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翻译实践能力;翻译工作坊;ZPD
中图分类号:H059-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72-02
一、引言
隨着国际交流交往的日趋频繁,各类国际会议的日趋增多,尤其是当今确立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战略背景,这些都加速了市场对各类各级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以上海为例,仅2012年一年便举办国际性会议会展780个,面对如此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上海的应用型高校有必要将培养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作为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陈科芳,2009),当地社会经济缺什么样的人才,应用型高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孟庆升,2007:176)。但是与当地传统的985、211等高层次公办院校相比,受招生生源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并无优势,学生既无理论深度,也无扎实过硬的双语转换技能和广博的百科知识,尤其在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见长的BTI、MTI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于接收来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从事翻译工作毫无兴趣。同时受办学层次的限制,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能像当地的职业技术学院一样通过订单式培养和企业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这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极为薄弱。这样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双失的人才明显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就业市场上自然也就处于不利的境地。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并未厘清“翻译教育”和“翻译培训”的概念。刘和平教授在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翻译应该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培训”,翻译培训与技能、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而翻译教育则与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刘和平、许明,2012),因此必须关注的是人的认知、心理与能力发展特征,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同时,刘和平教授提出了“培养模式多元化”的观点,她指出各个高校不能简单复制其它高校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准各白的翻译人才培养定位。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于应用型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新的梳理,这也是本研究的着力点所在。
本文将结合“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imal development,以下简称ZPD)理论框架,尝试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色的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形成错位竞争,并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撑,从而为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启示。
二、ZPD理论及其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ZPD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维果斯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被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所体现的实际发展水平(the zone of actual development,以下简称ZAD)和在成人指导下或者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下达到的解决问题能力所体现的潜在发展水平(the level of potentialdevelopment)之间的差异。
这一理论揭示了一般学习者的认知轨迹,使教育者将关注重心从学习者的ZAD转移到了学习者的潜在发展水平,这样的关注转向体现了认知的动态化,符合人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但是学习者的潜在发展水平并非对ZAD的无限拔高,而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学习者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对其未来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的预判。
Cole和Cole(2001)强调它必须建立在现有能力基础上,同时又稍稍高出现有水平。ZPD不能过大,因为过于悬殊的差异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认知规律,当学习者意识到自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ZPD也不能过小,因为如果预设的潜在发展水平与原有能力水平相比对于学习者毫无挑战性,个体会失去内在驱动力,教学也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简单重复。ZPD理论同时指出,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ZPD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其着力点应当放在学习支架的构建上。
Chaiklin(2003)认为,维果斯基提出的ZPD理念是基于他的学习模仿论(imitation),这里的模仿并非无意识的照搬照抄(mindless copy of actions) (Vygotsky,1997),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并非任何事物都可被学习者模仿。维果斯基提出这一概念的预设是学习者对正在解决的问题的结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个体学习者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通过模仿成人或优秀的同伴来达到个体的ZPD。学习者对丁学习支架的反应度(responsiveness to assistance)也是其认知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学习者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ZPD理论是维果斯基上世纪初对儿童认知曲线的勾画,但这一理论却为当今课堂教学的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钟启泉(2018)认为,ZPD理论将课堂教学的使命从“有效地传递知识”变革为“借由协同学习,促进知识建构”。“协同学习”的教学范式改变了过去以个体为单位的学习观,将课堂教学转变成了教师指导下学习伙伴之间交流见解、协同展开认知学习活动的场所。这样的转变与当今翻译教育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高度契合,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也改变了过去传统课堂中对理论空洞的说教,有效契合了翻译任务的实践性,更为民办高校培养翻译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应用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天华学院借助产学研项目的契机与上海韦勋翻译有限公司的一线译员合作搭建了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应用翻译人才培养的翻译工作坊。工作坊是培养翻译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训平台,虽然校外社会实践是最理想的训练方式,因为企业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最直观深刻地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因为让学生顶岗操作出现纰漏,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甚至会泄漏企业的商业机密,这一点在翻译这一行业尤为重要。所以无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校内实训其实都是锻炼学生的最佳途径(孙超等,2017)。
天华学院创立的工作坊首先在教师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特色,既有翻译硕士专业毕业的理论教师,也有翻译公司的一线译员。翻译公司译员主要负责传授一线经验,包括翻译公司的实际运作流程,翻译项目的承接与处理,翻译常用软件的使用,审校等直接与市场接轨的翻译实践知识等,同时他们还负责提供材料。由于所有翻译的材料都来自于翻译公司实际的工作材料,既有合同、说明书,也有常见的工作手册等,这些来源于市场的材料充分保证了翻译任务的真实性。
天华学院的专职翻译教师则在任务进行的各个环节起统领作用,这样的专兼合作无疑对于提升学生的应用型文本的翻译能力有很大帮助,因为“课堂上的翻译练习和课后的作业无论设计的多么精巧,也不能满足学生翻译实践的需求。译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弥补了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专职教师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则保证了工作坊的平稳运行”(胡玥,2018)。
天华学院的工作坊思路是基丁ZPD理论而设计的对应用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究。正因为ZPD的发展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发展的和未定型的(王爱琴,任开兴,2016),而学生能否实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过度,也就是ZPD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指导或与能力较强的同辈合作”。
这一模式通过充分发挥能力较强同辈和专家的支架指导作用,即通过翻译项目的合作来实现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和优秀同辈的示范作用,充分提升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每轮的翻译任务在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解和梳理后,会由学员自主完成翻译工作。学员可以与指导教师就翻译材料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每两周一次的研讨会上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翻译问题。每次研讨会后学生除了需要整理提交译稿外还需要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反思,整理成翻译日志,强调译有所思,译有所得。经讨论修改后的译稿会交由翻译公司专职译员进行审校修改,最后学生会根据专业译员的审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译稿,同时在下一次的研讨会上反思上一轮的翻译实践活动(胡玥,2018)。
具体而言,工作坊首先按照程度把工作坊的成员进行分组,目的在于保证每一组既有能力相对突出的成员,也有水平较弱的成员,这样可以搭好小组内部的协作支架。接着工作坊会依据项目的需求和难度进行组内成员的分工。能力较强的组员主要负责翻译任务的译前通读、原文分析、词汇表制作、任务分解等工作,确保翻译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处于正常的轨道,然后再将翻译任务分项落实到组员手中,由翻译与语言能力较强的组员带领能力相对较弱组员共同协作完成,最后由组长进行审校,完成后进行问题分析汇报与任务总结。在工作坊的整个翻译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翻译公司的一线译员适时适当参与指导并给出中肯的反馈,确保翻译的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天华学院的翻译教师也会从理论角度给予学员必要的指导。由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在能力较强同学的帮助下有了同辈支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而能力较强同学的同学又在指导教师和一线译员的帮助下有了专家支架,这样的运作模式便充分发挥了维果斯基倡导的支架作用,从而保证了工作坊的每一位学员都能在支架的作用下,不断提高自己的ZPD,最终实现了翻译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依托校外翻译基地搭建的校内翻译工作坊平台为民办高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翻译实践的机会。这样的翻译实践平台锻炼了学生翻译技能,有助于实现民办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与今后翻译市场的充分对接,也大大提升了民办高校学生在翻译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有理由认为,不仅天华学院可以这样来培养翻译人才,其它同类民办高校或应用型高校都可以借鉴这样的人才培养思路,即依托校外翻译基地搭建校内翻译实践平台,通过支架实现合作式的探究性实践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培养模式一定能为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占得先机做好必要准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上海市产研学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为:220003.19.004。
参考文献:
[1]陳科芳.关于本科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2009(03).
[2]孟庆生.试论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02).
[3]刘和平,许明.探究全球化时代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述评[J].中国翻译,2012(05).
[4]Cole,M.&Cole.S.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M]. New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 2001.
[5] Chaiklin, S.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n Vygotsky's Analysi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Kozulin, A., Gindis,B.,Ageyev,V.& Miller,S. (Eds.).Vygotsky'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ultural Contex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6] Vygotsky, L. S.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the Crisisin Psychology: A Methodological Investigation.(下转第183页)
作者简介:胡玥,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教学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