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自由节奏与民族声乐表演的塑造与表达
张屿梦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自由节奏的特殊运用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音乐语气的变化,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他们的歌声有了新的生命。文章将通过自由节奏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塑造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及分布和体现在歌曲中的作用,来探讨在民族声乐表演的塑造和表达中自由节奏的价值以及艺术魅力。
民族声乐;自由节奏;风格;情感;价值
没有人愿意用节拍机来听音乐。当一个歌唱家表演的时候,如果跟着他的歌声打拍子,就会发现,他们的歌声和严谨的拍子是绝对不能和到一起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抑扬顿挫”的语气,而这种语气也同样存在于音乐当中。在自由节奏的运用过程中,民族声乐表演塑造与表达出了更美的音乐形象。
一、自由节奏与风格的体现
“风格”一词原指一个人的气质和作风,在音乐中则是指从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有代表性的特点。一首歌曲的风格,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作曲家的风格体现,即作品本身所有的基本风格;二是演唱者的风格体现,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歌曲本身所具有的风格,而且还应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和风格。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广大,五十六个民族人口众多,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都有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歌曲,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声调表达方法和情感韵味的表现形式。江南鱼米之乡的小桥流水与西北黄土高坡的荒烟大漠,云贵高原的山水秀丽和奇峰异景与东北平原广袤无垠的肥沃土地等等不同的地域风貌,他们的民族所产生的歌曲在演唱中都有着巨大的反差和对比。西藏雪域高原神秘的藏族文化,内蒙古辽阔大草原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新疆天山下欧亚多元化的维、汉民族传统,以及西南众多民族特殊的各类民风民俗等,使得他们的民族民间歌曲和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色。《故乡是北京》浓郁的戏曲风格,《白毛女》选段中河北梆子、秦腔的风格。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曲艺说唱艺术和戏曲演唱也对民族声乐的表现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还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技巧和方法。
一首成功的民族声乐作品,必定有着鲜明强烈的个性风格。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演唱者不同的气质和性格都会给歌声带来不同的艺术风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色彩,让我们的演唱变得更有韵味,更加富有魅力。一个演唱者通过对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通过适当而独特的风格来完成自己的表演,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自由节奏”作为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风格的塑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蒙古长调中尾音悠长自由的节奏,鲜明地表现出了蒙古人民豪爽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藏族中常自由拖长一些诸如“呀,啦,嗦”等类的衬词,使得音色显得更加高亢明亮,透过这样的声音,仿佛直入云霄的高原风情就在眼前。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不同的演唱个性,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彭丽媛的大气深沉,宋祖英的细腻甜美,雷佳的质朴无华,哈辉的古典浪漫……各种不同的性格气质都在他们的歌声里鲜明地显示出来。而不同的歌唱者,在处理节奏时所表现出的自由性也是有着差异的,比如在同一首歌《槐花几时开》的演唱中,李双江的演唱就热情奔放,吴碧霞的演唱就委婉抒情,在节奏的表现上,李双江的处理就略为紧凑,而吴碧霞的就处理就舒展悠长。
声乐的二度创作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歌唱者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还能挖掘出某些潜在的新意的有个性的表演,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从而让歌曲的内涵得到扩展和延伸。
二、自由节奏与情感表达
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可以让人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快乐,也可以有“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的悲伤。对于演唱者来讲,只有在演唱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才能使听众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哀乐托于声”。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如果没有感情的歌唱,就只能是一个匠人,而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是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深入到唱词的情景中”就是需要将歌词内容认真,细致地分析,把歌词的意境牢牢地印在脑子里。这种歌唱二度创作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情感的体验,传达和表现,是每一位二度创作者必须的责任,既要准确鲜明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又要注入演唱者对作品体验的个性特征。
而作为连接各乐音的骨架——节奏,在音乐的情感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刺激外在感官,直接引起观众的音乐感觉;另一方面,它与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内在情感和后天培养熏陶出来的“音乐的耳朵”相互结合,引动观众的情感认知,引导欣赏者走向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大的审美享受。
各种类型的节奏是和人的情感想对应的。快的节奏让人感到兴奋或紧张,慢的节奏使人觉得宁静或者忧伤。而自由节奏的应用也会给人带来各种相对应的情感。节奏往往是表达情感的途径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形式。快的就通常与兴奋的心理有关,具有积极地状态。慢的节奏通常与思索、抒情等音乐的表现有关,情绪相对平和而定。而自由节奏的使用,也给了我们情感表达更大的表现空间。
由陕北民歌改编的歌曲《兰花花》大量使用用了摇板式的自由节奏,把兰花花心酸、焦灼、对爱情奋不顾身的情感通过对冲破固定节奏束缚的音乐表现得十分到位。
歌唱艺术是依靠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来共同表现的。再优美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就如没有色彩的油画,让人感到单调乏味,再技高也只能称为素描。在歌唱艺术上来说人的声音只是一种音乐语言工具,只有以“声”唱“情”,以“声”表“情”才是目的。歌唱的声音可以通过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而情感的表达,除了前面讲的了解、掌握作者创作歌曲的时代背景、特征,创作动机、手法,曲式结构,歌曲文字语言的思想艺术性,咬字吐词方法,以及民族特征、风俗、生活情趣等,更主要的是演唱者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形象思维、生活体验、文化艺术修养,也包括延长技能和表现处理的能力等。
“声情并茂”的歌曲演唱表现处理,一定要服从歌曲的内容、情景,“声情并茂”的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完美地表现歌曲的内容,任何违背歌曲原意的表现都只会适得其反。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在其独具特色、声情并茂的歌唱表演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热烈欢迎。
三、自由节奏在歌曲中的分布和作用
自由节奏在歌曲中的分布式多种多样的,有的分布在歌曲的开始和引子部分,有的分布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有的分布在歌曲的连接部分,有的分布在歌曲的结束部分。乐曲开始的自由节奏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歌曲的引子前奏中的自由节奏,一种是正式唱段中的自由节奏。开始部分的自由节奏通常对歌曲起着准备和铺垫的作用。在我国很多传统民歌和创作歌曲中都有着广泛地应用。
在民歌中,人们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常常在歌曲的前面加入一个吆喝式的喊句,这种喊句的节奏是非常的自由的,通常深长悠远。在民族声乐的发展中,新出现的一些题材新颖的民歌,也都有这样的特点,如《江河水》,《锦绣秦川》,《船工号子》等。这种节奏自由的引子,既对歌曲起到了一定的概括作用,又引发了歌曲的情绪。《小河淌水》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云南民歌,它的节奏从容流转,乐段的一开始便是自由舒展的由“哎”字引出的延长,在这样的节奏里,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下,淙淙的河水在寂静的山林里蜿蜒流淌。似乎浓浓的情谊都在这自由延长的节奏里得到了延展和补充。
谱例4-1

同样乐曲结束部分的自由节奏也有两种,一种是尾声中的自由节奏,一种是结束唱段中的自由节奏,在民族声乐中,一首歌曲的结束部分通常会有更多的施展和发挥,如《沂蒙山我的娘亲亲》在尾句“沂蒙山呀我的娘亲亲”的逐渐推进的自由延长中,整首歌的情绪到达了顶点和高潮,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和终止性。
谱例4-2

在音乐的结尾处,自由节奏使整个歌曲的乐思得以延伸,为演唱者提供了情绪表现延续的空间,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给予听众无穷的回味。
间奏是连接歌曲各个段落之间的纽带,它为歌唱者在情绪上的转换提供了启示和准备。在歌曲的段落之间的自由节奏,作为连接的部分,往往起着承前启后、过度转换的作用。
休止符的自由延长,这种富有艺术性的音乐表现,给演唱者带来了更多的弹性空间,当自由节奏恰到好处的应用在这里时,更会带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听觉效果。乐句之间的休止符不应理解为演唱者可以在此休息,而是歌曲中情绪的转换和过度,为后面歌唱的进一步推进做好准备。
四、自由节奏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地位和现状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共同创造出的果实,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也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创新。我国的声乐研究者以建立有着中华民族特色的歌唱艺术为目标,经过不断的努力,在不断地发展中,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沉淀,在新的时代里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许多民族声乐作品中,各种现代的表现技法被用到其中,使其有了更多的进步和创新的空间。而自由节奏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远古还是现在,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也适应着历史向前发展着。自由节奏这种特殊的节奏形式,给歌唱带来了很大的即兴性和自由空间,为表演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发挥的余地,让歌唱更加自然,更加完美。由于自由节奏无法像音高那样准确地标记在谱子上,所以自由节奏在民族声乐表演中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表现手段。有人认为自由节奏的这种自由会让演唱变得很不严格,特别是对于音乐感不好的演唱者来说更会显得混乱。
能够恰如其分地掌握运用自由节奏,是成功的歌唱表演不可缺少的。自由节奏不仅使得歌曲中的节奏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节奏变化的过程中,歌曲情感表达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得到了更充分地表现。
自由节拍以它独有的表现方式,更深地表达出歌唱者复杂的情感,描绘出不同的景物画面,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在自由节奏的运用中,使音乐形成了疏密有别的自由空间,使得歌唱者的歌声自然而不造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在民族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处理中,是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只有在其中不断地挖掘,不断地实践,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更高更远的创造和发展。自由节奏的运用给民族声乐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中国民族声乐在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将会更加丰富,更加绚丽。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肖晓莲.节奏—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形式[J].重庆大学学报,2001 (04).
[3]徐文.论歌唱的二度创作[J].咸宁学院学报,2005(02).
J616
A
1005-5312(2015)02-008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