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空间内人物画题材的社会学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8858
摘要: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载体。狭义的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广义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地理概念,还包含着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起着一个载体的作用。承载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与联系,离开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活动及联系,公共空间的意义与价值会消失。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体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公共空间具有多种功能、规模、类型,在不同的公共空间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及作用。旨在探讨人物处在社会空间场域时的行为语言、心理变化以及交互作用的体现等,是公共空间视野下的人物绘画作品所关注并力求表现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社会属性:公共空间;群体人物绘画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26-02

  一、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

  (一)公共空间的连接性

  公共空间提供了人与人的交流平台,给予了人与物的连接。人走入公共空间中,使公共空间有其价值和活力。与此同时,人们有了交流谈话的平台。例如,在美术馆或博物馆,其中保存和展示美术作品,美术馆起沟通的桥梁作用。走进其中观赏美术作品时,沟通了观赏者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美术馆和博物馆中介性的沟通功能,使美术作品的接受大众化、社会化成为可能①。在这个传播与接受的场所里,接受性与传播性统一,从而达到人与物的心灵交流的目的。我们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中,经常会有讲解员,他们在传播历史文化时——观赏者与讲解者的交流,形成了人与人的交流。

  (二)公共空间的承载性

  公共空间对物质与文化的承载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与保存者。公共空间所承载的物质文化是人类宝贵的遗产。例如,科隆大教堂、亚历山大图书馆、武梁祠等著名建筑和历史遗迹,留存了多样的建筑样式、优美雕刻工艺、华美精致的内部装饰,其物质的可靠性,默默承载了人类无数的物质文明。在这些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同时也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文明。

  (三)公共空间自身的存在性

  教堂、神庙这类公共空间是举行宗教活动、人类心灵的寄托场域,在这公共空间中,其自身的存在属性要更明显。海德格尔在其著作《林中路》中说道:比如一座希腊神庙。它单朴地置身于巨岩满布的岩谷中。这个建筑作品包含着神的形象,并在这种隐蔽状态中,通过敞开的圆柱式门厅让神的形象进入神圣的领域,贯通这座神庙,神在神庙中在场。”②海德格尔将希腊神庙脱离其物质性,认为神庙是为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的。神庙开启着自身的世界。教堂、神庙是人们心灵的慰藉之所,人们走入神庙更多的是心灵的安放。在这类公共空间中其自身的存在性体现的更为明显。

  (四)公共空间的探讨对于人物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而这种公共空间被绘画者从现实中带入绘画中,其艺术语言以及公共空间的表现性同样呈现着不同的方式,让我们在创作中有更多的思考。走入公共空间背后的文化性、特殊性,帮助艺术作品打开世界,讲好艺术作品的故事。

  二、人物的社会属性

  (一)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

  首先,人是社会的产物。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证明了人类的祖先不是人头蛇神的女娲用黄泥捏成的,不是上帝用泥土捏的亚当和夏娃,也不是树上长的,海里爬出的。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中以及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维,都是社会的产物。

  其次,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自然属性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生理需要又促使人去劳动;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最后,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不能脱离环境、不能没有公共空间的参与,因此,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二)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上面几点我们论述了人是如何具有社会性的,但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人的参与,都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社会离不开个人,如果社会空间没有人类的参与将失去发展与活力。

  (三)不同的公共空间塑造不同属性的人

  不同的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属性与作用,而不同的属性与功能又决定了人的内质与不同。晋·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言:“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此言中的“朱”“赤”虽然形容人的品行,但将其形容社会的背景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教堂中的人物——人带着虔诚的心走入教堂,将心至于其中,空气安静且表情严肃,对上帝或神灵是信仰与崇拜的。人们自身带着崇高。而车站中的人物——行色匆匆,都是为了目的地而行走;嘈杂的环境,密集的人群,快速移动的空气,表情各异的人物,与车站的空间属性相统一。美术馆中的人物——或站立或慢行,安静的空间,放松环境;艺术品散发浓浓的艺术气息浸润着每一丝空气令人深思与享受。

  这是空间的独特属性,这种属性有着空间产生之日起就有的特质,人们走入空间,必然会尊重空间存在的意义,遵守其内在的规则。到此,我们尽可看出空间的神秘力量对于人的影响。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属性体现在人的自身

  人在出生后就不断在模仿与学习,成长与实践中不断适应所处的环境,所处的社会。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都深深被社会影响,以某种方式,或概念知识类似的手段工具来认识社会。例如,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他在模仿父母时就会被父母的严肃性、严谨性、强大的思维逻辑性、遵守法律、穿着、神态等方面影响。在这样空间长大的孩子未来所走的路也近乎父母的路。再如,出生在牧师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信仰的力量,在处理事情时会更多的秉持着包容的态度。会对神学感兴趣且表现出比其他孩子在神学,信仰方面更多的特质属性。曾经有个社会调查是《人的外在特征與社会属性的体现》,在问卷中,调查者会拿着照片让人们辨别其性格、工作性质、魅力、领导力等方面。人们通过照片中的人的着装、表情、外表和内在的气质,可以辨别出照片中的人物的工作性质、性格、魅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属性。这说明,社会的属性对人的影响与塑造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在绘画中时,可通过上述细节进行描绘。刻画出人物的内心、外在的气质,这些方面无不体现社会属性的存在与影响。

  (二)社会属性体现在公共空间

  在城市中有许多不同的空间,其中的一些空间拥有相当多的资源和权利。其作用各不相同,如生活空间、出行空间、宗教空间、政治空间。每种空间所表现的作用、资源及属性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如生活社区中,我们身边的城市广场、大型超市,这类空间在建设时就要符合大众休闲活动。其属性也是便于生存与活动的空间,是放松且休闲的场所。在这里人们的神态、衣着、举止都是无拘束、无压力的。在宗教空间中,人们把敬畏、崇高、信仰从内心全盘推出,交给这神圣的建筑物及建筑物中的神灵。人们神态庄严、衣着相对于生活空间的状态会更加正式。在政治空间内的人们,更加不同,人们在参加当规模政治性的活动时;无论是庆典还是集会,皆穿着正装,这便是这类空间赋予给人的影响。公共空间的功能、作用、权利,这些无形的属性在人的成长中给予深刻的潜意识记忆。公共空间中的人在融入此空间时,须遵守空间规则,使其作用、权利、属性的到最好的发挥。这也是社会发展、人区别与动物的主要体现。

  (三)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指导人物画的创作

  在群体人物画的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形似、神似而且要把人物的社会属性和人物所处的公共空间的属性全面表现出来。在五代时期,宫廷绘画为体现其富贵高雅,无论人物还是花鸟皆绘制的细致入微、活灵活现以及装点修饰,虽然富丽堂皇,但缺乏内在精神;清代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不似似之”的概念,石涛认为绘画和真实对象一样,也就是“画必似之”这样不能“贯山川人物之形神”,因此,也是在强调“神似”③;到了齐白石时,其绘画主张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不受传统精神束缚,在笔墨上更追求精神上的美,神似比形似更为可贵。从这这些画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绘画主张的不同与发展。而到了当代的绘画创作时,我们也应传承传统,并在传统中创新。

  群体人物绘画是美术作品各表现题材中的重要的构成部分,通常用以表现宏大场景以及社会历史等重大题材,传达出详细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是这类题材作品所必要完成的内容。探究画面人物的社会属性与公共空间的属性是完成这一课题所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需将各类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内关切的问题厘清,将其特质输入画面中,解决画面所表现的语义与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的属性不但体现自身的作用与权利,也体现在人物表情、衣着及性格中。详细分析与剖测人物绘画的社会学因素,有助于完善画面的内在信息与外在语言,并能使得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人物绘画,具备突破自身审美价值的意义,进一步推进完善艺术的超越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公共空间群体人物水彩画表现研究,课题编号:ISYSD377。

  注释:

  ①邹跃进,诸迪《美术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72.

  ②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2.

  ③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一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47.

  参考文献:

  [1]明海英,拓寬艺术社会学研究领域[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

  [2]卢文超.艺术社会学的两难困境及其解决之道[J].民族艺术,2018 (06).

  作者简介:徐海涛(1982-),男,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