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送戏下乡工作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292
李妍

  (黑龙江省京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送戏下乡工作研究

  李妍

  (黑龙江省京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精神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涌现出各种层出不穷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送戏下乡即是其中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本文就送戏下乡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做简单分析,为更好的开展送戏下乡工作提供参考。

  送戏下乡;意义;问题;措施

一、“送戏下乡”活动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虽然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可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精神生活上还比较匮乏。由于农民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与社会文明不和谐的现象纷纷出现在农村的文化市场。为此,通过组织优秀戏曲在广大农村的巡回演出,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时代文明新风尚,使大家既享受到文化生活的乐趣,又了解科技文化知识,提高新时期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送戏下乡活动是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有力手段,是繁荣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乡亲们送去更好、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其精神世界,促进社会的和谐,其意义重大。

二、送戏下乡活动开展效果的措施

(一)取得领导重视,推进活动有序进行

  工作计划,组织活动等,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及支持,就相当于有了扎实的行政保障。对于地方领导的唯效益化的发展观念,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宣传送戏下乡活动具有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可以举行送戏下乡活动成效巡展,选取典型,突出其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各地领导形成共识。

  此外,在送戏下乡活动的考核上,上级部门可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各农村地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的数量,群众的反馈,演出单位的总结汇报等加以记录,借助行政杠杆,对开展效果好的予以相关政策倾斜,促进地方领导对送戏下乡活动的重视程度。

  (二)确保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形式

  对于送戏下乡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来说,不论是艺术演出团体还是各地文化站等文化单位,都应正确把握送戏下乡活动的内涵精神,在节目创作,节目编排,内容形式上要出新求变,紧密结合现代农村形势及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节目内容应健康积极,尽量贴近群众的生活,围绕塑造典型人物,反映新观念,新思想,将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文化,新政策巧妙融汇。

  在节目形式上,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一些符合本地区特色口味的艺术样式,结合当地的习俗特征,多样化编排节目,以取得群众的共鸣呼应。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

  现阶段的送戏下乡活动的总结汇报等多数只简单以演出场次来加以概括,对于演出质量,演出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各地划拨的演出经费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保障,送戏下乡工作呈现散漫,随意的局面。

  送戏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加以规范督促,一方面,对演出的场次,观看人次,演出效果应有专人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一套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评估体系,确保送戏下乡的社会效益得以切实发挥。另一方面,对送戏下乡活动的经费划拨要计入当地政府的常规财政支出中,适当将活动的开展情况当做当地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依据,促使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演出经费补贴制度,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四)鼓励引导多渠道,多形式的演出格局

  要打破演出单位的单一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送戏下乡活动中来,形成多元繁荣的演出格局。

  现阶段,送戏下乡活动的主干还是各地方文化事业单位及专业文艺演出团队,缺少竞争,难以形成激励机制,出现了个别演出团体消极怠工,草草应对的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政府在进行财政拨款时,适时引入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促进演出竞争格局的形成。同时,做好政策引导工作,吸引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投身送戏下乡活动的资助。在演出人员上,要保持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建立人才选拨制度,做好人才流通工作,增补文化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演出层次,增强演出活力。社会舆论方面,应对送戏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引导,最终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送戏下乡格局。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主流必将更加的凸显,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共同来完成。送戏下乡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送戏下乡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丰富现有的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这些作用充分体现在送戏下乡这一活动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应从地方领导的重视、减轻经济条件的限制、增强送戏下乡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几个方面来重点突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送戏下乡的作用与意义。

  [1]王听伟.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电视剧反映本村历史[J].南方都市,2005(03).

  [2]王晓红.对农村送戏下乡节目倾向的研究——江苏农村受众的实证调查[J].电视研究,2003(02).

  [3]邓启耀.视觉表达:2002[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G249.2

  A

  1005-5312(2016)08-020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