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蜷川实花电影色彩语言分析
——以《樱花乱》为例
王帅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电影《樱花乱》由日本著名摄影师权蜷川实花导演,其镜头色彩广受好评,影片色彩设定灵感源于日本浮世绘,文章将从美学角度来分析该片的场景色彩、光色、配景及舞台化艺术处理手法,以借鉴传统艺术风格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原则。
浮世绘;场景色彩;光色;配景
在当下的日本时尚摄影界中,蜷川实花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成功的女性摄影师,她以浓烈的色彩为个人风格的标志,世界在她的镜头下都被以一种震撼的色彩展现出来。金鱼和花,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出蜷川实花风格的两个系列。我们可以感受到蜷川实花个人对拍摄对象更多的介入和私人化的解释,这是她作为一个导演自愿挑选并呈现出来的意象,或者可以认为,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蜷川实花。《樱花乱》是一部色彩浓郁醉人的影片,讲述了江户时期一名个性十足的艺妓青叶从儿时被卖入花街,在经历一系列感情挫折长大成熟之后,最终寻找到真正的爱情并毅然逃离花街寻找自由的故事。影片情节简单直白,但观者多折服于镜头内景致的饱满色泽与其所呈现出的浓烈日式风情。于笔者而言,这部电影可以被称为一场关于日本“浮世绘”艺术的饕餮盛宴。近现代的西方绘画艺术,尤其是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曾受到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作品虽然在色彩可谓是绚烂无匹,但其风格的基调却常常是极度的冷艳和悲戚,给人的感觉犹如一场在绚烂舞台上倾情出演的以生与死为主题的悲喜剧。
一、色彩美学在电影中的呈现
影片的配色灵感源于浮世绘绘画,使用了大量饱和度高的艳丽颜色来营造场景,给观众呈现一种绚烂至极的凋敝感。(一)场景色彩与人物色彩统一
整部影片给人的直观感受是艳而不俗、杂而不乱。而多色彩的画面可以保持协调性的关键便在于导演严格地统一单一镜头内场景色彩与人物色彩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采用场景与衣饰同色搭配的配色方法。在青叶的人物室内场景中背景屏风的色调由嫩绿、浅黄、艳紫、深蓝、桃红、大红、金等颜色构成,服装的色彩就基于背景的颜色衍生出来,与背景彩度保持一致,使得人物衣饰与场景融为一体,在保持场景协调性的同时突出人物面部特征,而包括妆面在内的配饰和细节,也都完全呼应室内的装饰色彩,以达到场景色彩丰富但和谐的效果。
(二)人物色彩演绎角色性格
《樱花乱》中,衣饰及周边环境的色彩都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角色比重。例如,片中首位出场的花魁性格表面傲慢冰冷实则善良热情,其房间颜色与衣饰色彩构成均为冷灰色、紫色及少量红色,以此传达此位花魁的性格特征。而与之相对的,继任花魁的场景色调为绿与红,对比更加尖锐与直接,展现出此人物激烈矛盾的性格对立面,暗示其惨烈的感受。这种色调的渲染,使观者能更深地体会到青叶的感受。青叶童年时期的大部分镜头,包括对玉菊屋内场景色彩的渲染都是冷调的自然光,景致不带有情欲色彩,代表了孩童眼中真实且冰冷的环境。而成年之后,青叶已经渐渐习惯,并且能够融入环境,从这个阶段开始,随着夜间戏份的增加,光色开始变暖甚至艳,来表达成年青叶眼中这个饱含物欲的世界。结局,影片主角,从少年时期的粉蓝、鹅黄到恋爱中期的五彩缤纷,再到失恋的灰黑,直至最后得中花魁后黑、红、金搭配出艳丽颜色来营造场的成熟雍容,期间她的心理及地位转变都可以从当时的场景和服装色彩上得以感知。
(三)影片光色表现人物心理
影片中光的色调非常分明,时而香艳,时而冷静,时而凄清,这都是与人物心理紧密联系的。光色的塑造使用的只是自然光与灯光,不同的比重,迎合主角内心的不同感受。这种色调的渲染,使观者能更深地体会到青叶的感受。如图4,青叶成年后面对物欲横流的艺妓生活难掩心中悲愤,独自倚窗长叹,叹世事之无常,叹命运之变换。影调也从红、黑、金转为压抑的深蓝、朱红、绛紫,展现青叶命运的坎坷变化。这也是蜷川实花对于一个少年阶段行将结束与另一个青年时代即将开始这种时间节点转换中所表现主人公在情绪上的不安与躁动。
二、色彩意象在影片中的隐喻
(一)金鱼之意象金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鱼种,而是鲫鱼的特化变体。本来这种变体在鱼群中任其生活繁育就会消失,却因为经过人类上千年的培育,不断的积累,形成了今天若干的金鱼品种。这些品种虽为人们所喜爱,但对被迫改变的金鱼而言,非常不利于它们的生存。因此金鱼只能在人为的特殊条件下勉强生存,如果放归自然,金鱼通常会死去。室町时代,金鱼由中国传入日本,作为一种可以招来幸运和财富的观赏鱼类,从此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在蜷川实花的镜头中,金鱼,是因为人的欲望而被扭曲了的生物。它们美丽又娇弱,只能在鱼缸中以看似优雅的姿势游泳。
金鱼就是许多现代人的象征:与自然隔离,从开始就被扭曲、被束缚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不自知。蜷川实花所拍摄的这类照片中,有一张是以城市为背景,形状模糊的鱼群被放在前景的位置上,城市的色彩是单调冷漠的,金鱼是绚丽温暖的,这种对比含有些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人自身培养出金鱼,又从这种“人造”的生物身上感受到幸福,从而获得欲望的满足。另外,在蜷川实花所执导的电影《樱花乱》中,也随处可见金鱼的出现。影片中,金鱼暗喻着游女,导演甚至还让片中演员说出了“金鱼离开鱼缸就无法生存”这样的台词。
(二)花之意象
花朵是蜷川实花喜爱的另一个意象。在蜷川实花的画面里,艳丽的花朵放在湛蓝到令人心惊的背景下,却首先表现出一种极强的暴力和残酷的美感。夸张色彩是蜷川实花惯用的表现手段,这些人造花被强硬地表现出奇异的色彩,真假莫测。蜷川实花用人造花的意象构建了纽带,强烈的色彩之中藏匿着的是同样的黑暗。“永远的花”是对绚烂生命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将陷入死亡黑暗的恐惧,往往这种恐惧会更为强烈。但是,当观者真正进入照片的世界后,蜷川实花的这些作品却又会还人以平和。观者是花,花亦是观者,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道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门。在这些照片面前,许多深藏于观者记忆中的被封印的瞬间再次开启、复苏,生命的体验、时间的流动被人为改变,跨一步是彼岸,退一步是此岸,又或许根本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三、结语
蜷川实花的摄影作品色彩绚丽张扬、精妙但又隐隐透露出自制。从她的画面中能感受到一种把人压倒的巨大的嘈杂和力量,于是观者在这些作品面前变得渺小,进而失去思考的能力,被困在摄影师所营造的未知世界中,无法逃脱。一方面,蜷川实花浓烈的色彩是对观者感官的强烈刺激,另一方面似乎又在提供一种与之相对抗的盾牌。观者与作品间隔着透明的玻璃板,透露出一种隔岸观火的疏离感。这种奇妙的感觉在她的静物作品中尤为突出。实际上,色彩的浓艳只是表象,摄影师所拍摄的,其实是浓烈至极后的黑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鱼和人造花这两个系列,代表了迄今为止的蜷川实花,是摄影师个性风格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1]倦川实花(日).樱花乱(影片)[Z].2007.
[2]段文海.清前期桃花坞年画风格及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J].艺术理论,2008(11).
[3]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4]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J905
A
1005-5312(2015)11-0125-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