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083
杨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404100)

  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杨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404100)

  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失败的失误。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旨在提出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语用能力的途径。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语言的规则存在着差异,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这种失误主要不是指语法错误,而是指谈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习惯,其产生的后果要比语法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要严重的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地道而得体地运用语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她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为分析语用失误和文化迁移建立了理论框架,同时对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也做出了许多解释与说明。

一、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与成因

(一)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用失误首先是语用个体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层面的知识把握不当所致。语用语言失误有两大原因:第一是英汉语言本身之间存在着差异。第二是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的重点长期停留在对语言知识和结构的传授和学习上,忽略了语言的功能、语境等文化因素引起的语言使用差异。

  (二)语用文化失误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一定的文化,决定着一定的语言的运用习惯,文化背景不同,语用准则、社交准则必然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中采用哪一种语言作为交谈的媒介,就应该遵守所采用的目的语文化行为标准来衡量语用个体的语用行为。跨文化交际中语用个体对语用文化的不得体运用,是语用失误的另一主要表现,其结果是犯语用文化失误。

  (三)语用社会失误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交际双方来自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受过各自的社会文化熏陶,他们的文化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经验和信仰等,无形中都在影响语用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此外,说话人不注意谈话中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不注意交际场景变化,这无疑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社会原因。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并不一定是语言能力不好,实际上语用个体的语言表达是相当准确的,但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因此,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仅仅掌握了语法、词汇和语音是不够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教学中尽量避免刻板印象(stereotype)。Stereotype指有成见,根据一个人的群体属性,就认为所有人具有某种特性。刻板印象会使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使他们不能客观地观察一种文化,从而失去应有的文化灵敏性,这样非常不利于跨文化交际。另外,英语教学中也要避免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民族中心主义是按照本民族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的一切,包括人们的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等。一个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成自然,在对其他民族文化行为的规则不适应时,在交际出现矛盾时,往往倾向于归咎对方,认为异文化不合理或者有缺陷,这同样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由于文化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人们在价值体系、世界观、文化取向、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语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获得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三)提高社会语用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语言形式都蕴含着文化意义,我们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包括这些语言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学习。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文化背景不同,语言选择的形式也不同,因此,要想提高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需加强英汉日常表达的对比学习,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培养语用能力。

三、结语

从认知和语言的关系看,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告知学生语言形式,还要说明其语用功能,并设置语境,在语境中认知语言形式,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尽量减少语用失误,在实际交际中做到语言得体,不断提高语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H319

  A

  1005-5312(2016)11-0264-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