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取其流利”
——从选材论晋代书风特点
张广冉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晋代以二王书风为代表的帖学呈现出典雅、温润、细腻的风格特征,本文从纸张的材质、技术为切入点,重点探讨纸张的构造及生产技术的革新对于晋代书法风格的表现,得出二王一脉的帖学脱离不开优良纸张的承载。
纸张;书法;风格;晋代
文字的传播与汉字艺术的表现都需要物质载体。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汉字艺术历经了最初的陶器、兽骨,青铜、石刻、简牍、简帛等不同书写载体的演变。直到造纸术的发明及其相关技术的改进,才使得纸张打破了“古以简牍书字,书于缣帛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的局面,使得纸张成为书法作品的主要载体。
一、晋代纸张的原料构成
关于汉至晋朝纸张属性问题,刘仁庆先生在《中国书画纸》一书中言“这一时期所采用的造纸原料绝大多数是麻类(大麻、苎麻)、树皮(楮、桑)等”①。并结合潘吉星先生对20世纪我国西北出土的汉代纸张的鉴定为麻类纸张的推断,证实了麻纸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植物纤维纸。而麻纸在我国早期得到广泛的应用,刘仁庆先生归结原因有三点:“一是原料充分且价格低廉;二是麻中的纤维素高容易成浆;三是社会用纸需求的增大。”②麻纸的质地粗糙,用软笔书写易于产生毛瑟感。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陆机《平复帖》被认为是传世最早的麻纸法帖。此外,乾隆皇帝所珍藏的“三希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皆为麻纸所书。对于王羲之《兰亭序》的用纸,清郝懿行《证俗文》载“蚕笺纸,世说纸似茧而泽也,王右军书兰亭序用之”。③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兰亭者,右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所书之诗序也。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无比”④。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也记载了“羲之永和九年制兰亭序,乘兴而书,用蚕茧纸”。⑤以上皆肯定了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又因《兰亭序》随唐太宗殉葬昭陵,无从考证。根据宋代米芾《书史》⑥考证了晋南北朝以麻纸楮纸为主。陈志尉先生⑦及刘仁庆先生⑧从多方面论证了蚕茧纸极有可能为楮皮做的加工纸。我们可以推测晋代茧纸为楮皮所造,而并非蚕茧纸。
二、晋代纸张技术的革新
西汉我国就出现了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张,但质地较为粗劣,直到东汉蔡伦才改进了造纸的技术。唐张怀瓘《书断》称:“汉兴,用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得其妙。”⑨而蔡伦究竟在哪些方面做了改进,清姚之骃《后汉书补逸》载:“黄门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为中常侍,有才学……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⑩又,晋人张华《博物志》载:“蔡伦始煮树皮以造纸。”?可见在原料上蔡伦率先选择了以树皮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另外,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载:“蔡伦捣故布、鱼网抄作纸。”?我们知道蔡伦之前西汉的纸张制作技术采用较为原始的浇浆法制作,纸张质料粗劣生硬,而蔡伦从原料上采用了树皮,并在技术上使用了抄浆法,这才使得纸张质地变得细匀轻薄。关于蔡伦对造纸的贡献可详见潘吉星先生?的论断。至魏晋时期,纸张的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主要表现在纸张表面涂布和染色技术的进步。前文论及“子邑尤得其妙”,说的是在蔡伦之后左伯甚能作纸。正如南朝萧子良称颂左伯所造之纸“研妙辉光”。?而怎样才能使得表面粗糙的麻纸“研妙辉光”呢?在魏晋时期,一种对纸张表面涂布的技术则应运而生。具体是将白色矿物质细粉用胶粘剂或淀粉涂刷于纸的表面,再用细石予以砑光。?经涂布砑光之后,矿物质粉末填补了原来较为粗糙的纸张表面,使得其表面平滑、紧致,从而增大了纸张的吸墨性。这种技术成为后代制作加工纸的必备技术,也就有了诸如粉笺类的纸张。
关于纸张的染色技术,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载:“染以黄檗,取其辟蠹”?。黄檗是一种芸香科类植物,具有杀虫的性能。原本是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取其杀虫之功效,制出防虫的纸张,结果阴错阳差的染成黄色的纸张,独具一格,被称为“黄麻纸”。黄麻纸外观比普通的麻纸美观,且又防虫,一举两得。唐李肇《翰林志》载:“凡赐与、征召、宣索、处方、日诏,用白藤纸;凡慰军旋,用黄麻纸。”?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载:“唐中书制诏有四:封拜册书用简,以竹为之;画旨而施行者曰“发日敕”,用黄麻纸;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黄藤纸;赦书皆用卷黄纸,始贞观间。或云,取其不蠹也。纸以麻纸为上,藤纸次之,用此为重轻之辨。”?可见,黄麻纸在唐代已成为了官方的特定用纸。随着佛教的传入,传抄佛经、道经需要大量的纸张,所以这种黄色的纸张从晋代兴起到唐代达到鼎盛。
三、纸张与晋代书风的风格表现
至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的产量及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魏晋时期书法的发展、繁荣,纸张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在此之前书家在坚硬的简牍之上书写,受到材料空间及质地的限制很难自由挥洒。而在纸张上书写,借助其较大的尺寸及本身的质料优势,为书家展现笔情墨韵打开了新篇章。西晋陆机章草书《平复帖》被认为是传世最早最可靠的墨迹法帖,为我们展现了章草书古朴、淡雅、浑然天成的风格特征。究其原因,首先在书写材料上,陆机所用为麻纸。潘吉星先生对我国古代常用造纸原料纤维长、宽曾做过专门的数据测定,根据造纸原料的纤维长短不同,制出纸张的质量也不同。他言“一般来说,造纸用长纤维,比短纤维好,细纤维比粗纤维好……总之造纸纤维以细而长者为最佳。”?陆机《平复帖》所用的麻纸虽然纸张内部的拉力、硬度相当,但相比用皮料的纸张则缺少了重要的柔韧度、细腻度。从《平复帖》的表面看,外边斑驳,质地较粗,显然没有经过表面的涂布砑光的加工技术。纸张表面的纤维空隙较大,书写时毛笔与纸面的摩擦力增大,阻挡了行笔的一泻而下,为我们带来了毛涩、古拙的审美感受。其次,关于陆机书写《平复贴》所用之笔为秃笔,秃笔的使用是对中国书法工具的一种尝试与另类的超越,更是对华丽、妍美视觉审美规范的突破与拓展。对书家而言,秃笔反倒不是劣笔,因为从新笔到秃笔在书家的手中经历了长久的磨合,可以说此时的毛笔更能得心应手,随性而书。用秃笔写字笔锋内含,对于古拙、质朴、老辣之美、之意有着恰当的表现。其实在书法史上不只陆机这般,“汉相国萧何,善篆籀,尝使秃笔。”又载:“汉隶,岁久风雨剥蚀,其字无复锋芒。宋杜仲微,乃故用秃笔作隶,自谓得汉刻遗法,岂其然乎。”?可见,秃笔的使用由来已久,其笔锋的残缺、分叉却为实现篆隶的浑朴苍茫之气推波助澜。陆机也恰恰如此,用秃毫淡墨书写着带有篆籀之气的章草,笔锋借助着与纸面的瑟瑟摩擦缓缓而下,毫不炫技,虽近乎字字独立,但一股古朴、稚拙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往,着实为章草之经典之作。
作为集大成者的“书圣”王羲之代表着中国古代书法的审美高度,“二王”一脉的帖学谱系贯穿着整个书法的历史。其中,王羲之“新体”的构建成为了中国书法史的第一座高峰。对于从书写纸张探究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成因,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载:“王右军(羲之)少年多用紫纸,中年用麻纸,又用张永义制纸,取其流丽,便于行笔。”?从周密的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王羲之是借助纸张的流丽来表现书体的畅快、洒脱,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只可惜王羲之的法帖皆为唐宋摹本,但我们能从东晋唯一的墨迹真品王珣《伯远帖》窥视一二。作为传承王氏家风的遗脉,王珣《伯远帖》侧锋居多,下笔爽快,随意天成,意态多姿。整篇的墨色几乎都是湿墨,且乌黑光亮,换句话说墨色填满了每个笔画的细节。倘若书写纸张的材质不佳,表面粗糙,常有纤维细孔,那么王珣在行笔时因与纸面摩擦力较大的关系,加之其侧锋居多,运笔速度较快,势必会在笔画之中留下些许的枯墨乃至空白,但《伯远帖》几乎每一字又黑又亮,可见王珣使用的麻纸必然是品质上佳的麻纸,且经过了纸张表面的涂布砑光技术,填补了原本麻纸的粗糙的表面,可以说为其“化妆”、“美容”,这样一来,紧实的纸张表面受墨力大大增加,在书写时即便行笔爽利但墨也能吃的住。所以,品质优良的纸张为王珣《伯远帖》提供了材料的保障。因而,倘若脱离了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书法作品的神采也必将大大折扣。
四、结语
当然,谈及某一书风特征的形成固然脱离不开文化背景、书家取法传承及时代审美等主导因素。但,纸张作为书法作品的直接载体,也最能体现书法的风格特征。“二王”一脉的帖学谱系在质地优良的纸张上才更能表现典雅、细腻的书风特征,直到明清生宣纸的大兴才为碑学风格的演绎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可见,书法风格的展现绕不过纸张的承载,古人虽语善书者不择笔墨,但只有无限的接近古代书家创作的环境、状态,才能更好的模拟出某一书风的特征,而对纸张的选择与关注,显然必不可少。注释:
①刘仁庆.中国书画纸[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②刘仁庆.中国古纸谱[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③郝懿行(清),证俗文(卷七)[M].清光绪东路厅署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1998:151.
④张彦远(唐).法书要录(卷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1998:41.
⑤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三,清十万卷楼从书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第37页
⑥米芾(北宋).书史[M].明刻百川学海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2014:04.
⑦陈志尉.中国书画用纸的演变·上[J].广东印刷,2002(03).
⑧刘仁庆.论蚕茧纸[J].纸和造纸,2010(10).
⑨刘仁庆.论蚕茧纸[J].纸和造纸,2010(10).
⑩姚之骃(清).后汉书补逸(卷八东观汉记第八)[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2014:276.
J212.05
A
1005-5312(2016)02-0151-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