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由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日本学前教育引发的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9931
王江委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宁 835000)

一、前言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对教育十分重视,无论是战败后国内经济萧条还是目前的社会发达阶段,教育始终摆在第一位,这也是日本战败后完成蜕变以及目前日本的民族总体素质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日本地处我国邻国,日本国家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结合自身专业研究方向,通过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对日本一所幼儿园教育的拍摄记录,吸取日本学前教育的“精华”部分,总结纪录片中“藤”这所网红幼儿园的可借鉴之处,探究日本学前教育适用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契合点,为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部分思路,以促进我国儿童美术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日本学前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1.注重手工操作和实践。在日本人思维里,他们认为:“妈妈手工做的东西是最好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买的会有一点难为情”,在纪录片中,日本的家庭主妇太和田知子就亲手为儿子做了一个迷你厨房和儿子在幼儿园里需要的名帖等。还有部分日本妈妈会亲手为孩子设计和制作“便当袋”、“笔袋”等物品,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会在妈妈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所认识、接触或是学习。笔者认为,这也是日本物品包装精致巧妙及日本艺术设计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2.纪录片中,日本“藤”幼儿园,以圆形校园设计著名,校园中间没有间隔,学生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近乎于“禅”,禅就是中空的,能在其中感到自由、随心所欲。这所幼儿园从校园设计到对学生的教育理念都别出心裁。有许多可取之处。

  (1)幼儿园里的草坪是坑洼不平的,从视觉上和触觉上来说都是不完美的,他们认为,“不完美”给孩子们带来的不方便会引起孩子们驻足思考,从而形成他们的个人认知;反之,太过平滑和完美的草地不会给学生带来阻挠和障碍,学生们便很少会去对其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不完美却是真实和自然的,足够的真实和自然,则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思考,激发探索的欲望。对于原生态的东西,先看、再摸最后去感受和思考,以最原始的姿态去挖掘,去探索,这将是一个循环。孩子们会在这个循环中获得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是纯真、美好的,因此提倡要让孩子们在孩童时期就多接触自然。与此对应的是,“藤”幼儿园会种植蔬菜、草以及养殖牛、马,同学们可以在平时见到各种蔬菜的幼苗,了解其生长过程;生日时可以骑马,滕幼儿园在这里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们亲眼看见、亲手触摸到更多,就会学的越多,让学生们体会到强烈的生活感。正如纪录片中幼儿园的设计师手冢由比夫妇所说:“我们认为的完美童年就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去尽情享受自然”。

  (2)另一方面,日本的教育又是追求完美的,也可以说是严谨的。在幼儿园每一间教室进门时脚所踩的地方设计了一栏规整的长方形,这会在无形中引导孩子们把鞋子整齐的摆在长方形内,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们经过长期的重复会逐渐养成把物品摆放整齐的好习惯。同时,门的开关处设计也有小心思,不容易关紧的门会让孩子们格外注意仔细关门的这个动作、这件事,这样靠近门的同学才不会冷。这是在教育孩子们做事要认真、彻底,做到完整、严谨,同样这也是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学前教育细微到连一个门的设计都能延伸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教育是追求尽善尽美的,而追求完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不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人们在公众场合不小心洒了垃圾,通常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快捡起来,不要被别人说没素质,而不是考虑这样会给环卫工人造成负担。日本的学前教育就倾向于后者,也是日本社会人人重视、在意他人感受的原因之一。

  (3)关于分享,日本教育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教会孩子们既要学会分享,又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首先,要学会分享,在分享之后大家所得到的物品都是等量的,也就是在大家都平等的状态下,要学会去保护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学会拒绝。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这也给笔者了一个思考点:学会拒绝原来不是成年人必修课,而是可以从娃娃抓起的。

  (4)藤幼儿园的水龙头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一个点,水龙头下是没有水槽的。与其一直告诉孩子别浪费水,不如换一种方法,把他们裤腿和脚丫溅湿,孩子感到不适自己就知道把水龙头关紧了,从被动变成主动。很多家长喜欢告诉孩子你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例如,不要去抠插座不要摸开水壶,孩子反而更好奇或叛逆。如果让孩子们接受一次直“接教训”,从此以后主动去避免。这也验证了对一定特殊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越束缚,越叛逆”。

  (5)藤幼儿园一天的运动量极大,“可以让孩子们完全释放和燃烧自己,竭尽全力激发自己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令人愉悦的疲惫’”,幼儿园院长认真说道。在活动中,首先,注重集体中学生个体的发展,然后将个体发展的长处凝聚成一股力量,为集体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每个人之间都能产生“回响”,集体之间相互回应,产生“共振”的效果,而不是要求所有人像机器人一样发出同一种声音,这是日本学前教育自身进步的地点,日本社会秩序严格,团体行动很重要,对周围人的感情也重要,容易让人丧失个性和自我。那么目前这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是在认同个体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以培养出孩子走上社会之后依然适用的社会规范意识,重视同伴,培养团队意识。包容差异,求同存异,产生“共振”,就像声乐里的和声,不是整齐划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部和音色,但效果是美妙且令人愉快的。

  (6)藤幼儿园不会因为教学对象是小孩子就采取简单易懂、节奏缓慢的教学方式,而是选择从小孩子的生理、心理实际情况出发,最适当的律动、节奏、反复的一种令人舒服的速度,相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更注重培养感觉。在教学内容上,会选择一些相对于小孩子来说格局更大的词语或内容,例如“爱情”这种包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词语,从而将思想和感情传递给孩子。

  (7)“藤”幼儿园会选择合适的时间给家长上课,将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传递给家长,院长提出:“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且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是仅仅针对孩子,家长不能与时俱进拥有一个符合时代潮流且相对正确的教育观念,那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也是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和实施的一种理念。

三、日本学前教育适用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契合点

1.重视发展动手能力,丰富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原来的偏重绘画激技法的美术教育转为多种美术基本素养的全面发展。其中,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较为重视的一点。儿童的年纪较小,是需要培养和发展动手能力的,在儿童动手实践时,是手脑并用的,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幼儿园的美术课和小学低年级的美术课程中经常出现手工实践课,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将自己的手工实践作品带回家作为装饰,为生活增添乐趣。

  2.“接受不完美,不完美给孩子们带来的不方便会引起孩子们驻足思考,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个人观点”。记录片中提到特意设计的不平坦的草坪会产生不便和障碍,学生们对于这种“不完美”会进行思考。那么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实践中,教师设置一些稍微超过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但又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儿童面对这种“难题”就会进行思考,结合教师的引导,最终会形成个人理解和认知。这种情况下的美术学习过程虽然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一些困难和阻碍会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接触自然”。通过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触摸,再去感受、思考和创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将本节课所要进行学习的实物作为教具带到课堂中,儿童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触摸和感受,获得第一手信息和直接经验,从而更直观的进行学习和创作。

  4.“越束缚,越叛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儿童的想法,不对儿童的创作设限,引导儿童释放想象力、创造力等无限潜力,为画面创造更多天马行空的可能性。

  5.“包容差异,求同存异,产生‘共振’”。鼓励引导儿童在创作上产生不一样的、新颖、独特的想法。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能够体现出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等,但所有的差异和不同都指向同一教学目标。这能够鼓励儿童勇敢表达自我、敢于与众不同,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6.“相对于知识来说,更注重培养感觉”。相对于传授给儿童美术知识来说,更注重培养儿童对于艺术、美术的内心深层的感觉,对于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么扎实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美术学习和创作的体验感,增强对于绘画、创作以及思想情感表达的理解,深刻体会美术语言和其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教学工作中,不强求儿童能够画出标准的结构和造型,但要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内涵和情感。

  7.“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那么“儿童美术教育也不仅仅只是针对孩子”,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以成年人的审美和眼光来审视儿童的作品,对孩子提出一些不适宜的意见,可能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为尽量减少这种现象,也为了对儿童的美术活动进行鼓励,可以组织“家长美术课程”,将合理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和正面的评价方式传授给家长们。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们更好的配合老师、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们能够理解儿童美术教育、掌握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后,会使儿童得到极大地鼓舞,获得自信等情感认知,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通过将一些优秀教育理念与美术教育理念融合,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可以现实化,正如“藤”幼儿园的设计师手冢由比夫妇对于幼儿园的设计所遵循的:“好的理念种子早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将它视觉化”。此时,好的教育理念种子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将它现实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