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指普通百姓的安居乐业,在《礼记·礼运》中小康发展为政治概念,是儒家政治倡导、践行的社会形态。在封建社会时期,常常用来特指某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丰富和拓展了小康的概念,小康社会理论臻于成熟。
关键词:小康;大康;大同;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277-01 “小康”作为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的理想,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小康”的概念从哪里来呢?小康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老百姓实在太劳苦了,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呢?除了“小康”,《诗经>中还提出了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康”。《诗经·唐风·蟋蟀》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从诗意米看,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官员,天气冷了蟋蟀入室,让他感受到岁月匆匆,应该及时行乐。但这只是虚着一笔,这位官员真正想说的是后面的话,过度安乐不可取,份内之事要干好。过度安乐就是大康。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大康带有贬义,指少数统治者过度的腐败生活,小康则指普通百姓的安居乐业,是绝大多数劳动者所期盼的一种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合理的生活状态,是一个褒义词。
小康成为一个政治概念是在《礼记·礼运》中,“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礼记·礼运》从政治的角度诠释了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和小康。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时代因素的限制,大同社会只能成为儒家一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理想,而小康作为比“大同”低级的社会形态,现实可行、努力即现,是儒家真正倡导与努力践行的社会追求。大同与小康的关系类似于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小康虽然无法达到大同的天下为公,但在天下为家的状况下,能够照顾各方利益,调节好君臣、夫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保证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仍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形态。随着西汉时期儒学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小康作为儒家思想中的社会理想,逐渐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封建社会时期,小康常常用来特指某个政治清明的时代,如成康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有时也用来指代某个朝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五代时期,曾有“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和拓展了小康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进行扬弃、吸纳、创造性转化,赋予小康多重内涵。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最早提出了要建设小康社会的命题,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词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后来又陆续提出建设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等概念。邓小平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就是要在20世纪末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判断,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四任领导集体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被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升为中国话语,小康社会理论不断臻于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小康成为中国人民从温饱走向富裕的一个中间阶段,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小康的概念染上时代的烙印,内涵更加全面,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经过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各个时期的阐述,小康的概念从儒家的社会理想,变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小康的概念将从理论变为现实,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想小康、盼小康的理想即将落实在中国大地上,小康的概念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颍达疏.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