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得意而忘形——从禅的角度看艺术创作和欣赏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081
范姝傅斌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

  得意而忘形
——从禅的角度看艺术创作和欣赏

  范姝傅斌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

  本文从禅的美学角度解析了“形”与”意”的关系,这对于指导艺术创造以及欣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形;意;禅

  青愿禅师参禅前后的山水观的三阶段能让我们这些初识”禅”之人,最直观地了解”禅”。青原禅师是这样阐述的:”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老禅师的山水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初参禅时,容易拘泥于表象。第二层,经过一段时间的参悟,陷入到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思考。第三层,最终经过觉悟后呈现出对本体的本相的认识,是一种超越本体的追求。从禅的美学角度解析我们在艺术创造以及欣赏过程中“形”与”意”的关系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是悟禅的必经阶段

艺术首先是一种形式。“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有的态度。比如,靳埭强的“吃.坐.睡.行”的招贴设计。本人认为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同样也属于“形式”与“意味“的碰撞。一双草鞋.一片菏.一片树叶。最简单的事物,却蕴涵着无尽的禅意。禅意贯穿于生活的点滴。没有佛珠,没有佛像,没有经文,却把禅意表达得恰到好处。我想此时的靳埭强呈现给我们的便是其眼中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禅意。

  提到另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舞蹈。不得不提到的便是“云门舞”。“云门舞”是于20世纪60年代,由台湾的舞者林怀民创建的一只舞蹈团队,也是中国的第一制现代舞团。以邓肯至玛莎.葛兰姆的现代舞为基础,融入中国太极、武术、京剧动作,兼顾芭蕾。它把不同艺术元素融入舞蹈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含中国意蕴的舞蹈语汇,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丰富和创新了舞蹈表演艺术的内涵。他们所创作的舞蹈主题大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云门的发展,暂且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其90年代以前,注重于传统题材,传统的人物.服饰等中国元素。90年代以后,则把重心放在了传统的肢体训练——打坐、太极导引、拳术、书法等。这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其1989年的作品《挽歌》中,其中的形式与之前的作品大不相同。运用的元素少之又少,只有舞者在舞台中不停的旋转。有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90年代之后,依林自述:“……学了书法、太极以后,舞者才能更好的体会这种力量,在书法中找到这种韵律和节奏,而书法跟身体的动作,原则上完全一样,都是运气,都讲究一个”松“字。所以,书法和舞蹈,他们背后是一样的哲学和美学……”

  这背后的哲学和美学正与禅的山水观不谋而合。初期,传统元素与现代舞的形式相结合的尝试,正如禅的山水观的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它是创作的前提和必经阶段。90年代初,是其对“意味”与“形式”的思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正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90年代以后,则不再执着于形式上的中国元素,为观众营造的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禅意境界。

二、“得意而忘形”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悟禅之境

这一境界是艺术创作者与欣赏者所追求的境界。八大山人的画作之所以能为众人所知,并不单单是因为其绘画技巧精湛,而更多的是由于其作品中那更深一层的“意味”。这些深沉的“意味”。在其笔下的鱼、枯木、孤鸟中无不显现得淋漓尽致。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对“得意而忘形”的最好诠释,同时又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最好写照。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亦然。曾经有人问云门舞的创始人林怀民,关于观众对云门舞的最好评价。他回答得很简单,就是曾经有一位观众曾评价的,让他起“鸡皮疙瘩”。尤其是云门舞初创时,所面对的观众群体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但是年已逾百的老人在观看其舞蹈时都激动得几次起身,因为他们能读懂云门舞。

  苏轼有云:“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正是这种“得意而忘形“的创作及欣赏态度是最好的诠释。很多时期,听到同样的某首歌时,会让我们联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那一刻听到同样这首歌时的心境。在那一瞬间,歌曲的曲调、节奏或许都不是你所关注的。此时,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在那一瞬间有了悟禅的心境,并且做到了“得意而忘形”。回头再看禅,已不是海市蜃楼,亦非太虚幻境。试着从禅的角度去看世界。其实生活中处处是禅,人人为禅!

  [1]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方立天.禅宗精神[J].哲学研究,1995(03).

  I206.2

  A

  1005-5312(2016)02-0034-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