能够克服紧张的心理状态。再次,要以平常心对待日常的演唱活动。歌手在演唱之前,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得失,也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样只会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压力,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对待可能出现的演出结果,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变压力为动力,把每一次上台歌唱视作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和胜败不骄,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席慕德.有心如歌[M].上海:上海文匯出版社,199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