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馆是地域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也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小型博物馆在地方文化传承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地方文化遗产最有效的载体,对于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旨在分析中小型博物馆的现状及探析如何充分挖掘中小型博物馆的潜力,打造地方特色,使之成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博物馆。
关键词:博物馆;中小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282-02
一、引言
中小型博物馆一般指的是县区级基层博物馆,因地域发展、经济、人才等条件限制,博物馆的发展与省级、国家级的博物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科学研究、文物展示数量、社会教育等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今,在国家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博物馆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如此大好的发展势头之下,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之路是当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价值,是现今所有中小型博物馆的共识。
二、中小型博物馆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不断的加大对文博工作的关注,而博物馆是做好科普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推动了这些地区的文博场馆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文博场馆工作比较落后,所谓中小型博物馆主要是指县区级博物馆。由于这种博物馆受资金、人才及展品、资源的困扰,运作比较艰难。由于资金的问题,中小型的博物馆在建馆之时,就没有将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展品制作列入预算,建起的只是‘空壳”,有名无实。也有很多中小城市的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单一,甚至有重复的现象,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强烈需求。
三、中小型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一)博物馆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博物馆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基础,在中小城市的政府资源配置中,对博物馆的财政投入并不多,从而导致为博物馆提供硬件服务的资源不足,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缺乏,整体运行机制系统不够健全。
(二)博物馆的功能性设施不完善
中小型博物馆在近些年来不断的进行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博物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地的文化进行展示,所以博物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博物馆建筑外观的可观赏性,而严重忽略了博物馆内部设施建设的实用性。因为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最终的归宿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向人们宣传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加强场馆内的功能性设施,为人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文博展品的表现形式匮乏
大多中小型博物馆的陈展建设主要是以实物展品和平面的静态展板的形式呈现。总体来说,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创新性不足,不能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需求,不能让公众感受到在实践中学习文博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历史知识的爱好与追求,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公众的参观热情,降低了博物馆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四)缺乏文博专业型人才
展示、宣传以及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博物馆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所服务,那么优秀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因地域、学术研究等原因的影响,很多专业型人才比较向往大型博物馆,大型博物馆相对于中小型博物馆学术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并且可以掌握最前沿的學术成果,这是中小型博物馆无法与之比较的。
四、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的对策
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也要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动员社会的力量来建设博物馆事业。
(一)多渠道争取资金
政府是博物馆主要的支持力量,应该逐步提高博物馆经费的预算,而且对于社会和个人资助个事业的应该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当然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不仅仅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经营服务项目来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比如:开发有特色文创产品。除此之外,还应动员社会的力量支持,可以和企业、知名人士一起参与博物馆的发展建设,既为企业塑造了良好的科技文化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互惠互利的作用。
(二)提高博物馆团队的综合素质
现有的文博专业人才还不足以满足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需要,而人才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型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较少,有的文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观念相对滞后、服务意识淡薄,造成团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中小型博物馆的重中之重是加大人才的引进,积极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多举办一些业务培训课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文博工作人员多学习文博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博物馆团队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临时展览的地域性与创新性
中小型博物馆虽然无法与市级、省级的大型博物馆相提并论,但却是各地最直接的文化宣传窗口。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挖掘地域性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举办有特色的创新性临时展,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价值。
临时展览不同于基本的陈列展,由于时效性、针对性等因素的特点,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陈展方式以及进行新的学术研究,并且将学术成果应用到临展中,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对于中小型博物馆而言,举办临时展览更加符合其实际情况。一是根据当下热点话题或是包括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日、端午节、重阳节等类似的重大节日,整合现有的图片文字资料,与自身博物馆及当地的地方特色相结合,进行展览的布置与宣传,吸引观众;二是与其他兄弟博物馆单位进行交流与结合,探讨各自的馆藏文物精品,根据馆藏文物进行文字的整理,研究出有价值的临展主题,引进一些他馆的精品展览及藏品,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2019年南博的“兄弟王”展览,则是河北满城汉墓到江苏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的结合展,这两个汉墓是中山王刘胜和江都王刘非的墓葬,将这兄弟俩墓葬出土的文物进行比较展览,非常具有意义与观赏性,为观众阐述汉文明、讲述中华文化故事,给公众提供反映西汉文明的文化大餐。
(四)加强馆校合作,提升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在宣传教育方面.中小型博物馆应主动承担起地方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角色,让本地域群众能自觉参与到地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将本地文化往区域之外传播,拓展文化交流。
让博物馆展览走进校园,是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开拓眼界。用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学生注入生动鲜活的精神力量,是博物馆工作的创新性拓展。加强和各中小学校合作,建立“博物馆+教育”的合作模式,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开发不同主题的课程,不断深化博物馆公共教育内容,形成各中小学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长效机制。让青少年们喜欢来、待得住、还想来,让藏品“活起来”“动起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
五、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从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中小型博物馆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本地实际,多开辟一些精品项目,多渠道的创新宣教模式,促进本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文治.也谈博物馆文化[J].丝绸之路,2002 (04).
[2]黄学礼,中山打造特色博物馆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5-3-17.
[3]杨志刚,展示与服务:博物馆职能的新认识咖.中国文物报,2006- 03- 1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