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舞蹈演员的情感表达对舞蹈作品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271
杨桃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论舞蹈演员的情感表达对舞蹈作品的影响

  杨桃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舞蹈美,原因之一是包含并体现了情感世界,内心的情感表达是舞蹈生命的灵魂,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作品,每一个动作之中,才能赋予舞蹈勃勃生机的魂。且无论是编创者还是舞蹈演员都需要以“心”出发,表现真实情感,只有舞蹈演员运用肢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时,将真挚的感情融入到舞蹈作品之中,观众将能与之产生共鸣,方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因此,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是真正的舞蹈艺术。

  情感表达;舞蹈作品

一、舞蹈演员的情感表达对于舞蹈作品的重要性

(一)情感是舞蹈生命勃勃生机的魂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一种无声的语言实现演员与观众的交流,通过肢体的运动以视觉效果带给观众享受,我们可把一个舞蹈作品比做一个人,不但要有一副骨架,而且还要有血有肉,这才是一个生动的人。如果只是机械呆板的做一些动作,丝毫反应不出其中所蕴含的内心世界,那么整个舞蹈作品必定空洞乏味,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只会伸胳膊伸腿的机器人了。因此,内心的震撼是一个舞蹈作品最想传达的内容。所谓内心的震撼指的就是一种人物的情感世界,心灵的传导与震撼是舞蹈生命动律的源泉,只有注入了最真挚的感情才会挖掘释放出最具有感染力的舞蹈。那么内心情感的表达也就成为了舞蹈作品的最高境界。情感是舞蹈生命的灵魂,也是舞蹈作品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抒发人物内心世界来表达舞蹈艺术的情感,完成一个舞蹈作品,把生活作为舞蹈作品创作的来源与基础,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眼光给观众呈现真正的情感艺术,在普希金所说的“热情的真实”中享受到艺术的真实。

  (二)创作者与表演者都需要与情感有机结合

  1.情感触动,引发创作

  舞蹈是强烈情感的艺术,任何冷漠和麻木不仁都是对舞蹈创作和表演的哉害。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情感的舞蹈作品是一个怎样的“另类”;我们也无法想象,没有情感的舞蹈表演如何进行。可以说,情感是舞蹈作品创作者与表演者的生命。

  舞蹈的情感表达就是在舞蹈编导从构思酝酿阶段到最后合成推上舞台的过程中,用自己最想表达的方式,反映的事实,来说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比如,我们如果在创作中选择塑造一位具有艺术气质的女性,就会在思维中对这一类女性产生强烈的情感,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她脸部轮廓分明,头发纤细柔软,五官精致,眼睛明亮富于传情;外形优美,动作细腻,表情生动,举止优雅;神经敏感,感知力强,热爱自然与艺术,有比较高的生活品位;感情强烈,与人交往中充满自信,喜欢幻想......等等。很明显,这是创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灌注了情感色彩的描述。可见,创作者只有注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塑造出自己想要的形象,才能汇聚成一个能打动观众的作品。

  2.肢体运用,表现情感

  一个专业的舞蹈演员是以自身感觉为主的肢体表达,而所表达的内容则也是编导所想表达的作品内涵和要素,通常情况下,舞蹈表演者所想表达的全部内容,均是通过编导者的表述和教授,把内心所想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的情感传达出来,表演者所表现的内容是对编导所想的二次再现,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肢体与情感理解再现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一致的,因此编导与表演者之间的传递过程就不可能是一摸一样的照搬和翻版,好的舞蹈表演者会在理解的前提下充分融入自我表现力及自身艺术感受并加以再现,最终使其磨合成与编导共识的表达结果。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通过舞蹈动作的幅度和张力、控制力、韵律把握能力、技能技巧的表现力等形成情感的表达,因此,舞蹈表演者充分运用肢体表现中的“四张嘴”对人类情感进行充分表述。“第一张嘴”:躯干,人体中枢神经的动态可直接反映出人类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特征;“第二张嘴”:上肢,人体躯干的延伸部,对普通人来讲上肢即人类口语的辅助性表现部位,在舞蹈表现中上肢的感觉和动态传达出最直观的情感审美现象;“第三张嘴”:下肢,舞蹈中的“蹈”更多的涵义来自于下肢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是人体控制的基础,也是舞者最大区别于普通人语言表述方法的重要方式和部位,舞蹈演员的脚和腿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塑造成渲染人类情感的特殊精灵;“第四张嘴”:头,在于画龙点睛的意义、重心引导的意义、风格导向的意义等,除此之外其五官的表情性特征更多的表现在眼睛中,然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好会“说话”的眼睛,就能有效的传神达情。所谓“眉目传情”就是中国舞蹈表现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表情特征,眼睛发出的信息,是心灵的投射,它能使演员与观众在一瞬间相互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五官在舞蹈作品表达中起到了渲染情感的作用,只有情感得到渲染,舞蹈才具有感染力与征服力。

  舞蹈的情感表达,需要表演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事实上,一个真正的舞者无需告诫,就会本能的用“心”而不仅仅是用肢体去跳舞。他们的肢体运动完全受“心”的支配和驱使,他们的每一次跳舞,也都是用“心”去体验舞蹈情感,用“心”去与观众交流。每当大幕一拉开,舞者就像一支蜡烛被点燃,开始燃烧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感染观众。这是一种情感燃烧的过程,更是生命燃烧的过程,正因为如此,舞蹈才被视为人类“达情”的最高境界,才能进入自身情感表现的终极—灵魂的律动。

  (三)“情”是与观众最关键直接的交流方式

  舞蹈艺术是一门最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是通过表情、动作、以及情绪等手段展现给观众的,让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情来洞察角色的内在情绪和思想活动。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舞蹈演员情感的表达对于观众视觉及内心冲击的重要性。舞蹈作品不只是情节生动、思路清晰、富有创意等等,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征服观众的眼睛,打动观众的内心,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作品关键是整个舞蹈带给我的一种感触,舞蹈演员们营造的一种氛围,让观众能够融入他们作品的世界,感受和体会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心灵得到呼唤,与此同时使演员与观众在整个舞蹈情感世界里相互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会让观众很容易记住这个作品。

  可能有的舞者会说,我运用人的肢体动作来创作、表演,就是关注了情感本身,也就能够打动观众,这是一种误解。用与观众最密切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来打动观众,不一定会产生演员与观众最直接、最深刻的情感交流,这是毋庸质疑的。凡是对社会有深层思考的舞蹈家,真正的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技术,而是这个技术是否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舞蹈作品思想性与情感性成为水乳交融的一体时,舞蹈家所期望表现的作品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当舞蹈作品呈现给观众时,能够引导观众进入丰富的情感思维,思想世界之中,那么舞蹈家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例如,双人舞《咱爸咱妈》就是一个以情取胜的作品。该作品从始至终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技巧,完全是一种“情”的叙述,“情”的铺垫。作品以一根竹竿作为所有物质和精神担子的象征,夫妻二人相依相靠,相扶相搀,共同承受着生活的重负。从中年直到老年,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就在他们那不时相视一笑的理解中,在那面对艰辛的相互支持中,在那你帮我锤锤背,我为你揉揉肩的体贴关爱中度过了。最后,爸爸老眼昏花,妈妈老态龙钟,妈妈牵着爸爸,一步一步缓缓前行。他们二人是那样平和,那样满足,那样情深意长......连接他们的,仍然是那根竹竿。整个舞蹈真切自然,朴实无华,催人泪下。

二、结语

可见,能够打动观众的不是精湛的技术技巧,更多的是内心的那份真情与感动。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观众未必真正自始至终纯粹感受着动作的刺激,他们随时会从向外感知动作转到向内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中。所以当代的观众已经习惯了舞蹈演员用肢体语言表达作品情感的舞蹈表现方式,由此一来,舞蹈演员在呈现作品时不能只仅限于舞蹈动作是否到位、节奏是否准确、人物形象是否深入刻画等等,而更应该是注重编导创作该作品时的意义,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反映什么样的精神,只有深度体会揣摩编导的意会,演员才能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把所领悟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肢体语言里,体现一种精神,讲述一个故事,一种内心世界,同时体现编导所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当观众欣赏时,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感动,也会深入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这样一来,舞蹈演员的情感表达对欣赏者感受一个作品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与和观众最直接最关键的交流方式。

  J712.1

  A

  1005-5312(2016)08-009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