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阿卡贝拉;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 2 (2020) 09-0073-02
一、引言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自发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升华,因此艺术对于人类而言必不可少,尤其是音乐艺术,几乎每个人都有听歌的习惯。在中国流行乐发展史上,一种源自意大利的合唱技法带来了许多改变,为我国的合唱音乐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以其气势磅礴、穿云裂石的特点而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阿卡贝拉的起源、发展与其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二、阿卡贝拉简介
(一)起源与发展
合唱乃是音乐表演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阿卡贝拉属于合唱的一种,它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是无伴奏合唱形式,首先被教会音乐采纳,许多教徒聚集在空旷宽敞的教堂中,轻声哼唱宗教音乐,以纯净的人声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偶尔也会使用较为简单的管风乐器来增加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提升乐曲的美感。然而当时的阿卡贝拉只应用于欧洲教堂,所演绎的音乐也是宗教音乐,相对而言较为严肃,给人以死板之感,缺乏轻灵、欢快的曲目,因此许多人认为它听起来十分压抑,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百家争鸣,这种合唱形式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并走出了高高的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与世俗音乐结合,而不是局限于演唱宗教音乐,因此,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逐渐诞生。
在17世纪之后,欧洲受到几次大型历史变革的影响,经历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后,许多种乐器纷纷问世,并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小提琴、钢琴等极具表现力的乐器受到了广大作曲家的推崇,尤其是以多变的技法而被誉为乐器王者的钢琴,成为了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巨匠的挚爱,并且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创作乐曲,阿卡贝拉这种无伴奏合唱形式淡出大众视野,进入消退期,虽然19世纪欧洲涌现了大批著名作曲家,但他们却没有留下多少阿卡贝拉曲目,只有一位作曲家Timothy J.Krueger曾经在启蒙时期表现出了对阿卡贝拉的浓厚兴趣,并自发进行阿卡贝拉曲目的搜集与解读工作。
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怀念并找寻纯净人声合唱,阿卡贝拉在聚会等交际活动中逐渐得到了频繁的使用,参与阿卡贝拉演唱和创作、改良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有许多音乐家创造性地加入了不同类型的曲风,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阿卡贝拉的内容,使其逐渐多姿多彩,表演风格也从庄严肃穆、单一死板变为灵活多变,阿卡贝拉迎来了发展高潮。20世纪末,许多阿卡贝拉乐团纷纷建立,他们创造性地将录音室中常用的音控方法应用于现场表演,并且在其中加入了一些舞蹈因素和动作辅助,例如走位、表情、观众互动等,以此来带动和吸引观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做到把控全场,为阿卡贝拉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前景。
(二)特点
阿卡贝拉将人声根据音色来进行分类,采用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的互相搭配来表现音乐,使得演唱特点鲜明、错落有致,并以不同音色的人声来代替乐器——事实上,阿卡贝拉的“无伴奏”只是不采用乐器参与演奏,或者只使用极少的乐器元素,而非完全不使用音乐伴奏,它只是用丰富多变、高低错落有致的人声来模仿乐器发声,充当伴奏。在阿卡贝拉中,男高音起到铜管乐器的作用,高亢嘹亮、响遏行云,是整首乐曲的骨干,串联起乐曲的节奏,女高音如同清脆鲜明的管弦乐器,将主旋律呈现给观众;而男低音如同小提琴,娓娓道来,延绵不绝,音色低沉稳定,能够清晰地表现节奏感,带动观众;女低音像是木管乐器,起到了衔接作用,使得高音和低音能够如行云流水般切换,就像润滑剂,使整首乐曲细腻婉转,不过分尖锐,更能被观众所接受。阿卡贝拉乐曲结构复杂且十分严谨,具有很强的张力,整首曲子听起来平稳和谐,不会由于高音和低音的衔接而让人感到突兀。
三、阿卡贝拉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发展与实践
(一)阿卡贝拉的引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改革开放活动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国家之间的往来也逐渐密切,阿卡贝拉为我国音乐家所认识,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当时的阿卡贝拉有着独特的演唱技巧,与我国传统音乐的技法有所区别,它对我国的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多变的声线和灵活的歌唱能力、能够模仿不同种类的声音,才能够进行阿卡贝拉的表演。
除此之外,它的表演形式也与我国传统合唱方式有所区别,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的演唱团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表演者靠着动作、表情与观众形成互动,将阳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即的音乐变成雅俗共赏、给观众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使得音乐更加“接地气”,增加具备人情味。另外,它也没有指挥来把控音樂节奏,全凭演唱团成员之间的眼神互动或者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从而完成控场。但阿卡贝拉以其较高的自由度和不需乐器伴奏、合唱团规模小的特点迅速在中国音乐界获得了一席之地,它鼓励演唱者自己创作声音,鼓励人们自己进行摸索和创新,当时人们自行创造的海豚音、黑嗓等,在今天依旧广泛流传。
(二)阿卡贝拉在中国的实践
1.舞台表演
在上世纪末期与本世纪初期,阿卡贝拉在我国音乐学术界并未获得过多关注,但在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表演形式,全国范围内的阿卡贝拉乐队数量也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几支发展成为几十支,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北京和上海居多。例如著名的蝌蚪合唱团,就是以阿卡贝拉形式在《我要上春晚》节目中进行表演,并获得了强烈反响,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另外乐队主唱也是小有名气的歌手,凭借阿卡贝拉多次在青歌赛中拿到名次。成立于2010年的Strong Voices乐团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他们在《中国梦想秀》中精彩绝伦的表演,使得全国观众都开始注意到阿卡贝拉。除了这两个乐团,其它合唱团体也逐渐引入了阿卡贝拉演唱方式,并在各项比赛上亮相,上海世博会上也涌现了一大批阿卡贝拉节目,这意味着阿卡贝拉已经被广大国人能接受和喜爱。
2.音乐教学
二十一世纪初期,许多高校也自发组建了阿卡贝拉社团,吸引了大批学生,而后高校将阿卡贝拉作为合唱教学的一部分内容,采用小组合唱的分组形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变传统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过程枯燥、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局面,并且使合唱教学不再受到场地、设备、费用等的局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唱教学的发展。最初进行阿卡贝拉教习时,常出现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为此,教师们将学生按照声部分为各个小组,将一个大的合唱团分成若干小团,为其配备完整的声部组合,并在课上时间让小团单独演唱,作为教学质量检验的项目,并且组织学生互相观摩。这种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使他们在课下时间多锻炼自己的演唱技巧,练习课上所学内容,并且在互相检查时认真专注,聆听他人的表演,从而发现各自的问题,取长补短。
(三)传统音乐与阿卡贝拉的融合
阿卡贝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后,作曲家们纷纷展现了高涨的创作热情,使得阿卡贝拉乐曲的创作逐渐走向多元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作曲家开始大胆尝试不同的创作技法,有一些甚至自己创作了新的作曲理论体系,许多风格迥异、石破天惊的音乐被创作出来,用于阿卡贝拉的表演。作曲家们开始将我国含蓄内敛的文化风格与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结合,或者对传统乐曲进行改编,使它们更适合阿卡贝拉的形式,为观众们呈现纯净的、空灵的乐曲。此后,越来越多的阿卡贝拉表演掀起了国内的创作热潮,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中国风阿卡贝拉乐曲的探讨。
(四)阿卡贝拉在中国的发展
及至如今,现代的作曲家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充分驾驭阿卡贝拉这种表演形式,并自由地融入民族音乐的元素,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将较为合适的民族音乐的旋律直接作为创造阿卡贝拉乐曲的基础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减少伴奏所占比重,凸出人声地位;第二则是通过对民族音乐的作曲方法、风格感情等进行研究,将其融入到阿卡贝拉乐曲中,并采用古诗词、古文等作为歌词的创作蓝本,为乐曲增添丰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为歌唱赋予内涵,台上选手使用纯净人声表演时,也如同讲述一个故事,娓娓道来,摄人心弦。许多现代作曲家已经能够将民族音乐完美地与阿卡贝拉结合.创造兼具现代化音乐艺术特征和民族音乐风格的新型音乐,使得阿卡贝拉完全为我国所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
我国若想进一步发展阿卡贝拉,就需要引导人们树立“重在参与”“全民音乐”的思想,回归阿卡贝拉的核心思想——纯净人声、返璞归真,摈弃功利思想,不能只将其作为参加比赛的噱头、赚取名声和金钱的工具,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内涵。未来还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阿卡贝拉结合,将我国诗词歌赋通过这种形式来演绎,在促进音乐发展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
四、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文化交融是必然现象,阿卡贝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内涵、促进了音乐的发展,而我国也要在引入新技法时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在兼收并蓄的同时将其进行改造和同化,使其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耿靖恒,浅谈阿卡贝拉的发展与演唱变革[J].艺术评鉴,2019(18).
[2]耿靖恒.阿卡贝拉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现实地位与发展前景[J].北方音乐,2019 (18).
[3]耿靖恒,现代阿卡贝拉在中国的音乐文化现象研究[J].艺术评鉴,2019(17).
[4]要明月.现代阿卡贝拉在中国的音乐文化现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作者簡介:张思(1991-),女,河南郑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视唱练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