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当代摄影;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J405;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19-01
一、国外当代摄影的现状
西方当代摄影的发展历程不同于应用型摄影,应用型摄影的发展是线性的,是为了一个目的,在一个方向下不断前进提高的过程,而当代摄影的发展则是此起彼伏、迂回曲折的,一个摄影流派出现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就消失无踪,有的摄影家甚至在不同的创作领域出现。不过当代摄影本就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因此变化节奏快、起伏幅度大是国外当代摄影本身就具备的特点。
二、对中国当代摄影发展方向的研究
(一)“封闭”的中国当代摄影
中国的摄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走向普及化、群众化,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小型相机进行拍摄。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摄影曾经被改造成革命的一部分,被改造成革命的工具。20世纪末期,中国当代摄影作品逐渐被国际艺术展和摄影节所接受,中国的摄影家和摄影作品逐渐融入西方的当代摄影和当代艺术潮流之中。
但是中国当代摄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大规模兴起,许多作品在手段和形式上都有抄袭和模仿西方观念摄影的嫌疑。
(二)高速发展的中国当代摄影
1995年,中国当代摄影迎来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艺术家们开始越米越多地意识到摄影应该是独立的,而不应只是作为行为艺术家们向外界传递艺术观念和信息的载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观念通过照片进行表达,摄影正在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和艺术语言。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当代摄影很大一部分是由行为艺术的纪录转化而米的,因此,中国当代摄影就不自觉地带有行为艺术的“表演”特征。“摆拍”和“表演”的创作方式弥漫在当时的摄影圈内,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艺术家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开始了对各自艺术主题的表达。
邱志杰的《好》系列、杨福东的《第一个知识分子》等,他们将电影剧照的创作形式与摄影结合起来,联系自身的创作主题进行拍摄,对社会现实造成反讽性隐喻。
在此之后,带有中国特征的摄影作品开始形成,并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范畴中,与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相同,开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西方的策展人和评论家将目光投向东方,关注着中国摄影艺术的每一个动向。
不负众望的是,中国摄影家最先进入世界市场的作品具有着鲜明的中国时代特征,例如王劲松的《标准家庭摄影>系列、谬晓春的《宣传广告》等。
不管媒介曾经如何评价这些不主流看好的大胆实践性作品,这些摄影家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证明了中国可以凭借摄影自身的媒介优势在未来国际社会获得无限可能。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摄影进入21世纪,“摄影在经过与美术、装置、行为等多媒体交融和结合,正在不断地进入边缘化过程,己成为整个艺术世界未米发展的大趋势”①。
从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把生活用品放入画面起,到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被广泛使用,视觉就成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一座桥,而如今,艺术的多样性使得有许多这样的桥可以将观众引向思维方式的彼岸。“当代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提出更多種存在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去寻求答案”②。如何将观众与彼岸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作品的整体效果,才是当代摄影的终极目的所在。
艺术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形势和标准,摄影白存在之初就有不同流派的划分,拍摄方式、拍摄题材也不尽相同。摄影家们在受到西方摄影流派、题材等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东施效颦”的作品,但是中国当代摄影一直在努力并已经取得了成功。
未来在中国,摄影家们不仅要将作品立意放在国内社会,还需走出自身的局限性,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与世界文化进行对话沟通,以更具“现代性”、“开放性”的文化态度与西方对话沟通与交流。为彰显更多个性化的人格力量,为切入更多敏感的社会问题起到真正的先锋作用。
注释:
①陈沁.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研究(1990-2000年)[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②郭慧慧.观念之后的影像[J].金田,2012:12:1.
作者简介:韩欣格(1996-).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媒与影像数字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