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以为是简单的借鉴与模仿,细读文本后发现这是一部基于历史现实与作者志趣情怀的一部伟大作品,在结构、内容以及美学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关键词:《京华烟云》;《红楼梦》;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H315.9;1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15-01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广博,宏大的叙事结构中囊括了社会百态,上至贵族官宦之家,下至平民百姓生活,其中对贵族生活细致入微、不遗秋毫地叙事刻画,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感情生活、家庭人伦等。就小说内容以及社会背景的角度而言,《京华烟云》同样也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它反映了中国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三十年代这三十多年时间里的中国历史现状,书中较为准确地记载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青年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书中也涉及了齐白石,林琴南老先生以及陈独秀等创新人士,使得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为立体,全面且丰厚的认识。
将两本书相较而言,除了小说所依托的背景有所不同之外,更大的不同在于作者的历史观念的不同,曹雪芹的《红楼梦》写的其实是自己的故事,它自身经历了从贵公子到贫寒文人的重大转变,所以在叙事时不免将自己的不舍、悔恨以及深刻的反省代入其中,正如曹雪芹本人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翅I是林语堂的个人经历,让他有了一种“旁观者”的客观和单纯,也正是因为这种距离感恰好给了小说中一些史实不多不少的客观性,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距离感又给林语堂本身带上一种亲近与温情。
“本书只是叙述了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容,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②
我想林语堂先生在他的序言中就说得很好,一直认为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京华烟云》所描述和传达的恰是一种单纯和静好。
《红楼梦》的研究中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生活美学”,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美到底的作品,即便是黑暗,残酷的现实,淡漠的人情与丑恶的嘴脸,也蒙上一层忧愁的美感。
《京华烟云》在“生活美学”这一点上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中从建筑装修到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再到裹脚发饰都有精细的描述,少爷小姐们对诗看戏赏景等诸多风雅之事也刻画地生动有趣。值得一提的是书本不仅反映老北平生活的点滴,也涉及到杭州,山东以及四川等地的生活,社会图景富有层次感。
但林语堂笔下的民俗风化更具一种全国视角,在林先生的笔下我们总能看出:北方人会过日子,而且日子往往过得自在享受,这种生活状态的背后往往是强大的内心和正确的生活观在支撑;南方人擅长把日子过出花来,过得精致认真。这样细腻且生动的分类是准确且迷人的。
《京华烟云》原著虽是英文,翻译后的语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又带有中国诗词的典雅之美,书中的人名与亭台楼阁的取名,人物的对诗极尽古典,高雅之美,这层韵味匪浅该是因袭《红楼梦》的。
原文的一段关于建筑排列的描写:
“西北后门如入,亭台楼阁在香花绿树中掩映,曲水绕庭院,春日里后花园桃色艳丽;友耕亭,八角形,亭下泊一叶小舟;漪澜轩接待客人,几张乌木桌子,桌上摆置景泰蓝茶碗;思过斋,宽大的住房,碧纱橱掩映,橱窗内放置水烟袋,香炉,茶具”③
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林黛玉初进贾府”那一段描写,怎样地起承转合,怎样地气派辉煌。还有穿着打扮的描写“环儿现在18岁,衣裳穿地与当时的女学生一样,穿着一件红紫色的短夹大衣,紧扣在腰以下,黑长裤,高跟鞋。”而这一段尤其接近贾府“四姐妹”出场时的装束描写。在礼仪座次上亦有相似处,《红楼梦》中待黛玉进入贾府的第一餐晚饭,首先也是通过餐桌上的座次安排描写揭示家中的長幼与地位之别。而在《京华烟云》中恰好也有这样的一段“曾老太太坐一桌上的主座,下面紧接着就是曾太太。曾先生则坐在男宾席的主座,怀瑜紧接着往下坐,第三桌是年轻的妇女等。”
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物,也是整部小说“美学”意味最浓郁、最深刻的部分。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上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贯穿着四大家族的兴衰。
《红楼梦》和《京华烟云》一样都可以称为一部“美女之书”,《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个个美得超凡脱俗,遗世独立,各有风采,美人都有过于常人的美丽之处,唯有宝玉做梦时遇见那警幻仙姑是一位‘美的集大成者”,但是在《京华烟云》中就不一样了,木兰是全小说的大女主,她将各种理想女子所具有的家世,美貌,修养,气质,审美,情趣,胸怀,智慧,柔媚等优点都齐聚一身。这样一来觉得这女子美,但却不够真实,而在木兰一人光辉下,我们发现其他女子就美得很平凡。这其间有作者自身的考量与偏好所在,也是《京华烟云》对《红楼梦》再创的一部分。
注释:
①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
②③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