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绿山墙的安妮》艺术魅力探析
汪霞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世界名著,问世以来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受到了世界各国各个年龄层的读者的喜爱。本文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从性格优势和“田园生活梦”的心理补偿两个角度来分析《绿山墙的安妮》的艺术魅力。
《绿山墙的安妮》;接受美学;性格;心理补偿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所写的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小说1908年出版,很快成为当年最畅销的书并逐渐风靡全球。它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量达八百多万册。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曾风靡加拿大,美、英、德、日等国也竞相播放。小说讲述了红发小姑娘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一对年迈的兄妹马修和马瑞拉收养,在绿山墙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被当地的居民喜爱和接受的故事。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小说主人公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一直是加拿大闻名遐迩的景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各种类型的读者,都感受到了这本小说的艺术魅力。
接受美学认为形式主义文论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文艺理论长期以来都把文学文本作为文学研究的唯一对象,无视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著名学者姚斯提出了审美经验研究,在他的著作《审美:审美经验的接受方面》、《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和后期得《审美经验辩》中都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姚斯称之为“审美净化”。例如人们在阅读小说作品时,会以联想和想象活动将自己设想为当中的某个角色,这个角色一定是具有极大的性格魅力的成功人士,或者他们所处的环境是读者特别喜爱或向往的。读者可以通过这种联想的方式得到一种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心理补偿。本文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从性格优势和“田园生活梦”的心理补偿两个角度来分析《绿山墙的安妮》的艺术魅力。
安妮的故事大受欢迎与她的性格优势有着巨大的联系,她明朗乐观、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安妮刚出场时其貌不扬:“十一岁左右的孩子,穿着一件很短、很紧、很难看的黄灰色棉绒裙,戴着一顶褪色的棕色水手帽,帽子下一直拖到后背的是两条粗粗的红发辫子。她的脸又小、又白、又瘦,布满雀斑。”在看到马修时,她主动上前打招呼,用她清晰甜美的声音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博得了马修的好感,使他在明知孤儿院弄错的情况下不忍心拒绝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而决定把她带回家。在前往绿山墙的路上,安妮展示了她惊人的想象力。她把林荫大道成为“喜悦的洁白之路”,把巴里的池塘成为“闪光之湖”,她给她喜欢的每一个地方都取了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名字。这一切都是基于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她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挥洒在她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所有生活场景上了。
在跟着马修到了绿山墙后,马修的妻子马瑞拉表示要把她送回孤儿院。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安妮记起“他们不想要她,因为她不是个男孩!”但是,安妮马上被窗外的风景吸引了注意力,“安妮跪在地上,凝望着六月的早晨,她的眼睛因为兴奋而熠熠发光。噢,这太美丽了!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她不能留在这里。但是她宁可想象她是要留在这里的,这里有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明朗乐观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所渴望的特质,安妮虽然是一个小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到我们所向往的、已经逝去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绿山墙的安妮》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文中多处出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这片还未受到现代工业侵蚀的世外桃源里,自然美带给读者一种纯净、平和温暖的审美享受。小说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蕾切尔.林德太太就住在亚芬里大街向下斜伸进一个小山谷的地方,山谷四周长满桤树和凤仙花,一条小溪从中穿过大街。溪水源自远处的老卡斯伯特家的树林中。流过林中的那一段小溪以其蜿蜒曲折、湍流迅疾而著称,一潭潭池水和小瀑布阴暗隐秘;但是,流到了林德太太家附近的山谷时,水流却逐渐缓慢下来,变成了一条安静规矩的小河。”山谷和小溪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作者开篇就渲染了美好的气氛,也为主人公的出场定下了美好的基调。
安妮到了绿山墙后,大自然在展示它的美丽之余,更增添了一分调皮的色彩,景色也变得灵动起来,“树枝随风轻轻拍打着窗外的墙”,“窗下的花园里谈紫色的丁香树也开满了花,沁人心脾的香甜味儿随着清晨的威风向四处弥漫,飘上窗台。”在作者笔下,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鸟语花香、安宁静谧,呈现出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反差,让人心向往之。正是这种“田园生活梦”完成了读者的心里补偿,在文本接受上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1]蒙哥马利,郭萍萍(译).绿山墙的安妮[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田文芝.论《绿山墙的安妮》中的乌托邦图景[J].文学理论,2013(24).
I711
A
1005-5312(2016)08-0079-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