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由《十二楼》入话部分看李渔其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135
敖显涛

  摘 要:李渔是清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者,对于他的拟话本小说,许多人关注的是他的《无声戏》而忽略了他的《十二楼》,而在《十二楼》的研究史中,一直以来偏重于叙事结构、思想内容、创作特征等,而《十二楼》中每一篇小说都有完整的入话,从这些入话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作者的各方面,对研究李渔本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论文通过选取《十二楼》的入话部为观察点,解读入话之外所体现出来的作者思想,进一步加强作家作品的研究。该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入話”的起源和演变;第二部分分析《十二楼》入话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十二楼》的入话所反映的李渔思想。

  关键词:拟话本;《十二楼》;入话;李渔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03-02

  李渔(1611-1680年)字谪凡,号笠翁。生于江苏如皋,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一生多次迁居,后居于杭州,其居所为后人熟知的是南京的“芥子园”。他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喜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与《闲情偶寄》等书。其中《十二楼》是其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其中每一篇小说都有完整的入话,从这些入话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作者的思想,对研究李渔本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目前学界对《十二楼》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从整部小说来探讨它的叙事结构和成因。本文在前人对“入话”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十二楼》的入话部分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进而通过入话部分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倾向来探讨李渔其人。

  一、“入话”的起源和演变

  “入话”一词虽然最早见于《清平山堂话本》,仅表明它位于篇首,独占一行以引起开篇诗词,而没有明确表明它仅指诗词还是指正话前的整个引导性成分,这一引导性成分的称谓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正话前的整个引导性成分详细划分,也就是只将诗词独立化,把对诗词加以解释以引入正话的部分称为入话。比如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将其细分为:“一题目、二篇首、三入话、四头回、五正话、六篇尾。”①有人把正话前整个引导性成分称为“入话”,如郑振铎在《中国文学研究·明清二代的平话集》中说道“他们在开头叙述正文之前,往往先有一段入话以为引起正文。”②是在之后的“三言”和“二拍”等小说集中,出现“入话”并明确指入话即正话之前所有的引导性成分。本文采用郑振铎的的分法认为“入话”为正话前整个引导性成分,包括篇首、入话、头回三部分。

  二、《十二楼》入话的特点

  (一)入话部分篇幅加长

  入话篇幅的加长虽然在“二拍”、《西湖二集》等明末拟话本中已显露, 但《十二楼》在这点上更明显。首先,在篇首诗词上,有的小说中,作者并非按照前人惯用一首诗或词,而是诗词量不等,少则一篇多则六篇,像《夏宜楼》中就用了六首七绝。其次,从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对话本结构体制的分类上看,《十二楼》小说集中极少使用头回,仅有《三与楼》、《归正楼》、《拂云楼》三篇小说有头回,其余均省略了这个部分。但也是因为这些的省略,作者有了更多小故事的引用,渐而使入话部分篇幅加长。最后,在《十二楼》入话部分中,作者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并不是仅仅用一个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像《佛云楼》中用正反两个故事来说明“梅香”并非只会毁自家小姐的名声也有能造就美姻缘的。综上,这些都在字数上使入话篇幅加长。

  (二)入话部分中内容的变化

  《十二楼》中入话部分内容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篇首诗词中除了诗词题材的丰富外还具有很强的原创性,比如在《夏宜楼》的篇首诗后作者写道“这六首绝句,名为《采莲歌》, 乃不肖儿时所作。”③又如在《萃雅楼》入话

  部分写道“这首诗乃觉世稗官二十年前所作”④不难看出,有刻意强调作品中诗词的原创性。其二是《十二楼》中的入话部分有许多作者的议论,但不同于明人拟话本中以揭示主题、突出劝惩的议论方式,作者在入话中的议论常常是用来介绍自己的生活喜好、人生经历和经验以及自己的人生哲学。在这方面, 李渔与中国古代小说强调客观陈述的传统大异其趣。

  三、《十二楼》中的入话部分所反映的李渔思想

  (一)李渔追求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个性色彩

  李渔追求独特的个性色彩,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此来表达其人生哲学。首先在《闻过楼》的入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予生半百之年, 也曾在深山中做过十年宰相,所以极谙乡居之乐。”⑤有资料记载, 这段文字所讲的确是李渔在金华参加保卫战,战败之后,他带着家人随难民逃进深山数载,在确信无生命之虞再返回夏李村隐居山村的真实人生经历。其次《鹤归楼》中的入话中李渔论述了对待“离别”的态度就是“知足守分”。从顺治八年起以《无声戏》的出版为标志,李渔的名声开始闻名,之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戏班子,他经常受邀带着姬妾到外地演出,这一去时间不定,对于姬妾众多的李渔而言,不是所有都能带出,故对“离别”有自己看法且与常人不同。最后《三与楼》入话中的议论部分,在别人看来卖楼、卖自己的家当是苦事,但李渔却不这么认为,而认为“没有千年不变的江山,没有百年不卖的楼屋。与其在子孙手里烂贱的送与别人,不若自寻售主。”⑥这也是李渔在几次迁居卖园的真实经历,为后人所知的是“芥子园”。

  综上,在《十二楼》中不管是婚姻爱情还是战乱及其为糊口奔波的描写都深深印上了李渔自身经历的烙印,李渔的这些感受及想法正如他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 更有贱于我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⑦的“退一步法”相一致。李渔在入话部分自觉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的视觉,过来人的眼光叙事,这使得他的小说因烙上作家的体验而具有独特的个性。

  (二)李渔追求的教化观

  一是礼教观,在《十二楼》中的一些入话中,李渔在对待婚姻和爱情上鼓励人们自由追求,比如《夺锦楼》的入话部分中李渔以“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愿儿女荣华,女婿显贵。他改许之意,原是为爱女不过,所以如此,并没有什么歹心……但要用在未许之先,不可行在既许之后……忽然势力起来,改弦易辙,毁裂前盟,这位女儿就不能勾自安其身,反要受盛德之累了。”⑧的议论来表现其痛恶父母不顾儿女终生而乱许婚姻的行为。如此看来,李渔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痛恶的,这与他自身的遭遇是密切相关的,据资料记载,他一生虽然姬妾众多,但在他娶正妻时,是母亲一手为他操办的,连妻子都是母亲自己去看并定下来的,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他崇尚自由的恋爱、婚姻观。

  二是善恶观,在《归正楼》的入话中,李渔所表达的善恶观有自己的特点,入话中引用“《四书》的‘虽有恶人,斋戒沐浴,亦可以事上帝。”⑨即是他所持的善恶观,在与正话故事的结合后,不难看出,李渔在这里具有宣扬道义的意图。另外在《奉先楼》的入话中,李渔提出为善不必定要披缁削发,并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行善方式,即“但存一粒菩提种,能使心苗长法华。”⑩只要把慈悲一念刻刻放在心头,见了善事即行便可的思想观念。这更能体现其对道义的宣扬。

  (三)李渔追求的功名利禄观

  李渔是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文人,思想从根本性质来说,还是被他所处时代的统治思想规范化了,在《闲情偶寄》凡例中,他提到“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文人点缀之秋也。”11在他心目中“圣天子”和封建君主制度是神圣的。再加上他从小饱读诗书,跟当时许多书生一样,也是要追求功名利禄的“草莽微臣,敢辞粉藻之力。”在战乱祸及浙民时,他写了一首律诗《应试中途闻警归》慨叹战乱把他的科举美梦和诗书生活打破,无奈悲叹“诗书逢丧乱,耕钓俟生平。”12被迫弃功名。此外他還写过《甲申纪乱》和《甲申避乱》等几首诗,以述他和乡民到山中避难遭受“兵贼”两害,这里他指的“兵”是清兵而“贼”大半是农民起义军。在饱受战乱的磨难后,他在《避兵行》中写道“八幅裙拖改作囊,朝朝暮暮裹糇粮,只待一声鼙鼓近,全家尽徙山之冈。新时戍马不如故。搜山熟识桃源路,始信秦时法网宽,尚有先民容足处……上帝迩来亦好杀,不然见此胡茫然。”13愤怒地揭示官兵的暴行,而且描述了自己疲于逃命的惨痛景象。乱后归来,他在《婺城乱后感怀》中写道“战后寻故友,灰里认居停。”14是对清兵占领李渔的家乡兰溪后,他的家产大约被侵占,亲人和乡人被杀不计其数的感慨。在另一首《婺城乱后感怀》中,李渔还写道“荒域极目费长吁,不道重来尚有予。大索旅餐惟麦食,偏租僧舍少蓬居。故交只剩双溪月,幻泡犹存一片虚。有土无民谁播种,孑遗翻为国踌躇。”这让李渔的科举梦更远了,更使他伤心的,是他的著述和藏书都被焚毁,他感慨到“始信焚坑非两事,世间书尽自无儒”“国事尽由章句误,功名不自揣摩来”“切记从今休落笔,兴来咄咄只书空”,总之,几年的战乱,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战乱中的所见所闻及与平民的接触,李渔原先始终维护的“圣天子”及粉太平的思想逐渐淡化,这时的他功名观念也淡薄了,而且也是无望了,实际生活逼迫他不得不为糊口奔忙。所以在《闻过楼》中他提出:“秀才只可做二十年, 科场只好进五、六次, 若还到强仕之年而不能强仕, 就该弃了诸生, 该从别业。”的说法,以此来表明他对功名热忱追求而又被迫放弃的感慨。

  《十二楼》是话本体制发展到较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入话部分所体现出的,李渔强烈的自我意识、教化观、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无疑将李渔整个人的形象变得立体化,更易了解其生平。此外李渔《十二楼》也表现出对晚明话本和拟话本形式结构的超越,这种超越代表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和小说集形式结构发展的新方向。最后对《十二楼》拟话本小说入话部分与李渔之间的研究不会仅仅止步于此。它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研究点。值得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作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132.

  ②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明清二代的平话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361-362.

  ③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3.

  ④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6.

  ⑤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3.

  ⑥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

  ⑦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80.

  ⑧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

  ⑨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

  ⑩李渔.十二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5.

  11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01.

  12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94.

  13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42-43.

  14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9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