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就已明确指出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专科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及其原因。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 幸福感缺失 原因
高职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的探究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认知评价改善不良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构建贫困生精神扶助体系,提高贫困生精神生活质量。
一、社会现实压力和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其作为社会上所定义的弱势群体的身份会直接给贫困生带来诸多压力,社会部分人群对贫困家庭的偏见或者同情都会给贫困生带来压力。
第二,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和社会亚文化的冲击。大学中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贫困大学生失去成绩优势,又因为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也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贫困大学生由于寒酸常常倍受歧视,导致“主观幸福感”缺失。
第三,来自择业就业的压力。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为了保证高质量就业,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如考证培训考研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这些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贫困大学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第四,公开资助方式的压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困生的问题,这本身是件好事,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自尊心却受到严重伤害,影响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家庭经济拮据因素
第一,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教育程度不高,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生活上的不尽人意,他们常常吵架或打骂子女;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情感。
第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学费往往是靠亲友筹措社会资助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的。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等消极情感。
第三,贫困大学生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高额奖学金以改变自身经济困境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而这种矛盾冲突就会更加激烈,这种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
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改变,使其生活满意程度较差。
三、生活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因素
第一,生活环境变化。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新环境与旧环境之间的落差最大,这无疑不利于贫困生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调整。
第二,学习压力。刚跨进大学校门后,由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改变会让部分贫困生感觉到无所适从,况且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原因,他们既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随身听甚至电脑等自学工具,又要在课余时间寻求勤工助学机会,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比其他学生要少得多。
第三,人际交往关系。中学时期,优异的学习成绩是贫困生最引以为豪的资本,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很优秀,自己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也便失去了这种最主要的优越感,若不能很好地加以调节就极容易陷入妄自菲薄的不良情绪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融洽。
四、心理素质因素
第一,耻于贫困,羞于自尊。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家庭经济贫困都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他们却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因此由经济贫困造成心理贫困一些学生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容易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
第二,以贫困为由。有部分贫困生认为,贫困生就应当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理所当然地接受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一旦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能满足时,烦恼哀叹等消极情绪也油然而生。
第三,自信心的缺乏。贫困生所处地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加上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信对集体活动往往采取回避的方式,对周围事物敏感多疑,担心别人不理解,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不愿意同别人交流,将内心隐藏起来,形成长期的心理压抑。
造成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幸福感既受稳定的人格特质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取向的制约,积极的认知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要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贫困生个人。
参考文献:
[1]房磊、郝琦.探求可操作性标准,突破高校助贫“瓶颈”——论高校贫困生鉴定工作.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
[2]夏吉莉、刘景刚.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反思与展望.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2).
[3]吕文飞.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改革与战略.2007(05).
[4]余代洪.新形势下高校国家助学金的问题与反思.改革与开放.2009(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