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米歇尔·德塞尔托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解读,针对妥乐村行商空间中的“抵制”、“消费”、“散步”进行调研,探讨妥乐村行商与当地管理者、原住民、游客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乡村非正规空间研究的补充。
关键词:行商;行商空间: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6;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279-03
一、行商空间中的日常生活审美理论
(一)理论基础: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首创,学术界对此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米歇尔·德塞尔托建立了日常生活中反理性的社会学。他强调要善于将论述的笔触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微观层而,伸展到日常生活末端普通人的生存策略当中,从小人物身上发现大智慧,反映其他社会问题。本文观点主要来自米歇尔·德塞尔托,笔者将从三个维度来阐释妥乐村行商空间:(1)日常生活实践的“抵制”战略战术;(2)“消费是另一种生产”;(3)“散步于乡村”的审美体验。
(二)概念辨析:行商与行商空间
1.行商
行商,寓指外出流动经营的小型个体商贩。他们没有固定营业时间、地点,常往来于各地贩卖,即流动商贩,与“坐商”相对。本文行商是指妥乐村村内广泛存在的,由本村村民和外村村民构成的流动商贩群体。他们通常在路边进行交易,周转资金少、流动性大,转移灵活,偶有固定贩卖场所,多见于各条交通流线,搭棚置桌,用塑料口袋、竹筐、背篓、簸箕等农用工具盛放,销售以农产品为主,也会在路边植物枝丫上悬挂手工艺品,对路过游客热情地“拦截”式贩卖(如图1所示)。
2.行商空间
行商空间是外村村民在路边摆摊所形成的交易空间,因位置的移动和交织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多集中在村内人流量密集的交通线、景观节点,这类自下而上的空间形式,通常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未有规划。
(三)行商空间中的日常生活审美
行商作为社会基层,由于生计形成各种非正规经济活动,这样的存在方式形成了特定的空间场所,也带来一系列矛盾、发展机遇和新的生活体验。本文试图从商贩、原住民、游客、管理者的不同视角重新审视这一空间制造和空间再生产。
二、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妥乐村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隶属石桥镇。我们选择妥乐村作为研究区的主要原因:(1)妥乐村是六盘水市10个传统村落中经济最活跃的村,自下而上的空间管控具有代表性。(2)流动商贩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群体,研究通常限于城市,缺少乡村研究的案例。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12月15日18日发放,回收有效问卷92份,其中商贩20份、游客21份、管理者21份、原住民30份。通过统计,以便更充分了解不同人群对妥乐村行商空间的看法。
三、抵制:不同利益者的较量
德塞尔托的理论中,日常生活并不是单一美好的,存在着支配性的权利,也存在着对绝对权力的“抵制”,是一种角力关系。本文将从三方而进行阐述。
(一)管理者的“抵制”
本部分针对21个管理者、20个行商进行调研,内容包括:“本村有没有制定相关的条文条例来管理商贩?在管理过程中商贩有没有积极配合您的工作?您到这里贩卖商品有人驱赶你们?”。结果表明,lOO%的商贩知道村内管理制度,90.5%愿意积极配合,9.5%不愿意積极配合。有6人表示有被管理者驱逐的经历,有14人表示没有受到驱赶,占总数的70%。以此看出,管理者与商贩之间存在摩擦、角力,但“抵制”并不突出。
(二)同行的“排斥”
本部分针对20个行商进行调研,就商品种类而言,以食品为主,内容较单一,同行存在一定的竞争“排斥”(见表1)。其它受访内容包括:“您在贩卖过程中会调整商品价格来吸引顾客?您希望怎样摆放自己的摊位?”。80%会调整价格来吸引游客,20%不会。70%希望根据游客量灵活摆放摊位。以此看出,妥乐村行商之间的“排斥”较弱。
(三)原住民的“困扰”
本部分针对30位原住民进行调研,内容包括:“您对周边流动商贩的看法?流动摊贩摆摊有给您的生活带来不便?”。70%的原住民希望有流动商贩,16.7%的人不希望有,13.3%的人无所谓(如图2所示)。村内产生的影响:环境卫生>交通>噪音(见表2)。村内是原住民生活的场所,商贩往往集中在人流密集处,以寻求最大经济效益,这必然对原住民的生活产生负而影响,同时,他们给原住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潜移默化的得到了认同,融入度较高。
四、“消费”是另一种“新生”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使用,消费者的使用也需要将其放置于特定的情境关系中。所谓“效用”,就是消费者怎么看待商品价值或发现商品隐藏的属性,即想法再生产。消费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还能通过消费者的再生产,挖掘文化含义并进行传播,这就是另一种“新生”。
(一)促进发展
村内从行商诞生,到形成一定规模数量,再发展到需要专门管理,说明自下而上的非正规经济形成的非正规空间,己然反作用于管理者的政策制定。
(二)传播文化
买家通过商品,可以发现商品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行商贩卖的商品中,有些商品极具特色,比如:银杏果、银杏叮叮糖、烤银杏、银杏爆米花(如图3所示)。
通过对21名游客进行调研,95.2%的游客认为烤银杏极具特色(如图4所示),33.3%的游客愿意推荐(如图5所示)。这些充分说明以当地产品为载体,行商己给游客带来影响,向外界传递妥乐村“树伴人家”形象。
五、散步于村落”的空间审美体验
当游客散步于村落中,身体介入静态的景观空间,在行商引导下,心灵同时介入动态空间,动静交融中,感受乡村当下的生活转变,成为独特的审美经验与时空记忆,变成与过往人、当下人生活紧密相连的开放空间。
(一)空间的产生
行商在目的驱使下,巧妙运用战术,位置移动,相互交织而形成新空间。针对行商的20份、游客的21份、居民的30份有效问卷,内容包括:您希望商贩怎样摆放摊位?您觉得以什么方式收入更高?您倾向于去哪一类摊购买?”。统计得出,游客量是决定摆放摊位的重要因素(见表3)。
(二)空间布局形式
商贩旺季为节点式,商用民居周围空间为集中规整式,淡季为无序式。
六、结语
本文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抵制”、“消费”、“散步”三方而对妥乐村的行商空间展开研究。通过对92份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妥乐村行商空间是多向作用的产物,其生成原因、分布特征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两个以上主体互动的结果。
行商窥见了空间消费与生产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抓住时机,开始他们的行商生涯。随着游客数量、商品种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商贩规模也逐渐壮大,从而产生了活跃的行商空间,需要管理者专门的应对,这一需求需要被正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九成以上的游客愿意购买“树伴人家”文化产品,由此可见,行商带来了文化的扩散。在行商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原住居民和景区管理者对其产生了“抵制”,而“消费”却作为比“抵制”更加积极的因子存在。重新审视这一自下而上的空间,将其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特色“名片”,是对行商空间的探索,是对特殊主体的尊重。商贩作为妥乐村行商空间的缔造者,在摊位选择、分布上满足了游客更好“散步”的需求。游客亦作为行商空间的支持者,其心灵审美需求在妥乐村得到了更充分的满足。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乌蒙山区传统村落景观体系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18zc112;项目名称:发生学视角下乌蒙山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项目编号:黔教合KY字【2018】379;项目名稱:贵州省201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521006:项目名称: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妥乐村“景观名片”,研究,项目编号:LPSSIDXSI8131。
参考文献:
[1]叶丹,张京祥.日常生活实践视角下的非正规空间生产研究——以宁波市孔浦街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5(05).
[2]张荣,抵制·消费·散步——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王琪琪,米歇尔·德·塞尔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林敏慧,黄琳玉,郑嘉静,等,城市旅游空间的非正规就业集聚研究——以广州为例[J].旅游科学,2019(04).
[5]陈文超,行商与坐商:进城创业的组织经营形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3).
[6]张延吉,张磊,吴凌燕.基于集聚经济的流动商贩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04).
[7]黄耿志,薛德升,徐孔丹,等,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公共空间治理——对城市流动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后现代反思[J].国际城市规划,2019(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