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259
刘倩汝

  (山东大学,山东威海264200)

  浅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刘倩汝

  (山东大学,山东威海264200)

  本文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及其调节的意义;影响演奏的心里因素;钢琴演奏效果与心里因素的联系;培养和调节良好演奏心态的方法来探讨。

  钢琴演奏;演奏心理;理解;感知;完形;理智力

  钢琴演奏是音乐表演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创造性的表现过程。涅高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教学:“我在教室里所进行的全部教学工作就是使学生们各自量力地研究音乐及其在钢琴演奏中表现,换言之,也就是研究艺术形象和钢琴艺术。”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而钢琴演奏时的心理调控能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影响作品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

一、钢琴演奏者的心理障碍

演奏心理状态是钢琴音乐表现的重要保证。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它要求演奏者将平时练习的成果在演奏的一刹那间完美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除去平时练就的有形基本功——演奏技巧的训练外,还要培养一种扎实的无形基本功——演奏心理调控能力。

  “心理调控能力”指的是:在对整个钢琴演奏进行控制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稳定的心理能力。在探求最佳演奏状态前,我们首先研究一下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同心理障碍。笔者认为,临场演奏的紧张、大脑空白、怯场等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问题不是在于临场时是否紧张,而在于怎样临场时改变和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或把这些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说明台上的完美演奏,离不开台下十分扎实、艰苦的训练。

二、克服不良心理障碍的对策

钢琴大师阿劳讲过:“我要是音乐学院院长,我要把心理学列为主课。”因为他从自己和许多艺术家惨痛的教训中意识到: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单靠演奏技能和修养是不够的,心理状态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笔者从控制整个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四大要素———视觉、触觉、运动觉、听觉进行分析。

  由于钢琴键盘宽阔,使手的横向运动范围非常大,因此视觉需要照顾的范围也非常大。在实际弹奏时眼、手往往不同步,必须“视”在先,“奏”在后。因此,如在舞台上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容易发生错误乃至停顿。所以,对于弹奏者来说,记忆是否清晰与牢固,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与平时的背谱有着很大的关联。

  背谱是需要训练的,它是培养演奏者具有清晰头脑和理智的演奏习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尽早把乐谱背下来,有助于对乐曲有较深的整体印象,能更集中于音乐的表现和听觉的要求,并有利于将注意力放到手和键盘上去,克服技术上的困难。

  经过各种处理后的音乐内容作为指令控制弹奏。“弹奏控制”指的是对弹奏动作的心理控制过程,具体表现为将注意力集中于弹奏哪个部分,弹奏的执行器官就通过演奏者头脑中的音乐演奏出来。但因人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照顾所有方面,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便显得十分重要。

  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甚至还说能运用好踏板就做到了演奏好一首曲子的四分之三。从而可以看出,钢琴演奏是个名副其实的“从头到脚”的“全身运动”。在音乐的流动过程中,演奏者必须把握住复杂多变的瞬间,协调各知觉,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这就要求演奏者要迅速转移自己的“注意”于各个不同的方面,控制好“运动觉”。

  耳朵的倾听是钢琴演奏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介环节。不少人弹不好琴不是因为手指不灵活,也不是因为脑子不思索,却完全因为听觉的问题。可以说,耳朵是指挥者、裁决者、是最后的评价者。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与双手在键盘上操作之间,是否能吻合;如何进行改进;用力与指触与钢琴发出实际音响如何协调等等全部实际效果,只有通过耳朵的倾听来鉴别、来协调。

  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日常训练中花一定时间进行“散神”训练,即故意思想不集中,脑子想别的事情,使手在大脑失控状况下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演奏。当然,人本来具备一心二用甚至多用的能力。真正“下意识”或“无意识”演奏是不可能。大脑的一部分事实上仍在严密地控制着演奏,只不过演奏者不要过分地去强制集中注意力,使演奏在尽可能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舞台上由于精神紧张思想涣散所引发的大脑空白。

  钢琴表演者要想实现完美的表演,就必须具有十足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能够在无形中给表演者增添勇气和力量。在平时的钢琴演奏训练中,就应该时刻注意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在表演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做到既冷静、放松,又自信、兴奋,排除演奏者一切不必要的担心和紧张,完全沉浸在自己对作品的演绎当中。成功的钢琴表演者在表演时都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作品演奏本身,摒弃一些思想杂念,稳定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沉着冷静又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钢琴表演之中,在表演中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要想培养演奏者十足的自信心就要具有丰富的表演阅历和广博的音乐知识。真正的钢琴演奏家都有着自己对音乐作品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的。

三、结语

优秀的钢琴演奏表演不仅仅是反映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也是音乐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要用一种顽强、坚韧的心态做出每一次努力,用一种勇敢、自信的心态对待每一场演奏,用一种平和、洒脱的心态看待每一次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自己的演奏生涯增添风采。

  [1]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2]张己任.谈乐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J624.1

  A

  1005-5312(2016)08-0097-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