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探析水墨与海报设计
——以靳埭强设计的作品为例
陈叶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水墨画以绢纸、毛笔为媒,用水墨演绎出中国传统意蕴,历久弥新,传承千年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是最具中国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年代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招贴设计中的优秀设计师,其作品大多从传统题材出发,大量采用中国元素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传统的元素的特点表达中国审美所追求的艺境,传递设计者所有表达的情感与意识,从而表达作品的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设计作品。
海报设计;靳埭强;水墨画
一、水墨画的艺术语言与海报设计
1.水墨画的艺术语言。笔塑形,墨传意,笔、墨作为水墨画独有的艺术语言,具有鲜明特点。中国水墨画中有“十八描法”,主要是讲对线的运用,以线来雕刻出所画对象的风骨;又有“墨分五色”之说,以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传递画者的审美情趣与精神情感。此外,水墨画中也有“计白当黑”一说,讲究留白与写意,强调虚实相生,推崇自然。水墨画的艺术语言不仅在表达方式上颇有特色,注重形式,更强调创作者的精神情感与内在气质,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的思想,成为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日本的设计大师田中一光曾说:“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使人感到东方心魂的跃动”。2.海报设计。在刘时燕所著《招贴设计》中,海报一词据说是源自上海,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中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poster为海报,是人类运用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传媒方式。在中国,海报还被称为“招贴”。
海报除了商业功用外,它还具有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收藏价值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二、靳埭强的水墨时代
靳埭强在《设计心法100+1:设计大师经验谈》一书中谈到:他于7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寻找素材,创作出“民俗现代化设计风格”。到20世纪80年代,觉得只借用民俗艺术设计的中国风流于表面,开始探索从哲学思想触发创意,结合现代造型的视觉语言做设计。谈到靳埭强先生的水墨招贴,不得不谈一谈他的老师——吕寿琨先生。吕寿琨,是香港新水墨运动的领导人物,196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的水墨画课程导师,1971年或英女皇颁发的MBE勋衔。他既尊重传统治学精神,也重视现代新思潮中求取独立思辨的态度,也许正是这种精神,引导了靳埭强的设计思想。1.水墨红点的演变。靳埭强的水墨招贴中有一个“红点”,是常出现的元素,这个元素与其老师吕寿琨有着密切的关联。
1985年,靳埭强设计了“水墨的年代画展”海报,海报上方是朱红色水墨画出的类似莲花花瓣的一点,下方是一端砚,烟台中的墨迹和上方红点,皆源自吕寿琨的水墨作品。靳埭强将吕寿琨所画水墨借用到海报中来,为了纪念吕寿琨老师并向其致敬。这是红点的首次出现,而靳埭强也说,这时的红点还是吕寿琨老师的红点。“红点”还没有成为靳埭强先生设计作品的标签。而在随后的作品中,靳埭强继续运用红点元素,并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含义。1989年,靳埭强设计了“香港著名水墨画家十三人名古屋展”海报,海报上方用石砚和水墨写成的竖笔画形成“中”字,中间水墨的红色一点象征日本,又体现出水墨的艺境。海报上毛笔的细节方显出靳埭强对水墨和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开封了的毛笔,笔端带有朱红色,仿佛蕴含水分般呈现饱满的形态,似是刚刚点完中间的一点收笔,给人以联想。1992年的爱护自然海报,同样用到水墨红点,侵染在白色的纱布上,而在这幅海报中,它代表的则是大自然的血迹,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
2.水墨与现代元素。20世纪80年代,靳埭强开启了将水墨用到平面设计时期;表现方式或将水墨与现代元素结合,或是用水墨表达现代概念。1998年,靳埭强为悼念保罗·兰德而设计了一张海报,模仿保罗为《达达》设计的封面,用水墨和西文字体结合。1998年,设计的关怀艾滋系列海报,用水墨的方式书写英文文字,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采用不同深浅的墨色和不同的书写方式,展现不一样的内涵。
3.小结。有许多设计师,误以为简单地把形式改变,就会是新风格。水墨历史悠长,有其固定地形式,水墨的渗化,电脑、印刷皆不可达,而靳埭强摄取其中一部分用作设计的元素,赋予新的见解、认知,将水墨的演变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三、结语
中国的平面设计尚处于学习阶段,受西方影响很大。所幸,有一大批设计师已经开始探寻中国的设计之路,但关键要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不能流于表面元素的滥用。现今,水墨元素被广泛运用于平面、空间、动画等设计领域。本文以水墨和海报设计为例,以期在视觉形式表达、精神内涵的提炼等方面给予借鉴,希望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艺术生命。[1]刘时燕.招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靳埭强.设计心法100+1:设计大师经验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J524
A
1005-5312(2016)02-0061-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