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国佛教艺术与当代人文关怀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7913
刘大明

  摘要: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即在人的内在方面,注重对于“人”本的弘扬,突出“众生为本”、“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心”,体现为对于众生的服务意识、对于人本身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在外在层面,注重对于“文”明的追求,分别从弃恶从善的道德追求、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和人佛平等的境界追求等论述,对现代和谐社会具有启示。

  关键词:中国佛教;人文关怀;意识

  中图分类号:J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143-01

  一、前言

  中国禅宗,把佛教以人为主自我解脱的人文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以觉悟人生为根本和“不离世间觉”的人间佛教性格,迫切适应了找回失落的自我、了悟自我的人文关怀需要。人文关怀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一种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与需要、关爱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活动,是求善、求美、求自由、求和平、求平等的行为过程。人文关怀是在追问人的存在的合理性或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中产生的,它以人自身作为指向和尺度,把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原则与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既关注个体的价值、个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也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是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

  二、佛教人文关怀的缘起

  佛教四圣谛里把苦作为第一位,认为人生是苦海,故须皈归三宝,以佛为彼岸,以法为舟,以僧为桨来实现解脱,达到极乐世界。我国佛教更进一步提出要进三门,第一扇门是佛教之门,第二扇之门是大乘之门,第三扇门是密教之门。正因为人生是苦的,所以当前的苦难就是正常的,所以形成了忍辱无争的心态及宽容为上,慈悲为怀的思想。这苦怎解脱?通过修行!先确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因为先世造的孽使我受此苦难,为了使来世不再受苦,避免轮回,应积善成德,潜心向佛。这也是我国教徒“重来世,轻现世”的思想根源,也因此有重义轻利,注重品德修养的行为。宗喀巴大师则进一步认为修习密乘速成佛的观点,强调修身,即从生理和人体的构造上修持,亦即“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及对在高寒艰苦的环境下个人生存发展问题的思索。

  三、佛教人文关怀的意识体现

  中国地藏大愿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有着坚实的群众信仰基础就是其立志为“众生”的宏大理想和抱负。

  首先,以菩萨善利人济世,为服务“众生”的有效途径。佛教的“自利利他”中的“自利”指的是,对自身精进修行有利,由此所生善果自得其乐,自我解脱;“利他”指的是,对他人有利,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普度众生,是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道。中国佛教以是否对他人有利作为区分善恶、大善大恶的标尺,以突出“自利利他”中的“利他”的菩萨精神为主流。

  其次,菩萨精神的实现场所在于众生所处的“世间”。六祖言“不离世间觉”,出世在于度己,而入世在于度人度众生,只有入世,发菩提心、发四宏誓愿、修六度四摄,达到上求下化,才是正道。“入世”为“众生”还要达到两个条件,即:一是达到大智,要观察因缘生法之理,法法相资、互为因缘;观空理,空除我执、化小我为大我、处处想到他人、国家、民族利益,奉献一切;二是无缘慈和同体悲的大悲。修此菩萨行的具体内容的六度四摄,指的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和智慧度,以及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和同事摄。大乘佛教强调的“众生无边誓愿渡”,否定了那些很肤浅的偶像崇拜,有強烈的济世度人的胸怀,强调了“普度众生”。此“自利利他”引申出的“普度众生”思想,虽然有特定的宗教含义,但所包含的精神,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在现代社会也应成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准则;“为出世而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也就是要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服务于现实社会。这种精神对我们淡泊名利,不惊荣辱,而又热爱事业、勤奋工作,即培养崇高的奉献精神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四、佛教人文关怀意识的影响

  佛教要求僧众心性善良,在道德实践中行善戒恶,并制定了十善业道和各种戒律,视一切有情众生为自己的父母,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普渡受苦受难的众生:不为钱财所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这种善良慈悲,乐于奉献,利益他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并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促使他们互助互济共渡时艰,既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也加强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

  佛教戒律就明确“不杀生”,主张“放生”,认为动物也是有情世界,应以悲悯心来面对它们,视它们与人类平等相处。因“广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杀而食之,即杀我父母”故“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觉佛理,道众生,修圆满”。由于强调轮回及因果报应,出于对犯戒进入“三恶趣”的恐惧和对进入极乐世界的渴求,藏民有更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如在甘肃拉卜楞寺前可见悠然自得的山羊与僧人和睦相处的情景。这对在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保证人类自身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