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言不尽意;不尽之尽;意蕴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22-01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纯粹的自然主义非常不利于艺术创作,艺术家要处理好“眼中之竹”、“心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关系。对于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创作者心中的“象”如何通过具体的,有限的笔墨准确地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人对艺术的“不尽之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一、艺术的“不尽之尽”
言不尽意,出自《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言语不能表达出作者全部的意思。书信如此绘画也是如此,画家要用具体有限笔墨表达抽象无限的内心思想情感。言不能尽意,象也不能尽意,因为语言表达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说味道,语言只能说描述大概,或者是运用感觉经验来描述,但是究竟是什么味道还需用嘴巴尝尝才能知道。相同的道理,象也尽不了意。清蒸螃蟹和油炸螃蟹是什么味道依靠画图和塑像能表达出来吗?香味用画笔该怎么表达?宋徽宗曾在选拔绘画人才的考试中出过“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命题创作,花和马在一般画家眼里容易画,但是香味怎么画?正如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徽宗:“深山藏古诗”;齐白石作《十里蛙声出清泉》;傅抱石根据唐诗的意境补画:陆俨少画杜甫诗集;倪瓒画山水画画亭子却不畫人。这都是要给观者联想的空间。直接地表达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喜欢留白,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用具体有限的画面形象创造无限的意蕴和意境。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如果形象固定,林黛玉形象完全被具体化,不留想象的空间,那么就失去了无限可想象和憧憬的艺术美。
中国古人画水常不画水,纸上一笔水也不画,但观者看一眼画就知道那表达的是水。西方传统油画家费劲力气去画水,画的很像,但是观者看了仍然知道不是真的水。所以,中国古人聪明地用有限的形象来表现无限的意蕴,运用留白的方法留给让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用有限的形象创造无限的意境。
二、天人合一的生命世界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且内在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孔。”表面现象是遮蔽,只有“道”才是至真、至善、至美,因此,中国传统艺术要表现“道”。庄子说:“道在瓦壁”,海派大师吴昌硕曾刻了一方印,印文是“道在瓦壁”。“道”看不见也摸不着,那么怎么通过有限的形象表现无限的“道”呢?古人用“不尽之尽”表达,因此,画水常不用画水,却满幅是水。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摘水也是一个生命世界。水无论多少都是一个整体,大海、河流、湖泊、水池,甚至是一杯水,它仍然是一个整体。一朵小花也是一个大全世界。中国画画的小动物亦尽是生机,蕴含着活泼泼的生命力,比如郑板桥画的竹、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等等。所以中国画画的都是活泼泼的生命,是人与世界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清代大师石涛曾说:“我之受也,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山和海与我融合为一。既然我与世界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画又如何能够只画世界却不画我呢?
三、以任伯年的《关河一望萧索》为例
有人认为任伯年不在画中题诗是因为不会作诗,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任伯年不在画中题诗是因为不用题诗也能尽显诗境,画能尽意何必还需要多言。任伯年创作于1885年的人物画作品《关河一望萧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画面中描绘了一个行人依靠着身旁的马儿,马儿低下头去,行人望着远方,画面的远方虽然留白处理,但是给了观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画面令人感到忧郁,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同时主题明确,诗意跃然于纸上,充分体现了画中有诗的意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古人认为“道,堤世界的本源,内在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而“道”又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所以古人作画要表现“道”。因为“道”是不可见的、无限的,所以要通过哪不尽之尽”的方法来表达,用具体有限的笔墨表达抽象无限的意蕴。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朱良志.《二十四诗品》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石涛.苦瓜和尚话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6]方旭.篆刻美学初探[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韩宇(1994-),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7级研究生,美术学专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