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宜兴 214221)
紫砂工艺概述
陆亚萍
(江苏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好的紫砂壶,通过它的形、神、气,集美学思想、自然韵味、书画艺术、经济价值于一体,给人以平淡、闲雅、质朴、温和等内在的心灵感受。
紫砂;文化;造型
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诗里,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句,可见宜兴紫砂的身价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钱呢?名人周澍《台阳百咏注》里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到了清代康熙年间,也是“一具尚值三千缗”。(陈其年《赠高澹人诗》,见《阳羡名陶录》)可见名家出品价格尤高。再往后,则凡是明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壶,不仅“价埒金玉”,而且“已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吴梅鼎《阳羡名壶录》)不仅如此,甚至一些残破的紫砂壶,也有人愿意出价收购。周伯高就是这样的人。他说:“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辨。予但别其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吴骞《阳羡名陶录》)达到痴迷的地步。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紫砂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他们对紫砂壶的评价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奥玄宝《名壶图录》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紫砂陶壶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经选泥、养土(窖藏一段时间)、洗泥等许多工序后才能制作。并因泥色和质地的不同,泥料呈现出各种色彩,如石黄泥呈朱砂色、天青呈暗肝色等。制陶艺人往往又以不同质地的陶土加以调和、进行创新。如老泥与天青泥、石黄泥调和即呈古铜色;梨皮泥和细白泥调和呈淡墨色等等。人们通常见到的紫砂壶,主要原料是紫砂泥,其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
烧成后的紫砂壶分几十种颜色,主要有海棠红、猪肝红、大刺红、葵黄、芝麻黄、豆青、墨绿、榴皮、葡萄紫、琅王干翠等。又有圆球、鹅蛋、冬瓜、束腰、美人肩、将军盔等各种壶体变化造型。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的外型款式虽千姿百态,但总的来讲,可分为四大类型。
1.光素型。这类壶外形简朴无华,表面光滑,富有自然光泽。根据圆球、圆柱、四方、八方等几何形状为依据而制作。常见有圆壶、四方壶、六角菱花壶、直腹壶等。
2.仿生型。这类壶以塑捏为主,做工精巧、结构严谨。多仿照树木和花卉的枝干、果实、叶片及动物或生活用品的形状制作,栩栩如生、质朴亲切。常见的有松段壶、梅桩壶、扁竹壶、南瓜壶、鱼壶、猫壶、船形壶、蒲包壶等。
3.艺术型。这类壶不仅造型多变,往往又集书画、诗文、雕塑、泥绘、彩绘、包锡镶嵌等于一体,给人以综合性的艺术享受。常见的有浮绘山水壶、双喜壶、汉简壶等,“曼生壶”是其代表作。
4.特种型。这类壶包含两个品种:一是含有现代陶艺意味,不受传统壶艺约束,充分展示作者个性并刻意创新的紫砂壶。一种是专门为福建、广州、台湾啜饮乌龙茶制的特殊茶具,又称功夫茶具。此类紫砂壶体态娇小,容量一般在50-100毫升,而与壶配套的4个茶杯更是小得出奇,如同半个乒乓球,容量仅5毫升左右。
除以上4种大的类型外,还有许多混合型的紫砂壶,林林总总,各有风韵。
受紫砂壶制作的繁复工艺和制陶艺人们的名气以及名人名壶拥有者的地位象征等因素的影响,紫砂壶自明代以来一直身价不减,许多收藏家甚至倾其家财而求一紫砂珍品。
随着宜兴紫砂壶的收藏热及它的经济价值增大,目前市场上出了许多伪劣之作,或冒前人名作;或用异地劣泥,工艺及质地十分粗糙,紫砂收藏者必须认真辨别才是。一般来讲,真品的壶身分量较重,色泽光润,质地细腻,敲之明脆铿锵。同时,壶底和壶盖内(甚至在壶把及提梁的下方)均有阳文名章款识,伪劣之作大多体轻、色暗、质粗、声闷或无名章款识,即便有,也是阳文阴文混杂,字迹潦草模糊。更有壶体上涂以川蜡、地板蜡等使其色泽光亮以充上品者,或涂以柏油、鞋油以充古器者。
好的紫砂壶,通过它的形、神、气,集美学思想、自然韵味、书画艺术、经济价值于一体,给人以平淡、闲雅、质朴、温和等内在心灵感受。与心灵相通的珍品,自然比金银珠宝的价值要高,这便是紫砂壶一直被收藏家珍爱和誉它为茶具之王的主要原因。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J527
A
1005-5312(2015)11-0027-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