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讨民间国学热与儒家生命之美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018
张新

  摘要:“国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生命哲学,而国学读物主要以儒家经典文本为核心故而探讨民间国学热,离不开对于儒家生命之美的解读。本文主要以王阳明“心”学为视角,以说明那无善无恶、纯亦不已的本心就是儒家生命之美的真实境界,其‘心”学所关注的是价值世界、精神世界和审美世界。其中包含的功夫修养论、知行合一论让人的生命境界得以提升,生命之美就在于呈现无善无恶的本心。

  关键词:国学热;功夫修养;生命之美:本心呈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01-02

  一、引言

  探讨民间国学热,离不开对于生命境界的追寻,前者关乎“身”何以自处的问题,后者关乎“心”何以安顿的问题,生命之美就是要解决“身心的平衡与合一”问题。人们身处喧嚣、尘世,人需要审视、反观自己的内心,方可不被物欲奴役而成为自我的主宰。“当求诸心,虚明静一”是人格美的最高境界。而人要呈现心灵之美,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人们需要经历层层修炼来磨去自我的浮躁与蒙昧。王阳明心学以上“心”为本体,通过“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功夫修养的方法来呈现本心,从而给人们展现一种生命之美的境界。这一思想在《传习录>中有所体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①”

  在此,“心统摄身、意、知、物,此之谓“心本体”的境界,本心呈现,生命之美绽放,个体的生命展现出的是:价值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与审美的世界。而民间国学热兴起的根源之一,也是人们对于这种生命之美的探索。

  二、以“心”为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

  王阳明心学所阐释的美的境界,表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传习录>中有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夜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答日:‘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②”。在这段对话中,王阳明所关注的是价值意义的世界,此花是具体的审美对象,而人才是真正的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中“人之心”将对象与主体联为一体。在这种“一体性”中,人们才能清楚的认识何为美、何为丑,一种好的审美关系发生的前提在于:审美主体确立何种的审美态度?人需要摆脱耳、目、视、听的快乐,让万物与心合一,用审美之心赋予万物.我们才能发现万物所蕴含的价值之美。那么我们如何不被万物蒙蔽,从而获得真实的生命之美呢?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如,同于大道,此谓坐忘。③”庄子将这种“坐忘”描述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超越一切功力、生死、社会。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是一种纯粹的、最理想状态的审美意境,然而一般人很难做到。毕竟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我们必然要与事事、物物打交道。那么审美行为的发生,也同样要以现实环境为基础。正如心学所提到的“众理众德皆摄归于心;做人、立身、处事的功夫,当求诸心。④”而人格美的高度修养便体现在“当求诸心,虚明镜一”,人的内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内在的心对于认识事物有指导的作用。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⑤”要此我们不谈西方哲学所说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认识对象在没有进入到认识主体前,是没有价值意义的,人赋予认识对象以审美的感觉。既然审美关系的发生核心在于人、在于人的心,那么审美就具有了主观性。

  然而不同的人,因为性格的不同、心境的不同。看待同一种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举古松的例子,他认为:各人所见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成分。⑥”在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看法、感觉并不等同于审美。人们内心抱有美的情感,才会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生命的美感。“心外无物”描述了一个价值意义的世界,它所關注的是审美对象进入到审美主体中,美的情感才得以产生,并得以确立。

  三、以“行”为美——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从阳明心学解读儒家生命之美,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以“心”为美的境界,同时也强调以“行”为美,前者强调“知”的重要性,后者关注“行”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阳明心学中称之为“知行合一”。此理念在人们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的时候,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分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⑦”知与行本来就是一,真知即为行,不行不足以知,以“行”为美就是“知行合一”之境界。然而对于一般人要想达至此境界,需要进行层层的功夫修养,从而达到“知之真”即“行之美”。那么阳明心学所告诉我们的修养功夫是什么呢?阳明认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正”便是正人之心,“事”便是人与事事物物发生关联,行为美的产生关键在于审美念头的发动就是“正”的,此“正”就是本心呈现,无有任何杂念,纯而为一的。

  审美行为的发生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此过程既有感性,又有理性,两种情感的杂糅,人们需要寻找内在的平衡关系,如此才能让人的认识符合审美,才能自然的流露出行为之美。在此,情感所对应的是“致知”,认识事物对应的是“格物”,在阳明心学中这种“格物与“致知”的关系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格物”即是“正其不正以归其正之谓也”,就是格除内心不正的念头,让其“归正”,“物”就是“意之所在”,在此格物强调的是意义的世界,“归正”就是让人们抛开物欲、外在的禁锢,回归内心纯粹的自我,让人们具有审美的内心,如此万事万物映入人们眼前就具有了美的价值和意义。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人们需要不断的进行功夫修养,正如《大学问》所提及到的:“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功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物者,是其功夫所用之条理,虽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事。⑧”“知行合一”是物我身心达到融摄一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人们按照本心的指引跟万事万物相融合,自然会“弃丑存善”。既如此前面所讨论的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其根源就在于人看待事物需要判断、分别、权衡,而审美行为的发生就是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功夫修养,将本性所涵养的的纯真之美自然流露,故人们关注自己内在本心,让本性符合善和美的过程就是行为之美。王阳明说:“吾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⑨”人们对待事物,在一组审美关系中,以内在真实的本心出发自然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在探讨行为美时,王阳明心学所强调的知行合一,重点突出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个人,在审美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践行能力。王阳明主张以“以心役物,而不役于物”,其思想实质是以“心为本体”,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架构起一种超然的、高远的审美境界,在此關系中,人的精神美、心灵美达到高度的融合,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通而为一。以“知行合一”的理念解读行为之美,其充分肯定了人的自主意识,人们通过认识自己、践行自己来实现自我审美的提高,人的内在美、行为美、人格美也在“知行合一”的理念中得以展现,如此,人们便可以领略到多样的,并且饱含善意的行为之美。

  四、生命之美——本心呈现

  生命之美的境界即是本心呈现的过程,它展现了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本心也可以称之为良知,它是人们潜在的道德意识,而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这种本心也是人们内在所具有的审美标准。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具有也。⑩”本心是最初的本然状态,它是天赋于人的,是人人所具有的,本心即在人的内心,须臾不可离。王阳明心学通过凸显“本心”,从而强调此“本心”在沟通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本心”存在于人的内心,人们如何理解世界、理解万物,其关键在于人的存在,在于有意识的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阐释

  在此过程中,本心的呈现就是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展露,此便是生命之美的彰显。

  然生命之美的境界,是圣人所独有呢?还是普通人都可达到呢?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圣人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格神,而是圣人就在我们的内心,王阳明认为:“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11)”王阳明认为,我们的良知与圣人的良知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能体认自己的良知,明了自己内在的良知,我们就自然的展露出圣人的气象,此之谓“良心呈现”或日“本心呈现”,这也是阳明心学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同时,在阳明心学中,“孔颜之乐”也是一种圣人的境界,此境界即是人的本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从而超越于富贵、名利、穷困达至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此便是生命之美的最高境界。在此,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官满足,而是心之本体所自然的流露,圣人之心就是我们所体悟到的本心,此过程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道德界、知识界、价值界,达至审美的境界,生命之美就是在“本心呈现”的过程中得以彰显。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中,良知或日本心是与道德结合为一体,将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作风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出了“人生艺术”、“生活艺术”等。而王阳明心学所展现的美学思想,是一个“圣人在我”生命之美境界,是通过“致良知”将其系统的、完整的呈现出来,在现代的语境中,此“良知”之所“致”就是体验“良知”或日“本心”的意思,故“良知体验”也就构成了王阳明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在审美内涵中,“良知体验”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审美体验的方式上,王阳明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12)”。“觉”在阳明心学的美学思想中体现了自然与社会、人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在“觉”的那一刻审美个体的价值、自我心灵、人生境界也得以提升,在审美行为中,“觉”字体现了人们注重人生体验、人生感悟的审美体验方式,在“体”与“觉”的过程中人们体悟、感受着生命之美;其二是审美体验的结果上,王阳明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这意味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破”字意味人们要不断在内心进行自我审视、反省、关照,通过内在的提升,从而达到主体精神境界的完善。对于中国古人来说,体验生命之美注重内在的修养,主张以“诗歌”、“礼仪”、“读书”等方式调理人们内在的性情,通过循循渐进的层层历练来获得完美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审美行为的出现、审美结果的产生都是这种自然而然的本心呈现的过程。在王阳明心学中,达到生命之美的境界就是本心的自我呈现,这种审美的境界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同时也是王阳明所谓知行之合一,是万物之一体的境界。良知的呈现就是人们自我价值的彰显,人的生命之美也在这种彰显中得以呈现。王阳明“心”学中所凸显出的美学思想就是“内在美”通过“外在美”的方式得以统一,从而实现自然而然的融合。

  五、结语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丰富而深刻,其中所凸显出来的美学思想给现代人提供很多理念和启迪。本心呈现与生命之美的融合是王阳明“心”学中美学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呈现方式,他以“本心”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充满价值与意义的世界。同时将“知行合一”的功夫修养论作为审美体验的过程,其最终的结果是“心”与“物”为一体。天地万物因为人的本心存在而赋予价值和意义。其中所展露出的美学思想在于主客体之间是一种心照万物、万物映心的关系。阳明心学注重人内在的修养,通过这种修炼的方式达到“内心美”与“外在美”的呈现和统一。而当下国学复兴之根基亦离不开此一生命之美的润泽。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关于“民间国学热产生根源的探讨”的项目研究,项目编号:hbu2019ss067。

  注释:

  ①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3.

  ②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31.

  ③李振纲,老庄易三玄浅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2016:245.

  ④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77.

  ⑤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30.

  ⑥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⑦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

  ⑧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8.

  ⑨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6.

  ⑩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

  (11)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6.

  (12)王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88.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1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