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析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要性,其次从强化文化立法,优化文化政策、更新政府职能,调整行政模式、延伸投资途径,完善投入制度、落实推动改革,整合产品供给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239-02
一、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服务结构的有机组成成分,也是维护公民文化权利、确保文化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适应公共文化需求的服务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长时间进行的系统工程,政府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责无旁贷切实维护好群众文化权利,调动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到此项工程,构建政府与民间多方合作的格局,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所以,怎样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要性
公共服务体系是支持国家总体文化产业建设的分支,和经营文化产业一起构成了当前文化建设。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不同,公共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服务后,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机构,与非营利性社会文化机构组织作为平台,组成多元化的文化网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是为整个社会公众而服务的,并具有公正性、公益性、多元化、方便性及全局性的特点。
(一)给公民提供文化权利
公共文化服务不单单关系着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更关系着大众的生活。工作中需要以人为本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精神层面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文化权利上升成为了公民生存权以及发展权的重要构成。文化权利作为公民基础权利,涉及文化事物参与权利、文化成果发展权利与文化生活创造权利,公民文化权利作为社会主义的重点内容,还是文化服务诉求集中表现形式。创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共享文化的机会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于为大众服务,依靠他们的所需、所想建立设施,让公益实施为群众掌握并享受。由民生角度做到文化成果一起共生。以民生为我们工作出发点,解决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方便大众,服务大众。
(二)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
依据群众最真实与最直接的文化需求生产,促使群众看得懂与买的起,达成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平衡,充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关键是适应群众观看电视与收听广播以及读书看报的需求,注重社会上特殊群众文化需求。以人为本是工作所要遵守的重要思想观,其目的在于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每一件都要考虑群众的需求,以此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工作。需要充分调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热爱以及关心,让他们愿意主动参加到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集体力量,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到更全面。意识到群众才是公共文化事业的主角,只有他们满意了,这项工作才能更具实效。
(三)維持优质文化形态
公共文化服务来源于乡村以及社区,持续化的注入资金与人才,传递民族艺术,推广时代精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最大化调动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感知,巧妙的对多种文化形态加以传递与维持,有助于国家文化持续宣传与发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思路
(一)强化文化立法,优化文化政策
将群众文化权利视作中心,修订对应的法律机制,切合实际保障国家文化遗产,优化文化政策,提高文化政策扶持的积极性。将现行文化政策为前提,充分思考文化发展的政策,包括投资于融资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出台文化税收与价格政策以及社会捐助等,组建完整的宏观调整工作体系,确保多种主体能够有法可依与有章可循,为文化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础。
(二)更新政府职能,调整行政模式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国家要积极的更新政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进行办文化到管文化模式转变以及小文化到大文化模式转变,实现行政模式调整目标②。将文化规划视作核心点,确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入公共文化建设动力,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制、队伍与功能结构等,加强文化服务协调指导效果。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的需求,配合宣传与教育和文化等部门与群团组织,安排基层文化机构与相关人员进行创新与生产,达到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目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动力支撑。同时,需要做好公共文化的基础建设,以全面规划为基础,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其文化活动需要和自然环境特点统一,修建具有公益性基础设施,并建立一些文化单位,让建成的基础设备需要符合当地地域特点以及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与时代同步,可稳定、长远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完善各乡以及各镇基础文化的建设,让当地的文化馆、图书馆等完善文化的建设,并在各乡镇建设公益性的场所,如可开展娱乐的活动室以及可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场所,让群众可以阅读、看电影等。
(三)延伸投资途径,完善投入制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期间要适当的完善投入制度,转变公共财政增长计划围绕城市主体地位,形成基础建设为主导,转移支付财政方案的目标,调整公共服务在区域中发展不平衡现象,重点保护弱势群体,确保投入计划足够公平与有效。并且延伸投资途径,多样化的鼓励与引导社会中新型力量加入到公共文化建设中,通过政策引导与表彰奖励等,把多种社会资本要素流动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范围内。
(四)落实推动改革,整合产品供给
加强国有事业机构的改革进程,尤其是劳动人事、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等,形成竞争与激励一体化的机制改革模式,发挥约束制度与激励制度的优势,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调整好文化服务资源的结构,土坯行业与城乡的局限性,将国有文化资源效率提高到最大化,进而给服务单位注入新型的活力。另外,优化文化服务信息获取、研究、反馈与发布方案③,时效性判断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针对性提供信息类或者教育类的优质文化产品,免费对公共博物馆进行开放,巧妙结合定点与流动服务,促使公益文化可以走进校园、农村与工地等趋于之中,贯彻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性的理念,在政府采购和财政补贴等操作下推动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由此落实推动改革对产品供给加以整合。特别是要加大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力度,政府可以购买各种文化资料,让原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变得更丰富饱满,具有现代性,支持各文化团体下基层,让文艺创作可以深入至群众中,挖掘具有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点文化产品,形成具有原创精神以及文化核心的文化品牌。大胆创新当前的文化形式,让产品可以更加融入至群众中,多创作与生活相近的作品,记得群众的喜爱与支持。
(五)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实现平衡发展
需要不断加大农村重点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他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保留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不需要直接把各种文化项目与产品送到他们的手里,而是要寻找农村文化的历史根源,做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让他们的文化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引导广大农民参与至政府组织的各个文体活动中,多听他们的意见并解决具体需求。大力扶持地方戏剧发展,支撑当地各论传统节日以及地方戏的表演,针对农民需求以及他们所喜爱的节目,丰富文化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的开展十分重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上,要选择科学的方式与措施,进而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文化精神布满社会的各个角落,带动城市的持续化建设。
注释:
①孙浩,王玉凤.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8 (01):70-73.
②吴理财,解胜利.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0年:理念演进、逻辑变迁、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 (05).
③潘鲁生.中国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论——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9 (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