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戏剧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纵观我国戏剧的发展历史来看,戏剧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而戏剧的诞生,也逐渐的把人们带入了艺术化的时代中。在现如今的生活中,人们都是通过故事的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得以再现,然后去感染观众们,让他们从中产生出情感的共鸣,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可见,戏剧表演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而且在不断的推广中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青睐。在戏剧表演中,观众观演作品时的互动性,以及对演员演出节奏的把握,对戏剧的演出也是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都具有自己的情怀,就像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所以,编导人员其实也是一样的,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也都是有自己的理解的。然而,这些编导与普通人们的不同之处则是,他们的情怀及感悟,是能够通过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去加以表现的。所以,在当代中国戏剧舞台和影视作品中,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创作精品,就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特点。本文以《茶馆》为例进行相关的分析。《茶馆》出自于我国艺术家老舍先生笔下,这是一部创作于1957的不朽名著,该剧主要描述的,是以茶馆来体现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的变化,由几十个不同的角色演出,来展现出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其实一个大的茶馆,就是一个浓缩的小型社会,里面坐着形形色色的人们。而老舍先生,就选取了民國初年、清朝末年、抗战胜利后的这三个历史阶段,然后透过茶馆,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茶馆能成为不朽之作,也正是因为《茶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独特的戏剧结构,其语言艺术也非常的幽默。所以,它在历史的内容、主体意识、结构形式、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都鲜明的体现出了民族性,同时也传达出了强烈的现代美。
关键词:以《茶馆》为例;戏剧编导;分析其艺术情怀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9) 30-011 0-03
一、引言
戏剧作为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多种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对于戏剧而言,戏剧的最终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的取决因素在于,是否把握了准确的观演双方互动节奏。另外,对于戏剧而言,戏剧表演若没有了观众,戏剧性的艺术,就将失去意义的创造和性能。阿尔卡奇·尼古拉耶维奇曾表示过,在戏剧表演中,不仅要控制着演员的动作,还要使演员通过节奏控制着观众的情绪。戏剧表演就像是魔术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进入催眠状态。其次,戏剧是一门重视灵魂表达能力的艺术。戏剧编导所采用的素材,大都与人们的生活有关,之所以采用这些素材进行表演,其原因主要是为了能够让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拉近自身与演员之间的距离。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随之出现了许多的新文化,以及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新文化的应运而生,使得戏剧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削弱,尤其是现如今的青少年。在此环境下,若戏剧不能从中脱颖而出,就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大众遗忘。为了避免该情况出现,戏剧编导就需要在挖掘生活素材的同时,不断的更新自身的表演内容、表演理念,此外,戏剧还需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不断提升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之间的融合,以此,为戏剧表演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戏剧编导的工作形式
首先,要使得整个戏剧能够成为优秀的作品,其编导就应该在戏剧策划中,多加注重观演关系的互动,最主要指的是,观众从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接受信息并主动发送信息的人员,而观演双方在互动当中的转变,也将在极大的程度上,对戏剧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观演互动过程中,观众将从以往的单独观赏转变为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观看作为戏剧表演当中的一种集体行为,是戏剧中最能吸引人进行互动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著名戏剧家马艾斯林曾经说过:“在戏剧表演中,戏剧当中的三角反应,对戏剧呈现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该作用主要可体现在,表演时,观众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同感受。
在以往镜框式舞台戏剧演出中,三角反应关系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众给予演员的反应。观众与戏剧演员之间存在的反馈关系,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所研究出来的。观众在给予演员反应时,如:鼓掌、哭泣等,这些反应出的信息,都将对演员产生影响,最后影响到演员的表演。二是观众给予空间的反应。观众给予空间的反应,也将对演员的表演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可体现在,空间观众少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演员的心情与表演。三是,观众给予观众的反应。在戏剧表演当中,观众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大都是无意识的,在此过程中,观众的情感就好像被催眠了一样,观众大都会跟随演员的步伐前进,甚至在与演员默契的配合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虚幻的戏剧表演当中,于是集体的观众情感渲染,并形成情绪汇合。
由此可见,观演双方的互动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若想要提升戏剧表演的效果,就需要把握好戏剧表演中观演双方的互动节奏。除此以外,对戏剧而言,观演双方的节奏互动也是尤为重要的,现如今如何把握观演双方互动节奏的有效性,也随之成为了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因为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所以,在戏剧表演观演双方的互动及节奏把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观众的反应最终将体现在演员身上,所以,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根据观众所反应的情绪,对演出节奏进行适当调节。例如:在戏剧表演中,观众出现了低落的情绪,演员则需要采用更加热情的表演方式,带动观众,让观众跟上自己表演的步伐。
二是因戏剧演员对观众有着一定的倾诉依赖,观众对演员同样如此。所以,在戏剧表演的互动节奏把握上,可以根据双方相互依赖这一特点,让双方在相互倾诉时产生共鸣与反差,而在此过程中,戏剧演员需要做的是调整自我情绪,并把观众的思维、情绪等带到剧情最终要求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让观众跟着表演演员的思路走,而且可以提高戏剧的整体效果。
三、戏剧表演中演员艺术情怀的重要性
情怀作为人的一种心境,是能够最直接反应出人的世界观的反映。对一些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来说,大众的生活现状,能够给予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就如同俗话所说的,“好的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只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才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出人们生活中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戏剧编导的素材,往往就是从生活中的状态来提取的。所以说,越是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并且在作品中,反映人民群众的苦乐哀愁。因此,在反映这些人们的情感故事的过程中,艺术家们的个人情感展现,就是艺术家个人情怀的释放。所谓情怀是通过个人的成长以及所受过的教育和自身的生活的环境,以及对看待不同事物所产生的感受,不断思考后而逐渐形成的,它是隐藏在人的大脑深处的。而这些艺术家的情怀,则更是需要经过生活的种种磨砺和不断的积累中形成的,如果他们没有自身的经历,没有过多的积累,没有寻找到更多触碰人们情感的素材,那么,肯定是无法轻易的就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就更不会随便的展示给外人看。因为只有他所寻觅到的故事,绝对是可以与其思想和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的,才能够将其情怀,有效的传达和释放的。所以,他们只有通过自身所寻觅到的故事,并加以合理的点缀,才能更加生动形象的把它展示给人们。与此同时,情怀还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品质,是需要人们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毕竟,能成为一名非常著名且成功的人民艺术家,他们自身一定是个品行端庄、有较高良好品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只有不断的向人们虚心求学、向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才能通过深入的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不断与人民群众接触,在接触中产生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情感的交流,就会逐渐的激发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热情,并产生出艺术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可以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精品。而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又常常会带有编导者个人的思想与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则就可以完美的体现出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品质。所以说,艺术家的人格修养,对于其艺术创作,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和深刻的影响力的。当然,除了情怀这种东西,对于戏剧而言,编导的台词及演员的能力,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由于没有台词的戏剧作品会显得十分单调,且不会在最终的呈现上,产生情感上的波动,所以,无论戏剧演员拥有多么要好的表演技巧,以及情感动作,若没有台词,戏剧演员同样很难展现出自身功底,由此可见,台词在戏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另外,对于戏剧行业而言,戏剧行业招收的表演人员大都拥有专业的素质高,之所以需要在专业素质提出高要求,其原因主要是演员自身的质量是反映戏剧表演的重要因素。在戏剧表演中,优秀的演员可以表现出故事的深层情感,并得到观众的认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就需要在成长中不断地参与各种培训。当然,演员还需要对角色进行深刻的情感诠释,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演员具有更高的理解力。演员情感动作表现作为戏剧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情感动作的合理展现不仅能表达出戏剧更深一层的情感,而且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戏剧表演的整体效果。总之,在戏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的情感动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两者在戏剧表演中更是缺一不可,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其次,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戏剧的效果,让戏剧表演在众多艺术表演形式中脱颖而出,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结合在一起。
所以,在戲剧表演中,可通过以下几点将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融合在一起:一是在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融合的过程中注重戏剧的真实性。对于戏剧而言,戏剧表演大部分的题材都与生活有关,若在表演的过程中随意创造一个戏剧表演,不但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而且很难在创作过程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贴生活,无论是在台词的创作上,还是演员情感动作上,以及舞台上的布景、装饰物等都需要与生活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表演的真实性,才能吸引观众,才能提升表演效果。二是戏剧演员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自己带入戏剧角色当中。通常情况下,戏剧演员在收到剧本之后都会先去熟悉台词,并对故事背景等进行深入理解,通俗来讲就是尽可能的将自己带入角色当中,以寻求其中的情感共鸣。所以,若想实现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戏剧演员在拿到剧本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带入戏剧当中,去感受剧本中,人物所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带到规定的环境中,并不断的丰富角色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戏剧表演效果。三是戏剧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若想展现出一个完美的戏剧表演,戏剧演员无论是在台词的理解上,还是情感动作的表演上都需要注重细节。例如:《暗恋桃花源》中的分手台词处理上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主角双方相爱却又不能的伤感,而且双方对视的情感动作表演也能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惋惜之情。
四、《茶馆》的魅力
本文所分析的《茶馆》是以特殊的戏剧冲突为主的,其戏剧结构也是非常独特的,虽然剧中集结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的冲突,而且这些人物与茶馆之间也没有任何的关联。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点,都是直接指向的以前的那种旧时代中,所以,《茶馆》这篇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个小的冲突,都在直接暗示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通过这种特殊的戏剧冲突,从而展现了清末社会的真实现状,并深刻的反映出了当时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以及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当然,不仅仅只是这样,老舍先生的作品,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幽默诙谐,已经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事。在《茶馆》中,他没有继续保持早期创作中的那种油滑,而是发展了他的幽默,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而《茶馆》就是一篇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作品体现的就是他把人世间那些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给人们看,让人们发出愤怒、嫌弃的笑声,从而把悲剧与喜剧有效的融合起来了,并让人们带着辛酸含泪的笑,跟旧时代告别,从而深深的展现了对黑暗的旧社会,无情讽刺的强烈艺术效果。但这种效果也并不是产生喜剧的那种开怀大笑,而是伤感与沉痛,这是“带泪”的幽默,其幽默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时代与人物的悲剧性。除了这些之外,《茶馆》还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化形态。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为一体,从而共同构成国民恶劣的象征性形象。其次,它还具有一定的现代化,不像以往传统戏剧那样,把所有关键地方,都放在最后的结局上,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来构成并贯穿到全剧中的,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的表现戏剧冲突。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绕着茶馆及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用强烈的动作表现,来体现戏剧人物的内心情节。与此同时,《茶馆》这篇剧作还打破了传统的戏剧手法,因为《茶馆》不求故事情节的连贯,矛盾冲突的紧张激烈,被称为“画卷式”的结构,真正的做到了点面结合,里面的每一节内容,都深刻的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中的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而这些复杂的矛盾点,恰恰又带动了整个人物活动情节的发展。我们根据《茶馆》这篇剧作的第二幕环节来看,其中出场的人物就有六十多个,有台词的人将近三十个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因为每个人的台词都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在茶馆中呆的时间也都是较短的,基本情形,就是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对深化的作品的主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茶馆》采用的人像也都是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或者说是“卷轴画式”的戏剧结构。剧本通常都是以茶馆为舞台,在几个历史形态对社会的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简单具体点来说,就是整片剧中.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去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几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以人物来带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以刻画人物取胜,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的用于作品的主题中,从而组成了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的风貌,从而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陈卫和,艺术直觉与陶艺创作——读陈福庆的文化情怀和遗风系列作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 (07).
[2]徐敦广.桃李芳菲传古韵玉树琼花歌满情——方琼歌唱艺术的民族情怀[J].当代音乐,2019(03).
[3]尚论聪,艺术的根底在于传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白静宜的艺术情怀[J].法人,2018 (06).
[4]崔安姬,戏剧、影视编导的艺术情怀[J].戏剧之家,2017 (21).
[5]薛程.从《茶馆》分析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J].戏剧之家,2017(08).
[6]刘洪涛.艺术情怀与市场思维的较量——从话剧(俩重门》谈以制作人为中心的戏剧模式[J].人文天下,2015 (18).
[7]王达.论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创作者的情怀[J].北方音乐,2015(08).
[8]李越.从《茶馆》分析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 (01).
[9]于洋,论戏剧、影视编导的艺术一隋怀[J].艺术教育,2008 (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