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与自然;文人画;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4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27
中华文明自古就强调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活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与“新安画派”的艺术思想不谋而合。中国文人画常寄意山水、咏物达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常常在画中得到表现,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也传递了中华民族早期对自然的生态意识。
“新安画派”的画家们主要以山水为创作对象,被称为“海阳四家”的孙逸、查士标、王之瑞、弘仁,他们描绘黄山的壮美和新安江的隽永,与自身的笔墨融为一体,把笔下的山水烟云达到迹化缥缈的境界。山川河流、奇松异石、花鸟虫鱼都给予了画师们无限的创作灵感。置身于绿水青山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领悟人生的哲理。在“新安画派”的生态理念中,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人类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下,而是属于自然之中。自古以来,山水得到文人画家的青睐,他们在大自然中得到洗礼,在山水画的笔墨中得到释然。正如“自然山性即我,山情即我情。”赵昌“每晨朝露下时,遶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在自然中取景采物,由此可见其身心与景物的妙悟交融。透过渐江的《雨鱼柳色图》,拂面感受到雨后空气的清新、柳枝的随风飘扬、河水的缓缓流动、群山的绵延不绝,自然的和谐之美尽收眼底。体验山峦气势,大自然的浩然之气“得山之骨,与山传神”在《溪山行旅图》中得到体验。在李永昌的《高士闲坐小图》中,一名隐士在河边悠然的坐着,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远离了人群的喧闹,忘却了世间的烦恼,与自然融为一体。
生态观念其实就是一个“生生观”,体现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导致了自然不可逆现象的出现。“生生观”在现在生态治理观念里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在古代画家面对自然景物时,也领悟到这种“生生观”。这是一个具有“生生”价值特性的形上的空间意境,是一种具有天地境界的“大自然”。《山水节要》说“:有山峦柯木,水石云烟,泉崖溪岸之类,皆天地自然造化。”荆浩以此说明山水动植物皆为循环的结果,画家需要“悟理”,体验自然造化。“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易。”文人画家希望寄物以生命,寄情以延续,寄神以永存,体会生生不息的境域。
根据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不仅要关注自然对象的形质特征,更要体悟内敛与形质中的内在源泉。中国古代山水审美是在观赏者心灵境界所引导的审美体验基础上,最终把握世界的“生生”本体,体验世界的生生之德,这才是中国古人所体悟的“真实的自然”。体现生生之德的真实的自然以“气”汇通万物,宇宙万物由此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生命体系。山水画论大量记载了画家对于山川的完整生命体系的观照,并采取了“相互映衬之法”去体现自然对象之间相辅相成的审美特性,这体现了文人画家与自然延伸出的生源合体。
整体观的延续使得自然中的萬物循环往生,春去冬天、暑往寒来,这一规律是万万不可打破的。文人画中的生态整体观便是外在的自然与内在的领悟联系到一起,映照出画面所呈现的整体观念。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理来说,可以理解为:以天地创造的自然万物为师,以超越功力、身心欲望的真善、虚静和空灵的心性,来体会万物的神韵美并获得内心的真自然,是艺术家对于外在客观美的感受与内心主观美的领悟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带有画家主观情感的本心作品。从而提升整体发展意识,提高自然和谐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美丽的中国就像文人画里的风景,文人画里的风景映照美丽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张瑞.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解[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6-25.
[2]?? 周维浩.反思、超越与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5.
[3]?? 周萍.论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生态哲学观[J].理论学刊,2018-9-30.
[4]?? 赵谦.新安画派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7-30.
[5]?? 师晖.生态哲学视角下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与意境美学[J].美术大观,2019-8-15.
作者简介:刘娜(1990-),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天津师范大学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版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