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群体特征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897
胡伟力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16)

  基于群体特征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胡伟力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16)

  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从专业上对研究生严格要求,更要着眼于研究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研究生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特征,只有分析和把握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因材施教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研究生;群体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的研究生招生模式下,具有一定规模的招生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采取由党委副书记牵头,以研究生处(院)为主体,各学院及导师直接管理的机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学院和导师层面开展,只有集中进行政治教育时由研究生处(院)组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生源成分也日益复杂,不少研究生面临来自学业、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多变,然而由于有限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教育条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在高校和研究生自身层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本、专科学生,缺乏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主管部门及院系领导普遍忽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认为研究生道德素质高,不必花费过多精力、财力、时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效果难以评估于工作成绩中,因而就出现了“重学术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研究生层面,调查显示3.8%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发展完全没有作用,53.8%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不大。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大,对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十分欠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阐述缺乏时代感,同时,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回避或不能合理解释“热点”、“焦点”问题,这也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面对研究生这一高层次人才,高校仍对研究生采取讲授、规劝、测试、惩罚等强制、枯燥、形式单一的形式,而不采取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形式,往往会增强研究生的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紧箍咒”、“沉重包袱”,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不健全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往捎带于本科教育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求,研究生面临学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增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尚无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够规范,效果也不够明显。因而,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摆到应有位置,逐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建构良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迫在眉睫。

三、研究生群体特征分析

(一)层次多样、年龄跨度大

  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博士、硕士、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多种类型和层次。求学者年龄从20岁出头到40多岁不等,有刚刚大学毕业的本科毕业生,也有工作多年后考取的在职工作人员,由于年龄差距较大,社会阅历、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届本科毕业生接触社会机会少,实践经验不足,思想比较单纯;社会在职人员,社会阅历较为丰富,思想相对成熟。以上因素形成了研究生群体层次多样、年龄跨度大的总体特征。

  (二)思想成熟、独立性较强

  研究生群体大多处于青年晚期和成年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加成熟,在考虑问题方面比较现实,能对事物做客观判断。同时,该群体大部分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具有更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追求自由、平等,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专业分散、集体意识淡薄

  研究生群体一般专业比较分散,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小,一个专业往往只有几个学生,且研究方向又各不相同;同时,目前研究生培养大多采取导师负责制,大部分研究生日常时间是跟随自己的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基础和平台,对班级和集体的依赖性相对较低,集体意识比较淡薄。

  (四)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

  研究生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需要重点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重、难度高,与本科阶段被动的学习模式完全不同;同时,相当部分研究生是跨专业进入高校接受教育,他们对所学专业缺乏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没有相应的专业基础,这也限制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发挥。研究生普遍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如经济压力导致的自卑心理;学业压力导致的恐惧心理;扩招后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情感压力导致的孤独心理;人际交往压力导致的抑郁心理。已婚研究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既要照顾家庭,又要顾及学业,精神和身体上受到双重考验;未婚研究生,年龄增大,要求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认识增强,难免在工作和学习中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容易给研究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五)就业期望值高、挫败感强

  伴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的形势,研究生就业“皇帝闺女不愁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面对“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研究生职业期望仍然普遍较高,因而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在职业选择中,大多数研究生执意追求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等的工作,这种态度往往使其找不到满意工作时产生强烈挫败感和苦闷心理。

四、结语

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最高层次,研究生肩负着国家历史使命,他们教育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教育部门、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领导应改变观念,适应现实,真正对研究生负责,将其摆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位子上,逐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以指导和规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也应及时更新知识和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应促使研究生自身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针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的高层次人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特征,突出特色、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当考虑到研究生群体这种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思想多样的基本特点,对其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2)研究生群体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具有更强烈的主体意识,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更注重内容和方式的合理性;(3)针对研究生专业分散、集体教育机会不足的情况,应当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给研究生树立在科研和生活的良好榜样,对有心理压力的研究生及时进行疏导;(4)面临家庭和学习的双重负担的研究生,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是靠单一的教育方式能解决的,必须结合研究生群体的不同个性特征,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渠道、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5)针对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挫败感强这一特征,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重引导其正确定位自身职业目标,同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本文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教育改革课题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编号:yjg110323)的研究成果。

  [1]侯晶,高峰.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简析[J].思想政治工作,2008(07).

  [2]喻阳玉.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理论研究,2010.

  [3]张毅翔.创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02).

  [4]苏琳.对于当前研究生群体特征及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时代教育,2011(08).

  [5]王平,马利杰,周磊等.针对研究生群体特征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02).

  [6]葛丽.浅谈研究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0(12).

  G643.1

  A

  1005-5312(2015)02-0179-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