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芬奇论绘画》中的美学思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479
徐顺智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试论《芬奇论绘画》中的美学思想

  徐顺智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最近研读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芬奇论绘画》,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不仅得到了复兴,艺术也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绘画艺术。文章针对《芬奇论绘画》中达·芬奇的绘画艺术进行美学思想的解析,论证达·芬奇的镜子学说、经验论、泛神论、形式美学等美学思想,以及达·芬奇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达·芬奇的美学贡献。

  达·芬奇;美学思想;经验论;泛神论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一生不但创作了大量绘画,并研究与绘画相关的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光学等自然科学,并留下了大量笔记。后人整理他的手稿,编纂后于1651年出版《论绘画》。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一、镜子说与经验论

达·芬奇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主张文艺模仿自然或再现现实。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镜子说”。他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他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过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首先是师法自然。其次是超越自然。基于镜子说,达·芬奇要求画家与自然竞赛,以胜过自然从而提出第二自然的学说。而“绘画的科学性也就是神性,它转化画家的心智,使之相似于那神圣的心智……它以自由的神力,观照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果实、风景、田野、山坡,考究它们各不相同的性质。”师法自然与超越自然,模仿与创造,感觉与理性之间的辨证关系,足以理解达·芬奇“镜子说”的整体含义。

  达·芬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的经验论。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那些不从经验中产生,又未曾被经验检查的知识,也就是无论在起始、中途与终了一概未经过感官知觉的知识,就全是虚假而极端谬误的……如果我们怀疑得自感性的知识的确切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加倍怀疑那些与感觉背道而驰的东西,比如上帝的本质、灵魂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在这些问题上永远存在无休止的争论……一切真科学都是通过我们感官经验的结果……经验不以幻梦哺育研究家,而是从确切无疑的第一原则出发,逐步循着可靠的程序达到切实的结论……骗人的纯思辨的学问就不能作到这点。”“达·芬奇与其同时代的多数科学家相同,企图指出科学的方法是经验而非实验的。”达·芬奇的“经验论”符合人类真理,它是从感性经验到理性抽象进行发展的这个过程,其思想具有超前性。他所反对的“纯思辨的学问”不是19世纪才出现的“思辨哲学”,而是指基督教经院哲学的先验知识。现代人人皆知的哲学常识之一是达·芬奇和洛克的经验论观点。

二、泛神论与现实主义绘画理论

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在他著作的第一版中就有关于达·芬奇传记中说到:“达·芬奇是用‘异端邪说’铸成的心。”同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达·芬奇指出:“一切可见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养。”这在达·芬奇的晚年“指出神是大自然、自然法及‘必需’……神秘的泛神主义(Pantheism)始终就是他的宗教信仰。”在早期的文艺复兴艺术创作的经验中《芬奇论绘画》的美学思想绘画理论最突出的成就是:“空间的征服”,所以早期的画论比较成熟的只是透视学,而没有升华到实践。达·芬奇的画论中,可按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美学理论”和“绘画的基础科学”。在达·芬奇看来虽然绘画和手工生产关系密切,不被认为是一门高尚的艺术,但是绘画艺术是高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的。

三、达·芬奇的贡献及《芬奇绘画论》的不足

达·芬奇的《芬奇绘画论》是他毕生经验的聚集,他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总结了他那个时代绘画艺术成就的百科全书。他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绘画,以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与实践的观点加以辩证统一,以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指导实践。“科学与实践”、“理性与经验”、“经验与理性”结合的科学方法,一种新的艺术实践观。其局限性在于:绘画的社会功用没有做更进一步的阐述;关于绘画和现实的关系上,他只阐明了绘画来源于自然,但没有说明绘画对自然的反作用;关于他在绘画的基础学科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法则都过于呆板;关于人的心理和动作的关系上,同样存在着机械,刻板的观点。然而,今天看来他的许多观点,仍然还存在着现实意义,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1]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3]戴勉编.芬奇论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4]达·芬奇.芬奇论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5]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6]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98.

  J205

  A

  1005-5312(2015)02-007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