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古汉语在汉语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承前继后,既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又为唐宋语法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后世的许多语法现象正是再次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中古时期,词汇系统发生变化,表现为基本词汇增加、构词法发生变化。构词法的变化是附加式复音词大量出现,联合式构词法产量大增。这一系列变化为类词缀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很多实词在这一时期处于类词缀的状态。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类前缀”和“类后缀”的概念,开启了研究汉语“类词缀”的先河,对后人进行词缀和类词缀研究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学术界对类词缀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某一个词,或者某本书的类词缀研究,本文以类词缀“可”为例,探索中古时期汉语词缀的发展及其成因。
关键词:中古时期;类词缀;可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52-02
词缀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大多数学者把词缀定义为依附于词根而存在的、具有类化作用的附加成分。纵观汉语发展历史,在历史上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汉语词汇逐渐趋向双音节化。据材料可知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双音词,两汉时期双音词数量有了增长。 到了唐五代时期,现代汉语附加式构词法的词缀绝大多数都已形成并普遍使用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类词缀活跃的时期。但双音词真正取的突破性突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词汇系统在该时期有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双音合成词的数量增加和各种构词模式基本完备,复合式和附加式构词法在中古有了较大的發展。由此可见,在双音词发展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关键时期。
一、词根“可”演变为类词缀“可”的轨迹
汉语语素可分为词根和词缀,词缀是从词根演变转化而来的。典型词缀(标准词缀)的意义已经虚化,如词缀“老”在“老师”、“老虎”中并没有“年老”的意思,已经完全语法化。按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类词缀介于汉语实词素和典型词缀之间,是意义上没有完全虚化,在意义上和词根还有联系的语素。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类词缀是由词根向词缀过渡的阶段,语素义逐渐虚化但并不彻底。研究类词缀就是对变化中的语素进行分析的结果,反映了语言的渐变性。
《说文》:“可,肯。”《广韵》“可,许可也。”从《说文》到《广韵》对“可”的解释可知“可”的本义为“准许、许可、可以”,其词性为动词。据现有资料考证,“可”最早出现在《周礼》中“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可”最初(先秦时期)的意思是“准许、可以”。这时的“可”是个动词,是成词语素,常与其它单音节语素组合使用,常见的组合形式有。
二、准许、可以
1.“宋宣公可谓知人矣。”《春秋左氏传·隠公》 “可谓”(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2.“鲁未可取也。”《春秋左氏传·定公》 “可取”(可以选用、取用)、
3.“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周礼》 “可食”(可以食用)
4.“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 “可见”(可以看见、可以想见)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可行”(行的通、可以实行)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第一》 “可镂”(可以雕刻)
7.“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庄子·庚桑楚》 “可怜”(值得怜悯)。
8.“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春秋左传·文公九年》“可图”(可以谋取)
9.“则居可知也。”《周易.系词下》 “可知”(可以知道)
三、用在数词前面,表示约数,义为“大约”
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史记·大宛列传》
在例子中,“可”是成词语素,既可以独自成词,又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类词缀,即从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慢慢向虚词转变。由于新事物的大量出现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急需新的词去指称它们,在现有的词汇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构造新词,方法之一就是使一部分实词的意义虚化,使他们由词根变为词缀。“可”作为一个构词语素,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1.在这个过程中“可”处于从“准许、可以”义虚化为“应该、值得、令人”义的过渡阶段。
“可观”本来是由助动词“可”与动词“观”组成的助动词结构,意为“值得看”,后来词汇化了,变成一个形容词,意为“达到较高的程度”如:
“开春理常業,岁功聊可观。”晋陶潜《庚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可”+表示心理状态的单音节动词,表示“值得”可以”、“应该”,词性是形容词。
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晋书卷三一 列传第一》可憎(令人厌恶、憎恨)。
“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师古曰:‘每被切磋,故无大过可耻愧之事。”《汉书卷四八 列传第一八》 可耻(应该感到羞耻)。
可恶(令人厌恶恼恨)、可爱(值得敬爱的)。
通过分析可知“可”的一般形式是“可+名词性词根”或“可+动词性词根”,在词性上转化为形容词,在这些词中,“可”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学者研究表明“可”作为类前缀从唐代就开始了,发展的很稳定,并且构词能力比较强,以此推断“可”发展为前缀的可能性很大。如在唐代出现了“可笑”、“可悲”等词。
3.“可”有“合、称”义,张氏《汇释》所举为宋以后用例,实则六朝已习见:
充曰:“我衣恶,那得见贵人?”即有人提襆新衣迎之。充著,尽可体。(孙氏志怪,钩沉329)
“可体”即合身,今北京话说“可身”
又有“可意”一词,义为称心、合意。
“可”作“合、称”讲,今北京话仍沿用,比如“可你的意了”
“可意”(合意、中意)“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
“可体”(衣服的尺寸跟身材正好合适)“这绨袍穿着,倒也可体。”《全元杂剧·高文秀·须贾大夫谇范叔》
“可人”(品德可取的人)“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礼记·杂记下》
可口(食品、饮料味道好)见“自今止进可口者数品而已”《旧唐书卷一五八 列传第一八》
4.“可”作“宜、应当”讲,表示祈求或规劝。
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私请之,。妇曰:“不可得不烧,如此,君可快去,我当缓行,日中必火发。”《搜神记》
其中,“可”与“当”相对互文,二者义同。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吏人也。(小说,钩沉204)
句中“可”与“宜”同义,皆规劝之语。有时“可”字义甚虚,只是表示祈请的语气,如:
刘伶妻劝其断酒,伶曰:“卿可致酒五斗,吾当断之。”
中的“可”字相当于“请”字。
5.“可”相当于“所”。
[某人吊丧]因责一斛豆置孝子倩,谓曰:“无可有,以一斛大豆相助。”(笑林,钩沉185)
“无可有”即“无所有”。
“可能”一词在《礼·祭义》中是“能”的意思,在唐罗隐甲乙集八偶题中“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已是现代通行的“也许、难道”之意、
“可巧”(可好、正合适)在七侠五义第二回 奎星兆梦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难。
可怜(使人怜悯)“岁余,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恽书谏诫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汉书卷六六 列传第三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有一些新的词语、可不(用反诘形式加强语气,表示赞同附和别人的话)、可不是(表示附和、赞同之意)、可要(将要)、可好(可否、好不好)、可着(就着某个范围不增减)、可怜虫(比喻可怜的人)、可见度(物体能被看见的清晰程度)、可乐(一种碳酸饮料)、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可想而知(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的流泪)、可视电视(即可通话又可传送对方人物静态形象的电话)、可持续发展(一种要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和战略)。在这些例子中几乎体现不出“可”的“准许、可以”、“值得、令人”等意,“可”的词义已经逐渐虚化。
四、部分汉语词根发展为类词缀的原因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普遍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等原因,汉语部分词根发生了变化,具体原因如下:
1.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佛教经典的传入,翻译过来的译经里有许多梵语音译词,这些词有一部分进入了日常用语中,进而影响到文人的用语。
2.魏晋南北朝之际,正直社会动荡、分裂时期,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各民族间融合聚集,为各民族语言的融合和发展带来了契机,出现了一批新兴词语。
3.因为秦朝的奠基作用,魏晋南北朝的人们习惯翻用先秦词语,再次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和新义。
类词缀的出现是语言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满足了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需求,t同时也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助于汉语词汇系统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J].中国语言学报,1995(04).
[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徐正考,韩淑红.汉语词缀研究论略[J].华夏文化论坛,2012(02).
[8]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9]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10]杨贺.汉语词缀的形成及其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2009(04).
[11]弋丹阳.类词缀“可”的钩形和虚化[J].语言应用研究,2010(06).
[12]王洪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語言科学,2005(05).
[13]张悦.中古汉语词缀的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07).
[14]曹保平.汉语类词缀研究述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15孙淑娟 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得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