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认为,在艺术设计中,发展固然重要,但同时我们不能丢弃本质的东西,应该在单纯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基础上,找寻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新的切入点,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设计风格,汲取现代与古典的精髓,从而来阐述传统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共生共融。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简约设计 共生共融 营造
中图分类号:J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原始的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摇篮,从上古到今天,人类不仅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并且还具有了高度的物质、精神文明,一直发展至今,从而形成了人类文明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加之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大多数设计师开始追崇“现代化”、“高尚”、“简洁”等字眼,而淡化了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与运用。但是,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纽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现代设计应该立足中国文化的根本,汲取现代与古典的精髓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并从这个角度来阐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共生关系。
一、朴素的中国传统文化
谈到现代设计,许多人认为其追求的朴素简约之美与古代的传统艺术是不相融合的,但实际上这种尚简的风尚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元素中也得以体现,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密斯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艺术主要追求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
五行文化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核心所在,这种文化不仅适用于哲学领域,同样也适用于艺术领域。我们想将一种文化融合于设计中,首先必须对这种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看到其外在表象的同时也要体会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只有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对潜在的设计元素进行挖掘并“古为今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及情趣才能在设计的精神层面上得以体现。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简约主义设计——传统符号与简约的共融
现代的许多设计中都追求“现代”、“高尚”、“简洁”等字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盲目的跟从,是现有设计的复制品,他们将“简约”一词即“少就是多”简单的概括为现代设计的标志。可并没有体味“简约”一词的真正含义-----简而不单、约而不乏。简约并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品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前卫的生活方式和某些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应是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与环境学理论在设计上的综合体现,即在设计上满足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从而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
也许有人会认为,传统与现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极端,不可以将其搁置在同一个平台上来说,更不可能产生融合。其实不然。他们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最大的相似点也许并不是美学,而是对世界理性概念和人生终极目标的理解。他们同样追求的是一种用真、善、美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而构建的理想的高尚生活。将传统的文化用之于设计艺术中,可以由表及里增添一丝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简约设计的融合与共生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变化与演绎,是以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为基础的当代设计。但传统文化元素与简约设计的融合与共生,不是单纯的结合或元素符号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从中提炼精神上的灵魂并转化为元素符号从而与现代简约设计融合在一起,以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来营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在艺术与设计的不同方面得到合适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作为背景,对这些元素和符号进行提炼和再设计,并用现代简约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
五行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一种,是中国现代设计急需的养料并在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在景观设计、现代的家居设计、平面设计中都有所体现。当我们仔细体味,其实不难发现人们的审美观与五行理论是相呼应的,我曾做过一个用五行元素为理念的景观广场设计,此广场设计运用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将“金、木、水、火、土”作为中心广场人文景观构成要素,采用广场系列空间组织和象征性的艺术设计手法表现。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中心广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故分别布置了主“金”的雕塑纪念文化广场;主“水”的龙珠广场;主“木”的市民广场,主“火”的步行街商业广场。
我们可以将现代的设计比作一棵正在生长的大树,只有当供应给它的养分充足时,它才可以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因此我们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所认识,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汲取一些意识、人文、雅俗观等等才能对现代设计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继承并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汲取现代与古典的精髓并进行新的探索研究,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使新的设计既有楚楚动人的抽象面,又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锦秋.从传统走向未来.中国建设报.2001-1-19.
[2]江泛.道与生态家居.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