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武汉地铁站点创意设计的文化心理定位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343
张华林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武汉地铁站点创意设计的文化心理定位

  张华林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地铁艺术设计同类化倾向日益明显,地铁站点“流动的风景”变成了呆板的千篇一律,造成审美疲劳。重视地铁站点公共艺术设计的独创性,已经成为一门“城市学问”。武汉地铁站点公共艺术设计,旨在展现大武汉独特的楚文化传统、多元包容的文化性格,以及开放自由的城市理念,最高效地传播武汉城市人文精神和重新上升的大都市形象。

  楚文化;开放兼容;场所文化

  地铁作为当今世界最富生命力的公共交通工具,正深深地楔入现代都市的生活之中。地铁引导着城市化的“二次革命”,成为城市文明崭新的标杆。

  世界各国著名城市,借由地铁争相把本国的文化、艺术延伸至地下,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尽力展现传统或现代艺术、文化的种种魅力,打造了一道道亮丽的地铁艺术风景线。同时让地铁站点成为公共艺术的展示平台——地铁站点因此成为城市显赫的名片,成为展示地域文化或文明的窗口。

  我国正迈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地铁将成为舒缓城市交通的一大利器。而地铁站点公共艺术设计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从城市建设来看,地铁是传播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虽然五彩缤纷,形式各异,但都普遍遵循相应的创意设计准则和应有的社会文化心理规范。

  当艺术作品走出狭小区间,进入公共空间,便具备了公共性。其创作必然要考虑公众的需要和公众审美取向。而地铁站点便是一个流动人口高密度的聚散地。在这里个人艺术演化为公共艺术,是一次艺术的“转轨”。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的艺术设计定位,进行前期必要的文化心理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与许多城市整齐划一的地铁艺术风格不同,武汉地铁2号线、4号线(部分)巧妙地通过一个又一个极具艺术性的设计元素,将城市的独特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这里,每座地铁站点都是一个“地下艺术馆”,可谓独具魅力,各领风骚。

  无论是地铁站内精心设计的楚文化系列壁画、雕刻、柱廊、釉色装饰玻璃,还是不经意间的信手涂鸦,都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些风格迥异的“地下艺术馆”,共同展现着大武汉多元包容的城市性格,以及开放自由的城市理念。而这些正是由于准确把握了地铁站点公共设计的文化心理而得到的,因而具有非常及时、到位的现实意义。

一、楚文化:传统元素

楚文化是湖北、武汉最为著名的区域特色文化。这些年楚文化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形成非常可观的文化遗产。将古老的文化元素与最具有现代特色的地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艺术设计理念,是展现大武汉文明特色的一条可行之路。

  尤其是在地铁艺术风靡世界的今天,公共艺术设计同类化倾向日益明显,“流动的风景线”变成了呆板的千篇一律,因此在西方,各国均十分重视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独特性,地域特色已经成为一门“城市学问”。如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已经进入到较深入的层面。

  楚文化中蕴含大量的理想设计元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楚国80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楚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楚文化,如独步一时的青铜冶铸,领袖群伦的刺秀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髹,义理精深的哲学,惊采绝艳的辞赋,汪洋恣肆的散文,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文化富矿”,使湖北、武汉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些文明成果不能只停留于纸面上、文献里,应大量展现于我们的生活中,地铁站点是一个理想的传播窗口。

  “传承荆楚文化”,是现代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湖北省五大重点文化工程“荆楚文化传承工程”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中的文化精髓与今天武汉所倡导的“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楚人先民“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忠君爱国的思想理念,“抚夷属夏”的开放气度,兼收并蓄的包容意识,“一鸣惊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楚庄王、孙叔敖、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产品,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人。

  武汉地铁站点公共艺术创意设计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文化思想定位和指导。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文化性、地域性、整体性等本土特征与地铁公共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城市个性,提升城市魅力,是一条十分契合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尤其在文化心理层面,艺术设计不仅体现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特色,也着力表现时代精神、时代风貌以及各种审美时尚和后现代文化倾向,使之成为城市文化发展变革的最前沿。

二、九省通衢:开放包容

“城市一味增长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我们不得不回到思考的原点,城市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城市是紧张的、垂头丧气的、个人孤立集体混乱的地方。”曾几何时,城市老化、交通拥堵、人口密集、城市功能过于集中,灰色是城市的基本色……我们对世界性的城市文明的衰落有过恐慌,但地铁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转眼间又似乎使一切迎刃而解。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和公共活动“发生器”的独特功能,其环境的综合性和复合化,不仅要关注规划、建筑、技术、景观、设施、艺术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要探讨生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更细微的领域,满足多方面的人文需求。这是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品设计的最新要求。

  地铁原本就是一种改变城市交通面貌、畅通无阻的现代文明符号,是城市神话的精彩体现。而大武汉自古以来就享有“九省通衢”的称号,便捷的“地利优势”背后寓示着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这种精神传承可以完美地体现在地铁这种先进交通方式里。地铁构成了城市崭新的节奏,赋予了城市新鲜的生命内涵,也必然呼唤一种新的艺术与之相呼应。

  武汉地铁站点的设计定位,即以武汉地域环境和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特性相结合,在总结分析武汉地铁现有2号线和4号线(部分)站点公共艺术现有设计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功能与形式——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综合定位”这一主旨内容进行展开,从心理层面探讨、研究地铁公共艺术品的定位与功能区分:(1)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定位:建筑空间相对开放;公共环境具有包容性;导向识别系统自由原则;公共艺术品现代特色;平面视觉传达不拘一格;公共设施完备化。(2)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定位:建筑空间形式;环境艺术形式;导向识别形式;公共艺术品的形式定位;平面视觉艺术形式;公共设施的艺术化。

  在地铁站点整体设计上,将城市交通与城市精神有机融合,如“一站一景”、“一站一故事”或者“一线一主题”、“一线一景”等,找到更适合武汉城市自身艺术设计元素,形成自我特色,以避免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无论是武汉地铁2号线的“时尚地铁,绚丽风景”,还是4号线(部分)的“绿色出行,人文空间”,都是在认真分析武汉地铁公共艺术创意设计文化心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尤其在设计表现各站点时,注重从不同角度体现地域文化精神,武汉作为中部之都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传统特性,可以通过设计层面、不同艺术形式、对不同艺术作品进行相似材质和对比材质的配置来实现。通过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受众变成公众,建立城市归属感。从受众心理学上讲,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多立体、多元,形成开放的创作构架,最容易获得认可。

  地铁站点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展望、规划,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文化性、地域性、整体性等本土特征与地铁公共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城市个性,提升城市魅力。以艺术的方式跟踪着城市的变迁,不断对城市与历史形成穿越,他把艺术和城市的景观结合,把历史与现实交错,把城市解读提升到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

三、场所文化

城市是一个人造体,是人类创造的一个巨大的生命容器,造就了兼具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城市空间。不同阶层、不同角色,形成了交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但城市在缩短人的物理距离的同时,却拉长了心理和情感的距离,让生活和人生多变得丰富起来,不可捉摸,这正是城市空间的可塑性和魅力所在。

  艺术一直充当着城市既爱又恨的诠释者,半是虚构、半是事实的艺术,是城市表达的最好方式之一,它不但能产生一种梦幻和现实相互交替的表达效果,它还能使城市各个阶层,“在特定的时刻,面对同一个问题,构成同一种理解城市的向度,并进而形成超越历史、超越语言、超越意识和超越国度的影响力。”

  时尚、便捷而廉价的地铁,对享受其服务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是值得的,这就为我们借助地铁传播某些文化理念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舞台,我们在这里传递什么是不会被排斥的。他们的心情是轻快的,敞开的,不设防的,因而是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

  在地铁站点,这个缺少新鲜空气、远离自然、相对有限的公共空间里,对于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人来说,人们更需要自然化、人性化、生活化的东西,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诉求。

  正是抓住这一人文心理,通过对武汉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一系列文化心理探究与分析,即可逐步确立武汉地铁站点公共艺术“以人为本”的“三大设计理念”:(1)“人是目的”: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精神;(2)“情感设计”:审美与功能设计的完美契合;(3)“场所精神”:整体性的设计。

  而“场所精神”仍可细分为更具体的三个方面:(1)整体性的设计:不只是简单的“过路风景”,而是精致的“生活场所”;(2)精神氛围的营造:“诗意空间”;(3)地缘文化的凸显:武汉的历史、文脉与文化传承……

  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高品质生活是现代都市人的美好愿望。人们需要在地铁站点换乘的同时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美化地铁环境,在地铁站中设置公共艺术品,就是离艺术与生活更近一步的有效方法。如地铁站点从乘客心理需求入手,利用公共艺术作品弥补地铁车站自身空间环境缺陷,有助于缓解乘客在地下空间时心理及生理上的压抑感,使艺术作品与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存在的理想状态不是仅仅作为纯粹的精神与艺术表现,也不是为了纯粹的视觉观赏需要而存在,而是希望公共艺术能使公共环境更加具有‘场所感’、‘亲和感’、‘地方感’、或‘历史感’的积极因素。”

  如在重要站点添置具有动感的音乐设施、在具有历史积淀或特定人文含义的站点举办与之相对应小型艺术展示等,这些会引起大众共鸣的做法不失为培育民众艺术素养的上佳手段。由于公共艺术具有“共性”,因此以艺术的方式进行互动,进行平等自由地交流和讨论,让全民参与,必然会让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大放光彩。城市的丰富性和文化厚度,城市生活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层次落差,往往成为艺术取材的不尽源泉。

四、结语

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环境有着很大的美化作用。公共艺术应使地铁空间呈现出连续性的艺术氛围,而目前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设置仍局限于片面的美化,缺少整体感。壁画基本上占了绝大部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规划思路需要突破,需要从单线单主题到脉络式规划,打破“单线索”的束缚,以“点”带动“面”。让每一个站台都能看到武汉某一个地域的特殊风貌和历史文明。让整个地铁艺术成为一个有机体,既有个体的不同,又有整体的印象;融“线”于脉络体系中;同时也可以考虑站点分级建设及改良计划,主旨为“集中火力,重点突破”。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1]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菲力普·奥斯瓦尔特(美).收缩的城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3]约翰·伦尼·肖特(英).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本雅明语(德国).经验与贫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U231.4

  A

  1005-5312(2015)32-0048-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