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立足传统 以小见大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7489


  

  摘要:近年来,随着合唱艺术在我国专业音乐领域和大众文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的优秀合唱作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作曲家们所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呈现出多元风格并存的格局。如何在作品中表达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能体现作曲家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特征,一直是许多作曲家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众多作曲家将视野投向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断从中汲取素材,在获得启发和感悟后,运用专业的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音乐,以求呈现出具有强烈文化归属感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方式,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符合了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开创者,作曲家格林卡所言:“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

  关键词:立足传统;以小见大;《摇篮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077-02

  一、引言

  青年作曲家罗麦朔所创作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可以看作是合唱作品创作中向民间音乐“寻根”的探索。这首作品内容素材源自于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在创作时也运用了源自西方的作曲技法,形成了一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语境,又高度艺术化的作品。以这样一种融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也是我国众多作曲家长期以来在音乐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手法。

  俐番籃曲》获得第十四届全国音乐作品(合唱)优秀奖,也是2017年中国第三届合唱指挥大赛比赛指定曲目。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以东北满族民间童谣《悠车歌》(又名《悠车调》)为原始素材进行创作,通过细致的主题旋律设计,巧妙的结构布局,在保留原素材意境的同时,创造出了兼具个性特点的音乐语言。

  二、通过单一性的主题营造口白式的音乐语境

  “悠车”是满族婴儿睡觉的一种摇篮,《悠车调》正是长辈哄婴儿睡觉时所唱的催眠曲。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牢牢把握住原始素材的特点,将主旋律设计成一种哼唱一般的口白式线条。首先,旋律的起伏较小,以大二度音程为主,最大起伏也就是小三度,频繁地使用重复音,配之以舒缓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平淡悠长的气息。其次是全曲材料高度凝练,作品总共只有三个主要材料Ⅰ、Ⅱ、Ⅲ(见谱例1)前后出现,其中核心为材料Ⅰ,也是全曲的主题,材料Ⅱ、材料Ⅲ均是由材料Ⅰ稍加变化而来。

  最核心的主题材料Ⅰ第一次呈现位于作品第6、7小节的女高音声部,从d2到c2的大二度下行,并且采用了扬抑格的律动方式。材料Ⅱ位于第10、11小节,把材料Ⅰ当中第一小节下移大三度,并且把材料Ⅰ当中的下行大二度改为上行大二度,后半部分仍沿用材料Ⅰ当中的第一小节。材料Ⅲ位于第14、15小节,看似与材料Ⅰ最为接近,与材料Ⅰ相比只改动了一个音,把第一小节的d2到c2的下行二度改为d2到f2的上行小三度,其余全部保留,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小变化形成了旋律当中最宽的音程进行。这样的材料重复加上微小变化,创造出一种似乎在反复哼唱,又随语气略有变化的旋律线条。看似随心而实际上精巧的处理方式,恰到好处的创造出了能够体现原始素材风格的音乐语境,也体现作曲家在音乐材料运用上简约且非常节制。

  三、融合性的结构布局与音乐陈述手法

  这首合唱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作品,但在其结构布局的细微之处和音乐的陈述手法上,能够看出作曲家经过精心的设计与思考,充分体现出其既力求保持传统也追求体现个性化的音乐语言。

  第一乐段由两个八小节的乐句构成,旋律呈示在女高音声部,另外三个声部为伴奏声部。整体来看这两个八小节乐句正好是一个方整结构,并且还构成平行乐段,是非常典型的欧洲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结构布局。但再继续细分下去就会发现随着材料的变化组合,若以“乐节”为单位,第一乐段也同时符合“起、承、转、合写之样一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结构布局。第6-9小节为第一乐句中的第一乐节,呈示出作品的核心的材料——材料Ⅰ,可以看作是“起”;第10-13小节是第一乐句第二乐节,也是材料Ⅰ的第一次变化成为材料Ⅱ,此处为“承”而第二乐句第一乐节14-17小节,作品在旋律声部第一次出现了小三度音程,也出现了全曲旋律最高点f2,是结构当中的“转”,第18、19小节是材料Ⅱ的前半部分与材料Ⅲ的前半部分的组合呈现,此处为“合”。作品第一乐段的结构并不复杂,但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计体现出作曲家一种融合的思路。欧洲传统大、小调体系的结构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采取一种“嵌套”式的方式进行布局,两种结构的特点融为一体,类似呈现于同一空间中物体呈现的不同视角差异,仿佛具有一种立体透视感。

  在第二乐段中作曲家采用了多种音乐变化的手法对材料进行发展,既保持了作品开始所创设的音乐情境,又使作品呈现出精彩的变化。作曲家为了保持一致的音乐情绪,没有加入新的材料,节奏、速度、力度也没有较大的变化,而是通过转调,同时运用复调技术等手段使音乐色彩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22小节开始,作品由bB大调转入be旋律小调,但主题所有音保持原样不变,只是下移了一个八度呈现在女中音声部。由此可见作曲家选择转调至be小调确实是经过精巧的设计,运用这样的转调使得旋律声部在与最初在bB大调呈现时完全保持一致,但加入对位声部后与最初主题出现时的调性形成了对比。在第23小节,女高音声部是主题的对题,对题所运用的材料来自于材料II的下行大三度移位(见谱例2)。第30、31小节,女高音声部与男高音声部形成相隔一小节的自由模仿(见谱例3)。

  就作品的主体而言,两个乐段中第一乐段以主调写作手法为主,第二乐段以复调手法为核心。这样一篇规模不大的作品在相邻结构连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但音乐在发展中却没有显得突兀,而是很自然的成接下来。要归功于作曲家在材料运用上的谨慎与节制。

  第一乐段横向先后出现的主要材料在第二段中只是通过移位与微小变化后进行了纵向对位设置。在第二乐段中,整个主旋律部分虽然由女中音、女高音、男高音声部交替出现,但音高、节奏完全与第一乐段保持一致。

  另有一处细节的处理值得注意,在两个乐段高点的处理中,第二乐段作曲家通过男高音声部对女高音声部的模仿强化了高点,但力度却由第一乐段高点时的“mp”变成“pp”,可见作曲家对于音乐整体的平衡十分看重。

  四、局部突出與整体线索化的个性音乐语言

  作为一首取材于民间童谣的作品,如何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又能体现作曲家的创造性与艺术造诣,且在二者之间寻求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是摆在作曲家面前的一道问题。尤其是像钊谣篮曲》这样篇幅规模有限,原始素材又相对熟悉的作品,对作曲家更是一种考验。

  在《摇篮曲》的开始部分,作曲家设计了一个三小节的引子,而后男高音与男低音声部形成的伴奏音型进入,两小节后主题再进入。这样在主题前形成了一个小的“3+2”结构。这一结构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主题进入前的一种情绪营造,但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五小节不仅比较有色彩,而且是后续个性化音乐语言的线索预示,这其中的特点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从纵向来看,第一小节从下到上形成了一个减五度叠加增三和弦的和声,第三小节四个声部形成增大七和弦,增和弦在作品中形成的音响比较尖锐,特别是在作品刚开始即出现,虽然演唱力度很弱,但造成的音响感觉很特别。减五度音程以及增三和弦在作品的尾声中也以不同形式出现,形成首尾呼应。第40小节处,男高音与男低音声部形成减五度,第48小节,女高音声部与女中音声部又形成了增三和弦。

  从横向观察,女高音声部在第1.2小节形成一个小二度进行,这一小二度进行看似平常,但联系作品前后来分析,这一小二度也很有意义。这里出现的小二度音程在后面的旋律声部中再也没有体现,但在作品后面的和声中却以半音进行的形式屡次出现。从第6小节到第13小节的男高音声部,虽然整体在一个声部演唱,但由于规律化的较远距离音型设计形成了两个层次,上层为固定音高d1,下层则使用小二度半音化进行。在第14小节到21小节,以及第30到35小节中,女中音声部也形成了非常典型的半音化进行。

  从调式与和声的手法来看,作品的前三小节看似与整体风格有些出入,但实际却可以看作是作品后续个性手法的一种提前预示。第4小节,男低音声部与男高音声部形成了第一乐句主要的伴奏音型,bB大调主和弦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在这一小节的第二拍中男高音声部的c1音通常会被认为是辅助音,但通过观察作品最后一个结束和弦可以发现,作曲家在用主和弦结束作品时也叠纸了bB音上方的大二度C音。

  如果联系前后来分析,也可以认为在第4小节出现的C音也与结尾和弦中的C音形成了前后呼应。

  在这样一首篇幅有限的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前奏短暂、凝练的呈现了个性化的音乐要素,并在之后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或展开或重复性的运用这些要素,这种手法可以使得在原有素材所保持其音乐语境特色的同时,恰当的体现了作曲家个性化的音乐语言。

  五、结语

  合唱这种西方音乐体裁自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已有众多华人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

  从音乐创作手法来看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采用欧洲早期的复调手法,一种是以欧洲古典、浪漫时期的主调音乐语汇为主;还有些采用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创作。长期以来,无论采用那种音乐创作手法,大多数的作曲家都力求融入中国元素,也力图表现本民族具有文化内涵的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经说过:“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青年作曲家罗麦朔的无伴奏合唱作品《摇篮曲》可以看作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作品素材源自民间,经过作曲家的创作,不仅保留了原始素材的风貌,同时也成为一首有个性音乐语言的艺术作品。

  通过音乐创作手法使得原本一首童谣成为了有更广泛受众的艺术作品。这一作品不仅可以作为优秀音乐呈现在舞台之上,就欣赏的受众群体而言,更可以让广大儿童与青少年聆听、欣赏,在其中不仅能领略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风貌,同时也能体验当代音乐创作之美。《摇篮曲》这样的作品可以为我们在探索合唱作品的创作的道路上提供不少有益的启发。

  作者简介:王泽,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讲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