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财经学院艺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从民族文化角度看当代艺术设计
纪铖
(黑龙江省财经学院艺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伴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兴起。艺术设计在我国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一些艺术设计工作者也都是模仿外国或者是西方的艺术设计而进行的,所以非常缺少我国本土的元素和特点,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几乎没有体现。这种自主创新性和自主创造力完全不足的现象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缺少发展的空间和蓬勃的态势,所以我们要融入自身的文化特点,对艺术设计进行创新,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特点及艺术特色,设计出体现中国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民族文化;当代艺术设计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所有的艺术设计都称之为工艺美术。当80年代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入中国,我国的设计理念开始向西方靠拢。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设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必要武器。美国文化史学家维尔?杜伦曾这样评价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以前,万物变革,唯有东方不变,而今东方却是无所不变。”事实上在这场变革中,中国一直追求通过自身国际化而适应世界。作为科学与技术、文化与艺术载体的现代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全球化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而在于我们怎样应对这种来自全球化的阴影。在西方设计思想有着相当文化霸权优势的今天,太丰富、太迅速的设计信息令中国设计师无意识地生活在一种“他者”话语的阴影下,这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思考方式。中国艺术设计始终将传统文化放置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这就使中国本土的艺术设计缺少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所谓“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下的产物,一度以简约、无任何历史联系的视觉语言为标准。但如果我们细看当今西方设计师的作品,以西方传统图形作视觉元素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致力于为旧元素注入现代感。当我们看到德国制造、意大利设计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国际化设计,但我们更应该想到这些东西早就打上了鲜明的德国、意大利的民族印记。而中国如果想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就必须为中国设计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
一、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合的体现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其具有很强的社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烙印,可以说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也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所以艺术作品当中融入本国的时代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西方艺术设计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并且有着较高水准。20世纪之后的西方思想,政治、文化、经济、军事都处于世界的顶峰,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文化以及艺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全球造成了深深的影响。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诞生和兴起都比较短暂,也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所以基本上都是模仿和照搬西方的艺术设计方式。孰不知这种方式根本没有我国自身的特点,也没有将我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是缺乏意义的。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由国内的一些设计家以及身居海外的设计家设计而成。常年身居国内的设计家难免会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思想,对于艺术设计作品的创意不敢进行过多元素的融入,也没有更多的创新体现出西方元素的融入,所以艺术作品相对比较固守传统,缺乏新意。而那些常年身居海外的设计家虽存更加开放的创作思维,但艺术作品当中几乎没有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而是感觉刻意模仿西方的艺术创作,进而丢掉了本土文化。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设计家的艺术作品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使它们更加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一般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人文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一)重视艺术设计在视觉上的民族性特点
所谓的重视艺术设计在视觉上的民族性特点,实际上也就是民族性元素在我国艺术设计作品当中的重要融入和体现。由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而我们对于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也都是通过视觉效果来体验的。所以需要我们格外重视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上的体现。我国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吸取了众多的精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历史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以我国的历史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引入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视觉感官上传递出我国的文化和历史特点,进而强化视觉感受。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民族元素来运用,进而更好地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更好地诠释和表现艺术设计的特点。
(二)要在设计思维和创作理念中融入民族文化
艺术设计最为核心的部分在于设计的过程。在进行创意之前设计者应该进行思维的规划和理念的选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复制的核心内涵,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的传播将它发扬光大。但是往往很多时候,现代的元素运用得过于频繁与强烈,就有一种随波逐流之感,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艺术设计之中。而当此时,如果能将传统文化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无疑就给设计增添了新鲜血液,表达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二、民族文化融入当代设计的具体措施
今天,面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移,面对“中国设计”时代的来临,中国更应该重视设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构建,使中国从世界的“工厂”进一步成为兼有设计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贸易服务中心等多功能的世界制造业基地。我们已经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巨大影响。作为设计师如何才能把传统文化艺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呢?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活动的同时,合理融入民族文化艺术语言呢?我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熟练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材料的形式语言,同时对水墨、剪纸、民间工艺、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提高艺术美学修养,进而应用到设计的方方面面;二是加强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学习,深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丰富的精神内涵,避免在设计中简单拼接传统元素;三是通过对易学文化、老庄思想等传统哲学的学习,启发设计师的设计民族文化使命感,在设计时主动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形象和美学风格。同时在学习中还要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所谓知识性,就是要掌握更多的有关本土文化的理论;所谓趣味性,就是在专业知识之外,有更浓厚兴趣、更自觉的意识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所谓针对性,就是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介入,使设计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综合性的设计创新能力。这需要设计师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注意对文化元素进行搜集整理,进而提炼转化为自己的设计语言,激发出有民族文化意味的设计灵感。
我们正置身于艺术设计严重滞后与制造产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与冲突之中,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1世纪,中国正在由加工大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现代设计必将成为打造中国制造强国的原动力。在这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新世纪设计创新人才,才能使中国实现制造产业的真正崛起与腾飞。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加强民族艺术使命感,使设计作品能唤起消费者对于一种来自于古老文明的亲切记忆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服饰、广告、书籍、建筑或任何生活的细节中品味来自民族文化的艺术精神。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传统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传承》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C031。
[1]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2]吕静.构建当代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观[J].芒种,2012(18).
[3]秦伟.略论华夏民族文化观照下的当代艺术设计[J].台州学院学报,2008(04).
J505
A
1005-5312(2016)08-0041-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