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陶瓷艺术的传承与革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929
张美丽

  (泉州市德化县尚瑶陶瓷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500)

  论陶瓷艺术的传承与革新

  张美丽

  (泉州市德化县尚瑶陶瓷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500)

  传承与革新看起来像事物发展的两个对立面,但其实是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与形式。陶瓷艺术作为中国灿烂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瑰宝,其在承载中华文明烙印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因为时代前行所必需进行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以“陶瓷艺术的传承与革新”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陶瓷艺术传承与革新的必要性所在,然后从两个角度说明了这种传承与革新的价值所在,最后从“传道授业”以及“生活元素”两个方面提出了传承和革新的具体策略与途径。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陶瓷艺术的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项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给予其更多关注和研究。

  陶瓷艺术;传承创新;生活元素

  陶瓷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早在汉代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伴随商旅的车马队伍一路向西的过程中,就将精美绝伦的瓷器带向了遥远的西亚和中东地区,让那些居于更加遥远国度中的人们通过这一件件看似“鬼斧神工”的作品,窥测到东方古国那充满艺术人文的气息和奇思妙想的创意。时至今日,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愈发迅速的今天,传统陶瓷不断依托现代化的技术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但不变的是精髓、是文化,是中国人镌刻在陶瓷之中的情怀。

一、陶瓷艺术传承与革新的必要性所在

传承与革新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命题,而是相互依托共同促成了事物发展的两种轨迹和趋势。深厚的陶瓷文化,随着中国五千年绵延历史的不断推进,其也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历史”,也形成了其内涵、深邃的精神风貌,以及独有的技法和工艺,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造就了陶瓷艺术的稀世和珍贵,构成华夏文明也极为重要的一环,让一代代国人将陶瓷之艺薪火相传直到今天。为的就是将那份铭记历史、包含文化的珍藏带到每一个崭新的今天,而不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当中国发展进程之中一系列有关文化、有关政治经济和思想解放的内容,不断在改变周边的社会形势、改变人们的固有思维时,社会的艺术氛围也在随即发生着变化——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和丰富、人们的审美元素更加广泛而多元。当传统的陶瓷艺术犹如一支帆船驶入一片全新的海洋世界时,其必须改进“船体”上的些许元素和零件,以便能够在这片全新的海域中更加稳而急促的前行——这些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传承与革新统一的必要性之所在。

二、陶瓷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价值所在

随着国际间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形式之间的融合愈发密切,越来越多的外来风俗、外来文化甚至是舶来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丰富了国人眼中的“世界构成”,也随即让陶瓷艺术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状况,呈现出一种更为丰富、更加广阔的境界和美感,为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文化及创新带来一种必然性的契机。而在这一层面来讲,这也就是陶瓷艺术传承和革新的驱动力和价值之所在。

  (一)有所传承才能有所发展

  从本质上说,所谓传承不但是对历史的记忆,是对一种古老文化和技艺的延续,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铺垫,是发展的重要基石。所谓“只有深知昨天的人才懂得怎样过好明天”,就是对这样一种思想和理念的最佳概括,而这也就是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事实上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之中,陶瓷无论是外在的形体还是技艺的创新、还是用于装饰材料的变化,总之其一直都是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从最初单一粗糙的外形,简单的几何体构成,到后来曲线流动、婀娜多姿的造型变化;从早期纯色渲染,到后来的颜色纷繁绚丽、画面华美复杂;从最初单一的生活祭祀器皿,到后来因为审美而创造、因为欣赏而创新的发展历程,都充分说明,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承载着前人的历史、前人的技术、前人的审美和对艺术文化的理解。换言之,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对前人文化底蕴和发展状况的理解,其在未来就不可能有所应对的展开变革、展开创造。

  (二)有所变革才能有所传承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有关理论中有一句“适者生存”,一直以来为后世人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其不仅适用于生物物种的进化和生存,同样也适用于艺术门类的发展。纵观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会发现很多古籍或历史典籍上所记载的文化艺术形式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以致后人只能从出土文物甚至古书的字里行间去窥探一二,发掘蛛丝马迹。后世人在评价这些艺术为什么会消失,除了曾经战乱更迭所引发的一系列流离失所、国不成国、家不成家的环境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引发的艺术形式其内部自有体系之间难以融合所构成的矛盾。历史一路前行,一切艺术形式,不能适应这种潮流的变化,不能基于其而有所变革有所创新,当这种矛盾转化为一种僵持时而不能自拔,其则被淘汰以至消之。所以说,革新并不是一种背弃传统的“脱胎换骨”,很多时候,革新反而是一种维系,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的让艺术形式去传承、去发展。

三、陶瓷艺术传承与革新的途径

(一)传道授业

  从古至今,陶瓷艺术是在一代一代艺术家薪火相传的过程中,将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延续至今,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时期,陶艺艺术的传承必须要注重对传承者的培养传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把握好传承的环节,就不能忽视对于陶瓷艺术教育事业的开展和支持。在中国越是传统的技艺越尊崇师徒之道,越是民间的传承越注重对于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把握。中国很多陶艺家也就是依靠这样一种形式,让“陶瓷”,在一代一代手把手的过程中传承千古,直到今日。现代社会较之科技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其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而这也就为陶瓷艺术的传承和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陶瓷艺术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像其它职业教育那般带来可观的前景,因此必要时,陶瓷艺术的教育需要政府出面,加以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在中国陶瓷事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应积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对这一技术学习的队伍当中,将一代代国人的艺术陶瓷之梦,绵延千古、传承流芳。

  (二)基于生活元素的变化而有所革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陶瓷艺术的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生活的影子,也必然会拥有无数基于生活元素而形成的创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革新,国内外交流频率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审美愈发多元化,这就必然导致了其对于传统陶瓷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赋予新的生命形式和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内容。但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陶瓷艺术无论怎么变革,气都不能脱离中国这个母体,不会脱离华夏文明的内核,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谓的革新就可以充分基于周围生活元素的变化,融入新的表现内容,在不违背其价值观和艺术核心的基础上,糅合多种艺术形式,在融合中寻找创新变革的“图景”,也在创新变革中传承传统艺术文化。

  总之,陶瓷艺术和许多其它类型的艺术形式相同,要想存在发展,就要秉承传承与革新的统一。传承是为了铭记昨天的历史、承载古往今来的记忆,只有深知过去、才更有资本去探测美好的未来;而革新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潮流,不断缝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只有保障生存,才有可能赢得发展形成的历史。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陶瓷艺术中的一切元素与工艺手法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其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革新,就要坚持“师者,传道授业”的传承之道,以及基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展开的各类元素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面对社会周遭环境的变化,始终绽放出持久的魅力。

  [1]唐玲,郭峰.溉古泽今艺无止境——当代陶瓷艺术从传承走向创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1).

  [2]李曼丽.平面化元素与现代陶瓷设计[C].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优秀论文集[A].2015.

  [3]王响铃.抟埴之道:从传统到实验性的发展和探索:基于对南京艺术学院陶瓷工作室三代陶艺人的访谈感想[J].艺术品鉴,2016(01).

  [4]肖翔宇.浅论陶瓷艺术中的美[J].艺术品鉴,2015(11).

  [5]知旻.当代陶瓷艺术的三大跨越[J].陶瓷研究,2015(03).

  J527

  A

  1005-5312(2016)05-0018-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