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欲望中自我生存与毁灭——用镜像理论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969
郝丽娟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欲望中自我生存与毁灭
——用镜像理论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

  郝丽娟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塑造了道林格雷追求永恒美的人生悲剧。文章试图从“欲望”入手,依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对道林格雷的自我形成转变过程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道林格雷;镜像理论;欲望;毁灭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格雷的美少年,他幻想一辈子保持青春和貌美,于是请画家霍尔华德为他画了一幅肖像。格雷不满足于欣赏美和保持美,还尽可能地享受生活,甚至不惜伤风败俗和作恶犯罪来发泄他的物欲。他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生活在他的画像上反映出来:格雷依然青春貌美,但画像渐老渐丑。格雷最终忍受不了这种变化,用刀捅向画像。但人们却发现墙上的画像青春焕发,容貌美丽。地下则躺着一个死人,一把刀插在他的胸口,面貌丑陋不堪。小说构思诡异,情节怪诞,是一部现代寓言画像象征艺术美,格雷象征生活。艺术是优于生活的,艺术虽然可能为生活所累,但一旦挣脱便依然美丽。此前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都是从唯美主义的层面出发,研究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信仰,而本文则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依据拉康的镜像理论,探究书中主人公格雷的悲剧命运根源。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与道林格雷的“自我”构建

(一)镜像阶段论

  镜像阶段是指自我的结构化,是第一次将自我成为“我”的阶段。它发生在幼儿6-18个月之间。此时的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展成熟,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因此幼儿会认为自我是支离破碎的并且不具备整体性。通过镜像,幼儿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统一的整体形象,并认为自我已经摆脱支离破碎的状态,具有了整体性。对于此现象,幼儿感到欣喜若狂。而这种狂喜促使幼儿开始对镜像迷恋,并将镜像中的相似者误认为是自己,也会将对方的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看到别的小孩哭也会跟着哭的原因。由此看来,幼儿将自我的认同构建在了对镜像的认同上,而这种认同更多是想象性和外在性的。

  此外,镜像阶段的成立必须要有第三人称的支持。幼儿在最初看到镜像时并不会马上辨认出自己,他会回头寻求父母帮助并进行确认,才能够接受镜像。就如同当前人类对自我的认同更多是倚靠于别人的认同,而这种来源于别人的认同就是主体的一种镜像,而非主体本人。也就是说主体是通过借助于他者来构建自我形象的,主体与他者共同立于镜前,主体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并希望自己成为他人心中的那个自己,因此他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他者所希望的那个形象,并想象“自己作为他者的形象”。而这种他者的形象并非主体本人,主体将对自我的构建建立这些在虚幻的影像上,自我不仅会被蒙蔽也会导致自我的失去,这种构建行为本身就是异化的。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林·格雷成长过程便是一个例子。

  (二)道林构建“自我”的异化

  道林·格雷出生前父亲去世,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也去世了,他并未能在父母的微笑中找到自己形象的定位,因此在他最初构建自我时已经有了缺口,没有重要他者“母亲”的存在,他对自我的形象是迷茫的,因此他迫切渴望从别人身上来确立自我。在一次聚会上,他结识了两位新朋友,画家巴兹尔与亨利爵士。画家的画像为道林格雷打开了重新认识自己的大门,在画像中,道林第一次看到了美妙绝伦的自我并产生了向往之情,而亨利勋爵的享乐主义和欲望至上思想的灌输则进一步加快了道林格雷寻找想象中自我青春永驻这种荒诞欲望的步伐。虽在最初有所抗争,但西比尔的爱慕、众人艳羡的目光和上流社会慕名而来的羡慕与嫉妒进一步助长了道林格雷想象中自我的形成。对于自我,道林格雷并未细细思考过,在他世界中他只看到了在画像中美妙绝伦从未见过的自己、不及时享乐便易逝的青春、随处存在的爱情和艳遇这些外在的镜像,并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别人眼中的道林格雷成为他本人对自己的界定,错误地将自我的构建建立在虚幻的并不真实的镜像中,这个虚幻的自我异化了道林格雷真正的自我,人生的悲剧之路也就由此展开了。

二、欲望与道林格雷的毁灭

(一)欲望论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要求和欲望。需要具体表现为生理需要,是个体性和单向性的,具有可满足性。要求则注重需和求,即有需要并追求满足。当有需要却不能满足时,欲望就得以产生,即一种整体性缺失的出现。欲望本身代表了一种缺乏,本质上是虚幻不存在的。

  而欲望实现过程则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式说,在理式说中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总是低于理式世界并与理式世界存在着差距。同样的,欲望本体与欲望的表达也存在着距离。拉康借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的能指与所指来描述二者的关系,他认为欲望本体是:“一种最根本的“能指”(signifier),是人对无法被要求表达的部分需要的体验,它不面对真实的对象,而是由能指异化式地表现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匮乏和缺失。”①欲望的表达则是对现实某种具体事务的所指。欲望的表达只是欲望本体的替代品,真正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而随着这些不满足性存在,主体对自己的否定性也随之衍生。这种否定性使主体将自身虚幻的欲望转向他人(镜像),与他人发生了角色转换,将他人认同的躯体等同于自己的躯体,因此当主体不顾一切追求自身的欲望,却浑然不知所谓自身的欲望却是镜像即他者的欲望。他者的欲望慢慢支配主体,主体的主体性也就随之丧失了。而对道林格雷而言,他所追求的虚幻的欲望恰恰将他自己丢失了。

  (二)他者的欲望与道林格雷的毁灭

  从演员西比尔与道林格雷的爱情说起。最初,道林格雷被西比尔的演技所折服并把她当做陪伴自己的人,而当二人坠入爱河后,西比尔因为爱情无法全身心投入角色,当道林格雷带着画家和亨利爵士去观看她的演出时,惊讶地发现此时的西比尔已不是爱恋前专心投入角色的西比尔,对于西比尔身上艺术美的丢失,道林格雷大感失望并认为在西比尔身上再也看不到美,从而造成了二者感情的破裂也最终直接导致了西比尔的死亡。对于西比尔的死亡,道林格雷刚开始感到羞愧和悲伤,然而在亨利爵士一句“悲剧往往带有艺术美的成分”的影响下,他心安理得的将西比尔的死总结为是为了成全美,是对对艺术的牺牲。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道林格雷将亨利爵士对艺术追求的欲望内化为自己对美的追求。既然西比尔身上的艺术美消失了,所谓的爱也便消失了,西比尔的死让美永恒存在,那么悲剧也就不是悲剧了。道林格雷荒谬地将他者的欲望内化,爱人的死亡可笑地衍变成了一场伟大的牺牲。

  随后在亨利爵士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道理格雷认为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是向诱惑投降。为了实现永葆青春他过上了奢靡淫乱不加克制的生活,并不择手段除去了妨碍他追求美的力量,如他为了不让画像泄露他的丑恶而杀了画家并威胁医生,导致了医生的自杀。道林格雷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其实在他见到画像和许下那个不切实际的愿望后,他就将自己置于自己想象,不真实的世界,加之作者为道林格雷的周围设置了一些夸赞羡慕的环境,使之道林格雷对这些欲望认同并将其内化,最终造成了他追寻欲望的疯狂和不可自拔。

  在他认为终于厌恶这些欲望并想要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画像成了他唯一的阻碍,为了消除这个阻碍他将刀刺向画像,可那把刀却刺向了自己。画像依旧年轻,而地上躺的人却皱纹满布面目可憎。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只有道林格雷除外,他在他者的欲望中生存,也在他者的欲望中毁灭。

三、结语

在拉康的理论中,人类在镜像阶段中开始自我身份认定,并希望自己成为他人所认同的那个自己。同样,一个人的欲望也是镜像式想象的剩余物,是离不开他者认同的欲望。欲望的本质则是虚无的,本身就带有否定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道林格雷的悲惨命运源于他对不切实际的欲望——永葆青春的追求并以此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他将别人不切实际的欲望当作自己人生的欲望的追求标准,痛苦,无助的追寻荒诞的“青春永驻”。

  注释:

  ①郑玉萍.“欲望的缺失”与佩科拉的命运[J].安徽文学,2007(11).

  [1]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M].北京:外文出版社,1989.

  [2]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I561

  A

  1005-5312(2015)11-0078-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