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沙窑瓷器装饰纹样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8831
黄恩伟 洪婷

  

  摘要:长沙窑是我唐代的著名瓷窑,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一同称为唐代三大出口瓷。因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故亦称为铜官窑。始于初唐,盛行于中晚唐,在五代逐渐衰落。长沙窑距今已逾千年历史,其器物造型多样,其中釉下彩绘是长沙窑最具特色的工艺,不仅汲取了中国绘画、书法、雕塑等技法,并带有中西亚的风情特色和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一些装饰纹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长沙窑瓷器装饰手法和装饰纹样,分析其艺术特点。

  关键词:长沙窑;装饰手法;绘画技法;装饰纹样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70-02

  一、长沙窑的概述长沙窑是我唐代的著名瓷窑,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一同称为唐代三大出口瓷。因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故亦称为铜官窑。始于初唐,盛行丁中晚唐,在五代逐渐衰落。唐代国力强盛,经济蓬勃发展,瓷器已成为人民普遍的日常生活用具,中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米的频繁,促进了瓷器销往海外。长沙窑为满足海外陶瓷贸易的需求,大胆创新,发明了新装饰工艺釉下彩。独具特色的釉下彩工艺是在岳州窑制瓷的基础上,吸取北方模印贴花和三彩陶的彩釉工艺的特点,并吸收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逐渐形成的。五代后期相对安定的湖南卷入战火,连年战祸使人民购买力下降,市场急剧萎缩,长沙窑逐渐衰落。

  二、长沙窑瓷器装饰手法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一)长沙窑瓷器绘画技法之花乌画彩绘纹饰

  花鸟画彩绘纹饰是长沙窑彩绘艺术中经常出现、水平最高的典型装饰,其涉及对象是古代花鸟画中常見的,如麻雀、鸳鸯、鹧鸪、鹭鸶、山鸡等。花鸟画作为以工笔风格为特征的独立画科,是在唐代宫廷绘画环境中成长起米的,其画法追求勾勒完整、晕染精到。长沙窑釉下花鸟彩绘栩栩如生,有着独具特色的构图风格,它以瓷器造型为媒介,利用陶瓷材质,吸收纸上绘画的构图特点,将独立完整的画面经营在瓷器造型的主要位置,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宫廷花鸟画风格。长沙窑褐绿彩飞鸟纹瓷壶是以张开翅膀的鸟儿作为中心体,画工以简洁有力的线条,捕捉飞禽走兽的瞬间动态,四周用激情奔放的笔调作构图上的点缀,表现出自然界动植物的兴旺蓬勃的内在生命力,呈现出一幅率真写意而无雕琢感,自然而灵动的生活画卷。

  (二)长沙窑瓷器绘画技法之山水画彩绘纹饰

  长沙窑彩绘艺术中山水画彩绘纹饰构图独特,讲究虚实关系的处理。画工在处理画面对象在空间远近、前后、左右等关系中略具透视原理的构图意识,使这些构图动静结合、错落有致、主体突出,自然舒畅。而在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中,将对象的多少、疏密、聚散、繁简与其用笔的轻重、强弱,墨的浓淡、枯润相结合,令其画面空灵有致。山水画彩绘纹饰中的题材以水波、云气为主,构图简洁,虚实结合,画法自然,画面包含情趣和诗意。长沙窑彩绘艺术吸取泼墨法的工艺特点,工匠们将绿、褐、黑、酱、红、蓝等彩釉泼洒在瓷器上,形成各种图案,随意的笔调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活力,令泼墨法在长沙窑瓷上表现得酣畅淋漓。

  (三)长沙窑瓷器装饰手法之模印贴花

  在唐朝盛世的多元文化下,长沙窑除了拥有鲜明独特的釉下彩装饰工艺,其雕塑技艺也不逊色。出土的长沙窑生活器物等陶瓷部分雕塑中,使用了模印贴花技艺,是传统模印技艺上的创新。贴花,也叫贴塑,模印贴花是长沙窑瓷器上最具辨识性的特色装饰,源丁仿金属捶揲工艺,其制作过程是先制模、翻范,然后用印模压出一个完整的贴花图案,将做好的贴花图案粘贴丁瓷坯的相应部位,在器物整体和模印处各施不同的釉色后再入窑烧。贴花的部位多位丁壶的系钮或流下,为了凸出贴花的立体效果,施青釉时常在贴花表面加施一层褐色釉斑块,使纹样更为突出、醒目。模印贴花技艺在隋唐时期长盛不衰。唐朝社会安逸稳定,与中西亚文化交流、商贸往米频繁,栗特位丁东西方交通枢纽的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栗特人擅长于经商,成为了唐朝与西亚乃至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模印贴花的技法可能是长沙窑窑工吸取了波斯、栗特金银器的捶揲、压印工艺,大胆创新,为满足域外需求,迎合西亚,南亚等地人们喜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纹饰的审美需求,形成的一种新的贴花形式。

  三、长沙窑瓷器装饰纹样的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一)植物纹样之椰枣纹

  长沙窑模印贴花壶最常见的是植物纹,其中椰枣纹是出现最多的的主要装饰题材。椰枣树是棕榈科绿色乔木树种,它所结的果实叫做椰枣或波斯枣,古人也称椰枣为“千年枣”,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伊拉克蜜枣,是一种可口又营养的水果。椰枣树具有抗干旱的特性,在西亚、北非以及南亚等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最为常见。椰枣树被西亚人民称为圣树,在他们心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题材最早应当是异域商人提供的,在某些层面上长沙窑工匠们受到了异域商人等影响,在瓷器上大胆创新地运用椰枣树花纹,展现出完整的枣椰树形象,直接迎合西亚人民的喜好。

  (二)人物纹样之胡人形象

  外国人是长沙窑工匠们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比如头戴高顶帽、神态傲慢的回鹘人,浓眉毛、鹰钩鼻的大食人,还有一些头发卷曲的胡人形象经常被运用在陶瓷器具的装饰当中。在当时,唐朝政府鼓励发展对外商业贸易,西亚波斯、大食等地的外商云集长安、广州、扬州等地,他们不仅经商开店、买田地、娶妻,还参加科举考试。而丝绸之路也将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各个部族的人们带到中原地区,由于给中原人的第一印象是大胡子、卷发、高眉深目,因此便被统一称作胡人。胡人及其他异域文化对丁当时人们米说极具新奇性和吸引力,因此长沙窑工匠们纷纷追随当时的时代审美趋势,将这些图案纹样大范围绘制在陶瓷器具表面纹样的装饰中,极具异域中原特色,夺人眼球。另外还将陶瓷器具烧制成胡人模样的陶俑,出现了单独以胡人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胡人尊器具,在盛唐时期尤为盛行。

  (三)动物纹样之狮子纹

  狮子是长沙窑工匠们比较喜欢表现的形象。在长沙窑瓷器上有时能看到狮子图案,那是长沙窑工匠为满足西域地区人们的审美诉求而特意创作出米的异域纹样。但狮子是外来物种,最初在中国本土并没有的,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国家建立了友好贸易和文化往来,西方的“狮文化”才得以传入中国。在元稹的《西凉使》中说到:“狮子摇光毛彩坚,胡姬醉舞筋骨柔,大宛米献赤汉马,赞普亦奉翠茸裘。”是中国狮舞文化的源头。唐贞观九年(635)唐太宗得到了一头由康国贡献的狮子,其他一些进贡的狮子则米自米果、波斯和大食等地,丁是狮纹在瓷器纹饰中的广泛运用便开始于这一时期。另外,狮子在人们心目中还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在佛经中也是护法神兽之一,如佛教中得文殊菩萨骑在一头狮子上。

  四、结语

  长沙窑瓷器上的彩绘是唐代民间艺术的再现,装饰艺术与技术承载的诸多异域文化因素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积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为唐代最重要的外销瓷,长沙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它积极面向海洋,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但成就了自身的绚烂多彩,更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振波,戴雨亨,许群.唐长沙窑花鸟彩绘纹饰的审美特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01).

  [2]贾永华,长沙窑中外瓷器交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作者简介:黄恩伟(1996-),女,广东人,研究生一年级,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图案与装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