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参观当地博物馆和历史老城遗址,我们更好的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让我们将民俗课本里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亲眼观察、亲身接触,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博物馆考察让我们了解到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在专业学习上,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通过观察和理解,把我们脑海里书本上的知识从二维转化为三维的,让我们对民俗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明白优秀民俗的重要性。
关键词:博物馆考察;湘西传统手工民俗;土家织锦;传承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30-03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96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民俗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传统民俗。很多人认为传统民俗是腐败、落后、不可取的。他们把把传统民俗和封建划上等号。诚然,民俗文化有浮浅甚至愚昧落后的一面,可是更多的是人们经过几千年发展、沉淀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一味否定民間民俗会让中华民族失去根。传统民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产物,经过继承与发展,现在仍然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性的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以其丰厚的内容与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高度成就。虽然传统民俗有较多的积极意义但传统民俗中也不乏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所以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民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消极落后的部分予以剔除、改造,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民俗赋予时代意义!本文走近民俗,切身体会民俗,去感受民俗的魅力,感受湘西人民的民风民俗。
二、从湘西传统手工艺了解民俗
湘西传统工艺源于湘西人民的社会实践,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社会分工,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便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于是传统工艺开始成为人们生活必需。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传统工艺从实用走向美化,对工艺的要求更为精致,从而使得传统工艺更为发达。湘西的传统工艺主要表现在纺织、建筑、雕刻、编织、绘画、刺绣、挑花、剪纸、纸扎、印染、蜡染等方面。其中土家织锦最为有名。
土家织锦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賨布”、“溪州斑布”、“土锦”等,汉语中叫做“打花铺盖”“、土花布”“、土家锦”或“土花铺盖”,又被当地人称为“西兰卡普”(土家语),土家语中“西兰”是铺盖意,而“卡普”则是花的意思。土家族当今仍流传的传说中亦有“西兰”,这是一个姑娘的名字“,卡普”是被面花一说。土家织锦是迄今为止土家族最完整的原始纺织工艺品。土家织锦图案是土家族人顺应自然人性化的过程。土家族织锦通过织锦特有的视觉形式表现自然,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自然审美文化观念。西兰卡源于土家族的历史文化。但在其成长过程中,它在工艺和图案上融合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发扬了中华民族多元的民族特色。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在所有民族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具有独特的意义。曾获清朝“机好精干,千赤百华”之佳誉的土家织锦迄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背景了。它用棉纱为经线,用各色自染的丝、棉、绒线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背面挑花织成。其色彩艳丽鲜明,纹样生动丰富,寓意深刻隽永,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家织锦与傣锦、侗锦、壮锦并称为少数民族四大名锦,是我国南方民间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也是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丝织物。早在唐宋时期,土家织锦已经是向朝廷纳贡的珍品。
三、土家织锦的流程
土家织锦的工艺十分复杂,成品也非常精美。土家织锦是在老式纯木腰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纺纱加捻、染色、卷绕、拉伸、装筘、滚线、拾取综、转杆、采花、机上装订、织造、采摘织造、“反向织造”成花纹12道工序。编织时,应该看着后面,手工编织前面需要很好的记忆力和对图案和颜色的表达能力。
主要流程有:
(1)???? 纺纱加捻:土家族通常用纺轮将棉纱纺成棉纱,然后从中挑出2到3根,加捻成棉纱。加捻棉纱用作经线,未加捻棉纱经染色后用作纬纱。
(2)???? 染色:棉线在石灰水中煮沸,脱脂干燥。染色时可加入植物灰水固色,手触时浓度会下降。
(3)???? 倒纱:当地人通常将棉线倒在带有纺轮和纺轮的竹筒上,以方便拉丝。
(4)???? 放线:将几根光滑的竹木杆插入地面,将经线固定排列在竹管上,反复拉线,用“花茶”来组合。
(5)???? 补头:在拉丝时,经线按经线顺序排列,经线依次用镐头穿入钢筘孔内。
(6)???? 轧制生产线:将经线与轧制棒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张力应该是均匀的,在梳理和轧制时,拿起医疗器械,将医疗器械的一端分开,用一根8厘米长的竹条支撑医疗器械,将棉线缠绕成近似8字形的结,并将综杆与经线缠绕成圆形。这种工艺要求在钢筘拉拔时按经线顺序进行,而且不能错位。
(7)???? 转杆:调整综杆和叉杆的位置。
(8)???? 采花:将经络分为三层,并清理出一个十字绣。
(9)???? 机器上的捆扎杆:将经纱线按经杆分组,并用绳索捆扎连杆机构,调整综杆、杠杆和步进杆的位置。在罗纹的末尾系紧转动杆从而调解支承强度。织边:尝试编织一块平布头来固定织锦表面。
(10)?? 采摘编织:采摘编织时,先用行带覆盖腰部,然后收紧经线。根据你的心或参考现成的图案,选择各种颜色的花纬,拿起一束经纱,饲料花式纬纱,并收紧花式纬纱(包括深色纬纱)梭罗。织造时,身体稍向后倾斜,踏在经纱上,一手用综丝,另一手插入布刀,然后用十字绣编织纬纱。
四、西蘭卡普的民间传说
土家织锦是一种普遍的民间艺术活动,是土家族女性普遍参与的一种日常民间手工艺,这也直接体现了艺术是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原始面貌中产生的。土家族女孩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和练习织布,结婚时还要有自己的手织挂毯作为嫁妆。这个民俗与西“兰卡普”同样都反映着土家族流传的一个美好的民间传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古时候一位聪明美丽的土家族姑娘西兰,她心灵手巧,在织锦上织尽了除了白果花以外所有的鲜花,为了织出白果花,西兰每天深夜都守在白果树下等待着白花果盛开。然而嫉妒西兰美丽聪明的嫂子已经在背地里编造西兰品行不端的谗言来污蔑这位美丽单纯的姑娘。一个美丽的夜晚,白果花盛开了,而西兰这位像白果花一样美好干净的姑娘却因为善妒的嫂嫂的谣言被醉酒兄长误杀。酒醒之后的长兄发现西兰变成一只鸟雀哭诉着自己的冤情。长兄才醒悟过来,十分懊悔。为了纪念和思念西兰,兄长每天将西兰织的织锦盖于胸前兰。每年到了春种的日子,西兰化作的鸟儿就会飞回家乡,提醒着土家人民勤劳耕种。这只土家族的小鸟叫阳雀,是我们在土家织锦上看到的美丽而独特的鸟形图案。为了纪念织布女神,土家人的西兰织的锦代代相传,这种工艺被命名为西兰卡普,也就是现在的土家织锦。这种织锦是土家族女孩必备的嫁妆,直到今天,土家族还有一句谚语:“土家族女孩不能织锦,就不能结婚。所以打花这种传统手工艺就这样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现在湘西突出的传统手工艺代表。当然,依附织锦上的各种装饰性纹样也是被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固定的造型纹样和色彩是整个土家族世世代代的心血的总和,也是他们公认的审美的统一。这不单单是织锦,这也是整个土家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智慧的结晶和他们审美的整合的结果。土家织锦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辛劳和善于思考,这里也渗透了土家族人的生活习惯、文化内涵、民俗风帽、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独特的文化特征。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人们代代相传的传统民间技艺和民间手工艺。从土家织锦上我们了解到土家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生活方式、生活文化、艺术审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
五、土家织锦的精神内涵
中国历史传统与审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种图案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吉祥、财富、丰收的向往。其寓意可以概括为”福、财、权”,如桃代表长寿,佛代表幸福,石榴代表多子,如意代表如意。同样,土家族文化中也有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土家族不同的地势和生活环境造就了土家人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而土家织锦则是承载湘西土家人精神生活、民俗内涵和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就像图腾一样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土家织锦对土家族人而言不单单是一件普通纺织物也是一种上精神的存在,其内在的精神支柱是土家族的民风民俗。在历史长河中,土家织锦也不断地随这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它的发展是以使用为前提的,这也恰好证明了生活中的审美往往离不开实用性。而织锦就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的完美结合。
土家织锦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我们传递了土家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同时也是连结土家民族的重要纽带。
作为土家族人们的生活常用物品的织锦,拥有实用性的同时在制作织锦的时候土家族人们也在织锦是注入了土家人美好的心愿:祈福吉祥、向往幸福和祈求平安。织锦蕴含的文化是土家民族长期积累和积淀的所传承下来的结果。在漫长的岁月的继承和创新中,土家织锦吸纳了土家民族民俗文化。
织锦所承载的人们精神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祈求祥瑞、寄托情感生活、宗教信仰。
1.??? 土家织锦是代表吉祥的符号。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织锦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寓意着吉祥,在土家族,每一块织锦都是都承载着土家人民对吉祥的由衷的祈求。土家织锦是美好祝福的载体。如土家织锦上常见的凤鸟纹,也称凤凰纹,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这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吉祥的向往。同样,织锦中常用九朵梅也代表着土家人对祈求吉祥,以红色为主色来代表吉祥。土家所有的织锦中都有平织的万字或寿字,这是祈祷祥瑞的符号。土家织锦也随着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代表吉祥饰物。这是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理想的寄托。
2.???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男女老少传递情感的信物。传统土家织锦的纹饰记录了许多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织锦也逐渐成为土家男女寄托相爱之情的信物。土家族姑娘结婚前,要织一块锦缎作为自己的配饰。这幅织锦体现了土家族姑娘们的心血和爱的表达。如果丈夫婚后外出,他们会把锦缎包在丈夫的衣服上陪他出去,就像他们陪丈夫一样。这块织锦寄托了妻子对外出的丈夫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这也表达了土家织锦是精神上的寄托。
3.土家织锦是宗教信仰的表现。湘西古时候属于楚国,系楚之南疆。故其民多“信巫鬼,重淫祀”。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涴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以乐诸神”。秦统一中国后,楚国虽然被灭了,但是湘西这代人们的信仰的民俗却保留了下来,从而使得湘西的巫风一直都格外神秘、浓郁而厚重,成为湘西颇具特色的民俗事象。由于地理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土家族人们的图腾崇拜。土家织锦成为了土家族人们沟通神、鬼的重要纽带。在土家族的祭奠典礼中,织锦是典礼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把锦缎挂在挥舞厅前,或直接作为祭祀的道具。有记载“,伏士城以锦为巢,屠王庙旁水波荡漾,灯火通明,万人空巷,一首挥之不去的歌”。这一记载证明,织锦作为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用作舞动的盔甲。。这些织锦的内容、纹饰都是描绘了土家族先人的辛勤劳作,或者是与鬼神有关的神话故事,土家族人们认为这个可以驱邪、庇佑土家族族人平安,这也是为什么土家织锦可以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的一个原因。
六、土家织锦和侗族织锦的异同
土家织锦与傣锦、侗锦、壮锦并称为少数民族四大名锦。早年时土家族先民和侗族先民在民族构成上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中都有一部分为百越族系中的后裔,但在之后民族发展过程中,他们分别与不同的民族交往,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这就可以证明为什么在原始崇拜上他们存在着某些相似性,而却各有各的民族风格。可以发现,虽然两个织锦底色不同但是花纹上有些许相似之处。从土家织锦和侗族织锦的设色规律可以看到这两个民族不同的信仰追求以及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土家织锦和侗族织锦虽然制作手法和机器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体现织锦实用价值的同时又体现了它在精神寄托层面及审美内涵表达的价值。虽然花纹、制作手法有差异但是他们都表达了精神层面的寄托。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也是他们有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土家织锦的价值
土家织锦的400多种传统图案是不同时代土家族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充分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的变化,土家族织锦艺术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处于全面濒危的境地,需要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1.??? 文化艺术价值:土家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意识,尊重祖先和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土家族的物质文化属性。它已成为熟悉土家族品牌形象、钻研土家文化的主要窗口。
2.??? 社会历史价值:湘西北土家织锦的历史发源与成长,是湘西北土家族地域社会成长的缩影,也是酉水河两岸土家族社区生产力成长的写照。它以丰富的图案形式讲述了古代文明的历史,被称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
3.??? 民族价值:家织锦、土家语和土家族风俗配合组成了土家族最明显的意味,影响著全部土家族社会。
4.??? 科学价值“:经花”是中国最古老的织造技术,已被时代所取代。而土家族花带则是典型的经纬交错的“经花”,有“活化石”之称。西兰卡腰式斜织机与2000多年前的汉代斜腰织机有相似之处。杠杆原理的应用为当今织造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
5.??? 传承与利用价值: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它包含了许多锦缎的优点。
八、总结
详细的材料和生动的实物为人民全面的展示了湘西土家族人民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轨迹。它告诉我们,土家族的先人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以勤劳的智慧、奋勇抗争精神,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它同时也体现了土家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通过长期积累沉淀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观念。土家族的织锦色彩艳丽鲜明,纹样生动丰富,寓意深刻隽永,它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
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我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正如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我得到了许多平时中观看书本没有办法得到宝贵经验。这次考察扩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亲身观察了解湘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更好的理解了民俗这门课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民俗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沉淀积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可以代表这个民族或者群体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是流动和发展的,它在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中国是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它包容着万千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受民俗文化的影响不断充实自己。正是因为有这么多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天仍在不断发展的中国。当然在看到它的闪光点的同时也要发现它不足,对待传统民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们要弘扬良好的民俗,让民俗在创新和继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卓敏.湘西土家织锦图案的艺术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2]?? 向珊姗.土家族织锦技艺特征刍议[J].黑龙江史志,2014.
[3]?? 刘家彤.西兰卡普的面料开发及其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
[4]?? 古怡,周丽娅.解读西兰卡普织锦的文化特征[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
[5]?? 陶婉芳,汤鹏.浅论湘绣、苗绣与土家织锦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