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历了早期试探性的电影实验,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人开始着手尝试电影本土化民族化改造,融合民族精神,出品中国电影。这一时期的类型电影一方面进行自觉的艺术探索,另一方面关注电影的商业价值,从文化倾向来看,中西文化交汇导致近代中国出现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电影作为颇具社会性的艺术种类,民族文化、社会审美以及时代精神对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以20世纪20年代上海为地点,以家庭伦理片、社会问题片以及神怪武侠片等中国早期类型电影为例,论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20世纪20年代;类型电影;文化倾向;本土化;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120-02
一、引言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从最初摄制短片的尝试转向了长故事片的制作。中国电影人们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学习,逐渐掌握了电影这一舶来品”的制作方法与市场规律。从早期受好莱坞启发制作的犯罪片、侦探片到本土意识觉醒的家庭伦理片、社会问题片,再到独具东方特色的神怪片与武侠片,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受到了艺术自觉探索与市场商业规则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肩负了开启民智体认国足的教化任务,另一方又不得不妥协于市场竞争逐利求财的商业属性,显现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对立与融合。电影作为颇具社会性的艺术种类,民族文化、社会审美以及时代精神对其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中心,以家庭伦理片、社会问题片以及神怪武侠片等中国早期类型电影为例,论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倾向。
二、20世纪加年代的中國
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座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自此,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上海成为中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汇的枢纽,较早地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样其作为庞大帝国的主要对外门户,也较多地收到了外国的重视与关注。1895年法国出现电影艺术,次年便登陆上海,西方商人于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影片,是中国记载最早的电影放映纪录,也确证了上海与电影的密切关系。对于通商口岸,有学者曾写道:No one knows if spirits and ances-tors had been properly propitiated,but as their in-fluence was weakest in the treaty ports①。而时至1920年,距开放通商口岸之时已近八十年,距电影抵沪也几近三十年,在此期间,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共同浸润这片土地,中西文化交融汇合,外国电影作为西方文明或是现代文明的载体进入上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自身的社会文化,从而使得上海更具国际性与现代性,在农耕文化之上建立起商业文明,不仅形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工业体系,还培养了广大市民追求摩登的社会心理与消费习惯。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好莱坞影片开始确立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好莱坞影片风靡世界,同样也进入中国放映市场,在西方电影的启发与引导下,中国电影人开始进行自己的电影探索道路。早期中国类型电影多聚焦于犯罪、侦探、婚恋、喜剧等题材,中国影戏研究社、上海影戏公司与新亚影片公司分别出品《闫瑞生》、《海誓》与《红粉骷髅》,均受到市场好评,直至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出品的《孤儿救祖记》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电影人对制作中国民族电影的热情与信心。此时的上海俨然成为了中国电影早期的生产中心与制作基地,根据《中华电影年鉴》(1927)的统计,1925年前后,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十多个大中城市中,电影公司多达175家,其中上海一地就有141家。②有数据统计,仅1928年—1929年间,长故事片出品量已达到203部,③中国电影盛极一时。
同西方新奇文明初次进入中国一样,电影的引入对保守落后的帝国造成巨大的冲击,但其不同于坚船利炮带来的武力威慑,电影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社会文化层面,直接培养了上海市民的电影文化消费观,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都市文化与生活习惯。有文章对当时看电影的风潮做过这样的描述:在外商公司、洋行做事的职员以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的学生,往往以看美国影片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表现,作为赶时髦的谈资。④
由此看来,电影已渗透在上海都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社交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
三、中西文化交互下的早期类型片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各国电影便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尤以动作性强,剧情连贯为特征的侦探片以及喜剧片颇受中国观众欢迎,以此类影片为启发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电影《闫瑞生》,该片一出票房即大获成功,然在影片反映的事件评价上却遭到各方贬抑。以模仿借鉴为主的犯罪片、侦探片虽获市场欢迎,然始终风评不佳,究其原因主要便是暴露民族之短,有损国体形象。1922年明星电影公司出品的《孤少救祖记》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兴起的标志性影片,其以严肃的创作态度,严谨的制片策略拍摄家庭伦理片对电影本土化民族化做出有益的探索。而后长城公司接连推出《春闺梦里人》(1925年)、《一串珍珠》(1925年)、《伪君子》(1926年)等侯曜风格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片,反映出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的细致描绘与深切关怀。1928年明星公司出品《火烧红莲寺》轰动影坛,拉开神怪武侠片的序幕,随后各电影公司纷纷效仿,竞相拍摄此类型影片,掀起神怪武侠片的浪潮。
总体来说,中国早期类型电影通过借鉴欧美电影,逐渐摸索到一条观众认可的电影样式,对影片的服装道具、题材故事或是思想内涵尽可能地进行本土化民族化改造,试图以此帮助中国电影确立自身的民族属性。
明星公司编导郑正秋以明确的民族意识以及平民视角作为创作指导思想,他立足于民族传统与社会生活,又面向现代文明,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尊重平民大众的观影趣味,作品的取材力求表现民族风范,主题则充满现代思想,摆脱早期对西方电影粗浅模仿,在《孤儿救祖记》之后又陆续创作了《最后之良心》(1925年)、《上海一妇人》(1925年)、《自孤女》(1925年)等家庭伦理片。长城公司侯曜深受易卜生戏剧影响,他创作了《春闺梦里人》(1925年)、《摘星之女》(1925年)、《一串珍珠》(1925年)、《伪君子》(1926年)等影片,批判社会丑恶,关切人生问题,展现知识分子良知,更能代表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志向与人生理想。随着商业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明星公司于1928年5月出品影片《火烧红莲寺》,这一系列影片续拍到18集,掀起神怪武侠片的浪潮。神怪武侠片多取材于传统历史小说或民间传说,具有颇为广泛的民间基础,通俗的故事与奇观性的动作充分迎合普通观众的观影需求,因而票房大获成功。
四、中国早期类型电影折射出的文化倾向
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早期类型电影所折射的文化倾向有三。
其一是国族认同,即重塑中国形象,体认国族身份。电影作为“舶来品”之一,初入中国便面临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国作为神秘的东方大国,一直是西方电影制作最佳素材之一,因此,在外国影片中或多或少都有中国的身影,然此时中国国力困苦,民族式微,国际地位远在列强之后,外国影片中的中国或中国人形象多为白人种族主义所凭空臆造的丑角,片中的中国人或野蛮好斗或赢弱不堪,这种负面形象在中国观众看来不仅没有认同感,反有自尊受辱失望沮丧之感。中国观众在反对丑化中国形象的辱华影片的同时,也在呼唤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出现在影片中,在这种社会心理的要求下,中国早期电影人开始对电影进行改造。在早期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心理作为一个强大的动因在持续起作用,早期电影人开拓本土电影事业试图“替国人挣回一点体面”,以中式表达与中式审美的优秀民族电影与进口西方电影相抗衡,显现出明确的主体意识与历史使命感。
其二是精英文化,即宣传社会教化,强调文以载道。早期的电影人多来源于话剧界、文学界或影评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郑正秋是20世纪20年代最具民族性的电影人之一,他以电影教化民族,改良社会,主张“营业主义加一点良心”⑤,其拍摄的《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影片颇具民族风范。从传统文化儒学教育上来看,儒家哲学最高层次便是成为圣人,讲求立言立德立功,可以说国人内心都有一个圣人的理想,这是社会责任感的来源,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电影正是在此意义上,具备通过社会教化成为社会文化黏合剂之可能性,把零散的变为整一的,把漂移的变成固定的,把松脆的变成稳固的。电影的这种文化意义,在中国表现得尤其突出尤其重要,也符合了时代要求和民心所向,因而教化传统不折不扣地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传统严教化主题因而也成为20世纪20年代类型电影的文化倾向之一。
其三是商业文化,即迎合观众趣味,尊重商业规律。相较封闭保守的内地,资本主义商业文化在上海大行其道,显现出殖民地化属性,使得中国早期电影处在一个混乱的、自由的、残酷的社会条件之下,在这种粗糙的盲目的经济环境下,电影生产首先是一种经济生产,其次才是一种文化生产。在相对无序的市场体制下,各大电影公司除开与外来电影相竞争之外,对内还需与其他公司相颉颉,因此,保证票房收入是各个电影公司得以存活发展并保有竞争力的保证,尊重观众审美,迎合观影趣味,赢得观众对影片的认可也成为电影公司制片的首要指向。商业竞争的浪潮中,各大电影公司从民间传说、古典名著与稗官野史等中寻找素材,寻求广泛的民间基础,除开一些电影公司较为认真严谨的作品外,大量公司多是拍摄商业性、娱乐性较强的影片,以期满足普通民众的观影要求,获得票房成功。
五、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类型电影在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下进行了电影民族化本土化的有益探索,相较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政治分歧与中日民族矛盾主导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此时的中国电影在艺术与商业上的追求尚未完全让位于政治,这一时期的中国类型电影大致包含三种文化倾向,即国族认同、精英文化与商业文化。三种文化在电影中相互杂糅,形成民族电影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初步形成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尽管在之后的一些发展过程中某些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被否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国早期类型电影的文化格局,推动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注释:
①Day Leyda.Dianying[M].The MIT Press,1979.
②秦喜清.中国电影艺术史1920-192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③陳播.中国电影编年纪事(总纲卷·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④汪朝光.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J].档案与史学,2003(03).
⑤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⑥曲德煊.论中国电影的三大传统[J].当代电影,2016(0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